长津湖其实是惨败(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中方介入朝鲜战争并派遣志愿军第九兵团秘密进入朝鲜东北部大约一个月之后。1950年11月27日,中国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突袭了由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军第十军。中美两军在...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中方介入朝鲜战争并派遣志愿军第九兵团秘密进入朝鲜东北部大约一个月之后。1950年11月27日,中国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突袭了由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军第十军。中美两军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了17天的残酷战斗。11月27日至12月13日,奥利弗·P·史密斯少将指挥下的“联合国军”被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将军指挥下的约12万中国军队包围和攻击。美军部队在付出惨重伤亡后冲出包围圈,一路撤退至兴南港。美国海军陆战队部队的撤离得到了美军“费斯”特遣部队即第31团团级战斗队的支持,该部遭遇了中国军队的全面进攻,遭受了重大伤亡,几乎全军覆没。清川江战役后,美国第八集团军从朝鲜西北部撤退,第十军从朝鲜东北部的清川江撤离,标志着联合国军队完全撤出朝鲜。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长津湖战役示意图

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美军阵亡人数第二高的战役,1641名美军阵亡,仅次于有3603名美军阵亡的釜山防御圈作战(1950年8月4日至9月16日)。它还直接导致了美军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朝鲜战争的最高记录。朝鲜战争美军阵亡人数最多的一天(1950年11月30日):799人阵亡。阵亡人数最多的周(1950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3567人阵亡。阵亡人数最多的一个月(1950年11月):3627人阵亡。

11月27日晚,志愿军9兵团下属的第20军和第27军在长津湖水库和土古里之间的公路沿线发动多次袭击和伏击。在柳潭里,第五、第七和第十一海军陆战队团遭志愿军第79师和第89师包围和攻击,志愿军第59师则对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发动了进攻,以切断美军的通讯。同样的,美军第31团级战斗队在新兴里遭到志愿军第80师和第81师的伏击和隔离。在下碣隅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师部成为志愿军第58师的目标。最后,志愿军第60师从北方包围了第一海军陆战队在的部土古里的部队。至28日,遭到突然袭击的联合国军驻土古里,下碣隅里,新兴里,柳潭里的部队都被志愿军分割。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看法相反,志愿军没有采取人海战术,而是以50至100人的紧凑战斗群进行攻击。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志愿军的攻击队形

柳潭里的战斗

史密斯遵照阿尔蒙德的指示,于11月27日命令海军陆战队第5团向西向武坪里进攻。志愿军第89师很快阻止了第5团的进攻,迫使海军陆战队据守柳潭里周围的山脊。夜幕降临时,第79师的三个团袭击了柳潭里北面和北面的山脊,希望一举歼灭守军。在袭击者渗透到海军陆战队阵地,双方爆发了肉搏战,但第五和第七海军陆战队团守住了防线。11月28日破晓,中美两军在柳潭里的战事陷入僵局。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志愿军攻击柳潭里的美军

当战斗在柳潭里进行时,第59师通过攻击第7海军陆战队团的C和F连,封锁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道路。中方成功的攻击迫使C连撤退到柳潭里,这使得威廉·E·巴伯上尉指挥的F连被孤立在一座俯瞰德洞山谷的小山上,德洞山谷是控制道路的重要山口。

11月29日,第七海军陆战队团的几次努力都未能救出F连。得到了下碣隅里和海军陆战队战斗机支援的F连设法坚守了5天,它在此期间遭到志愿军第59师的不断攻击。

在第79师在柳潭里遭受重大损失之后,第9兵团司令部意识到,海军陆战队第1师的大部分驻扎在柳潭里,驻军兵力是最初估计的两倍。兵团司令认为任何进一步的进攻都是徒劳的,第九兵团主要进攻方向转向新兴里和下碣隅里:1月28日至30日,柳潭里未遭到进一步攻击:213与此同时,朝鲜西线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在清川江战役中被迫全面撤退,麦克阿瑟命令阿蒙德将美国第十军撤回兴南港。

根据阿尔蒙德和史密斯的指示,第5海军陆战队团团长雷蒙德L.默里中校和第7海军陆战队团长荷马L.利岑贝格中校发布了一项联合命令,从柳潭里撤至下碣隅里。面对志愿军的堵截,史密斯说:“撤退,见鬼!我们没有后退,我们只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为了突围,海军陆战队组成了一个车队,由一辆M4A3谢尔曼坦克作为主力。计划是让第5海军陆战队第三营作为车队的先锋,三个营掩护后方。与此同时,第七海军陆战队第一营将向福克斯连的方向发起进攻,以打开德洞山谷的道路。为了开始突围行动,第七海军陆战队团第3营必须首先向南进攻,占领1542和1419高地,以掩护道路免遭志愿军的进攻。突围是在第一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的空中掩护下进行的。

12月1日上午,第7海军陆战队团第3营在1542高地(北纬40.435°127.107°E)和1419高地(北纬40.428°127.135°E)与志愿军第59师第175团交战。中国守军很快就迫使海军陆战队在公路和山峰之间的斜坡上挖坑据守。车队中下之前了经过该部的阵地。由于下碣隅里仍未被攻占,志愿军司令部紧急派遣第79师恢复对柳潭里的攻击,第89师向南冲向土古里。

志愿军在夜间发动了攻击,激烈的战斗迫使后方掩护部队呼叫夜间战斗机来击败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2日上午,直到所有的海军陆战队都设法从柳潭里撤退。

与此同时,第7海军陆战队团第1营也试图在12月1日突破志愿军对1419号高地的封锁。尽管战斗、饥饿和冻伤严重削弱了第59师的战斗力,但该师仍派出了最后5个排。当夜幕降临,第1营终于占领了山顶,开始穿过公路东侧的山丘。12月2日上午,F连和第1营联合发动突然进攻,攻占了德洞山谷,从而打通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美海军陆战队员在与志愿军交战

虽然打通了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的公路,但车队仍要在俯瞰公路的山丘上的众多志愿军阵地中奋战。在撤退的第一个晚上,志愿军出动大量部队袭击了美军车队,造成了第5海军陆战队团第3营的重大伤亡。尽管强大的空中掩护压制了大部分志愿军军队,但寒冷的天气、骚扰性的炮火、袭击者和路障使撤退变得缓慢,尽管有这些困难,车队还是在12月3日下午有条不紊地抵达了下碣隅里,撤退行动于12月4日撤军。

水库东面的战斗

第31团级战斗队后来被称为“费斯特遣部队”,是第7步兵师匆忙组建的一支团级战斗队,守卫着向武坪里方向推进的海军陆战队右翼。战斗前,第31团级战斗队的兵力分布的很散,主力分别驻守着在新兴里以北的山丘上,新兴里以西的Pyungnyuri inlet和新兴里以南的后浦里镇(北纬40.43度,东经127.28度)。尽管志愿军认为第31团级战斗队是一个加强团,但它实际是缺编部队,由于第七步兵师的大部分兵力分散在朝鲜东北部,它缺编了一个营。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第31团团长麦凯恩上校和费斯中校

11月27日晚,第80师的三个团袭击了北山(北纬40.489°东经127.259°)和Pyungnyuri inlet,完全出乎守军的意料。随后的战斗给新兴里以北的第32步兵团第1营造成了重大伤亡,第57野战炮兵营和第31步兵团第3营在Pyungnyuri inlet几乎完全失守:志愿军还派遣第81师的第242团向1221高地(北纬40.449°东经127.268°),该高地未设防,它控制着新兴里和后浦里之间的道路。当晚战斗结束时,第31团级战斗队被分割成三个部分。

志愿军认为在Pyungnyuri inlet的守军已被消灭,于是停止了进攻,开始抢夺美军阵地上的被服和食物。11月28日早晨,31步兵团第3营发动了反击,击退了志愿军。当天下午,阿尔蒙德飞入第31团级战斗队的新兴里防御圈,他认为31团级战斗队足够强大,可以开始向北进攻,并对付任何阻挡他们的中国军队“残部”。阿尔蒙德命令第31团团级战斗队指挥官艾伦·D·麦克莱恩上校恢复向北方的进攻,他还在向麦克莱恩手下的三名军官颁发了银星勋章。第32步兵团第1营的指挥官唐·C·费思中校厌恶地把勋章扔进雪地里。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

11月28日晚,志愿军第80师又率领4个团向美军发起攻击。第57野战炮兵营的M16和M19高射炮的毁灭性火力席卷了中国军队。在战斗结束后,志愿军第238团和239团总共只有不到600名士兵。另一方面,志愿军第240团的攻击,迫使麦克莱恩下令从北山向新兴里撤退。11月29日,第1营成功突破志愿军封锁,到达新兴里防御圈,但麦克莱恩由于误将志愿军士兵当作美军而阵亡。11月29日晚,志愿军终于停止了进攻,以等待援军。

当R第31团级战斗队被围困时,阿尔蒙德最终指示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从柳潭里突围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但是史密斯根本不可能执行该命令。只有第31坦克连试图从胡东尼攻击1221高以,以营救第31团级战斗队,由于没有步兵的支持,11月28日和29日的两次坦克攻击由于道路湿滑、地形崎岖和敌步兵的近距离攻击而陷入僵局。至11月30日,美军撤离了后浦里,以保卫下碣隅里,第31团级战斗队残余部队完全陷入困境。

11月30日,第7步兵师师长大卫·G·巴尔少将飞抵新兴里,会见了费斯,费斯现在已经接管了第31团级战斗队的指挥权。费思认为突围很困难,特别是还必须携带500名伤员。同一天,志愿军第94师的一部分和第81师的其余部分抵达,以增援第80师的增援部队。到午夜,志愿军六个团重新发动进攻,第80师师长命令在黎明前彻底消灭第31团级战斗队。3第57营的高射炮再次阻挡了志愿军人,但美军炮弹供应已极度匮乏。

12月1日,费思最终命令第31团级战斗队从新兴里突围,撤至下碣隅里。12月1日,天气一允许,海军陆战队第一航空兵联队出动提供空中掩护,突围就开始了。士兵们组成了一个车队,试图离开新兴里外围,志愿军第241团立即包围了美军,另外三个团已在接近。掩护飞机不得不在31团级战斗队前方投掷凝固汽油弹,造成中美双方人员伤亡。美军的空中火力摧毁了一个封锁美军的志愿军连队,车队得以继续前进。

在第31战斗队前方部队前进时,志愿军轻型武器的猛烈开火导致车队后面的许多美军人员在道路下方卧倒,而无力保护卡车。志愿军的射击还造成已经在卡车上的人以及司机伤亡。下午晚些时候,车队接近了1221高地下的一个路障。美军几次试图突破1221高地,但在占领了部分山丘后,没有军官领导的士兵继续前往结冰的水库,而不是返回车队。

在费斯领导了对路障的攻击行动时,他被一枚中国手榴弹击中,随后死于重伤。车队设法越过了第一个路障,但当到达后浦里的第二个路障时,第31团级战斗队在志愿军的攻击下解体。最初的2500名士兵中有1050人设法到达了下碣隅里,只有385名幸存者被认为是身体健康的。第31团级战斗队的残部组成了一个临时营,准备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使用。

下碣隅里的战斗

为了支援海军陆战队对武坪里的进攻,下碣隅里成为一个重要的补给站,美军在那里正在建设一个简易机场。史密斯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司令部也设在下碣隅里。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大部分集结在柳潭里,下碣隅里的兵力很单薄,只有海军陆战队第1和第7两个营的两个营防守,其余的驻军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工程师和后方支援部队组成。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下碣隅里的一个炮兵阵地

志愿军最初的计划要求第58师在11月27日晚上进攻下碣隅里,但由于使用了过时的日本地图,该师在野外迷失了方向。直到11月28日黎明,第58师才抵达下碣隅里。与此同时,从前一天晚上发生的战斗和伏击中,下碣隅里的驻军注意到了他们周围的志愿军。海军陆战队第1海军陆战队团第3营指挥官托马斯·L·里奇中校预计,志愿军的进攻将在11月28日晚到来。由于人手短缺,几乎所有人,包括很少接受战斗训练的后方支援部队,都被迫在前线参战,至21:30,整个防御圈都进入戒备状态。

不久,志愿军第173团攻打了西部和南部外围阵地,而第172团攻打了北部外围阵地的山丘。尽管美军有所准备,但由于兵力不足,志愿军在防线上打开了数个的缺口,攻至防线后方地区。不过,由此造成的混乱导致志愿军士兵开始抢夺食物和衣服,而不是利用良好形势继续攻击。防守的美军设法在反击中消灭了志愿军进攻兵力,志愿军团之间的通讯中断使美方得以封闭突破口。在战斗停止时,志愿军只占领了北部外围阵地的东山(北纬40.387°127.259°E)。志愿军原计划在11月29日夜间发动另一次攻击,但VMF-542的空袭行动使志愿军被迫放弃了攻击计划。

11月29日,史密斯命令海军陆战队第一团的刘易斯-普勒上校组建一支特遣部队,从土古里向北进攻,以开辟下碣隅里以南的道路。特遣部队由第41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第1海军陆战队团C连,第31步兵团的B连组成,拥有921人。它被称为“特遣部队德莱斯代尔”,因为它的指挥官道格拉斯·B·德莱斯代尔中校也指挥着第41突击队。

11月29日下午,特遣部队德莱斯代尔从土古里向北推进,它遭到志愿军第60师的不断进攻,特遣部队的惨痛经历后来为这条路赢得了“地狱火谷”的绰号。随着中国进攻的持续,特遣部队变得混乱,车队中一辆被毁的卡车将特遣部队分成两部分。尽管11月29日晚,特遣部队的主力开进了下碣隅里,后方部队被消灭。尽管付出了162人死亡、失踪,159人受伤的代价,但特遣部队还是设法为下碣隅里的防御部队带来了300名急需的步兵。1月30日,随着更多的增援部队从后浦里赶来,驻军试图夺回东山。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尽管美军消灭了志愿军一个连,当夜幕降临时,第58师集结了剩下的1500名士兵,发动了最后一搏,试图攻占下碣隅里:增援的守军歼灭了大部分进攻部队,只有东山周围的防御工事失守。当志愿军试图从东山前进时,他们被第31坦克连压制。

到12月1日,第58师几乎已无兵可用,残部等待第9军兵团第26军的增援,第26军在海军陆战队从柳潭里突围之前没有到达。机场于12月1日通航,使“联合国军”可以运来增援部队和疏散死伤者在柳潭里的海军陆战队于12月4日完成撤军后,被困的“联合国军”终于可以开始向兴南港突围。

突围行动

在短暂休息之后,突围于12月6日开始,第7海军陆战队团作为撤退纵队的先锋,而第5海军陆战队团则掩护后方。同时,耽搁已久的第26军的第76师和第77师抵达了下碣隅里,换防了第58师和第60师。

当第7海军陆战队团突破了下碣隅里以南的志愿军第76师的阵地时,第5海军陆战队接管了下碣隅里防御阵地,并从第76师手中夺回了东山。志愿军按照惯例发动了夜间攻击,第76师和第77师从四面八方袭击了下碣隅里外围阵地。海军陆战队击退了攻击。

与此同时,第七海军陆战队团通过占领公路周围的高地,开辟了下碣隅里和土古里之间的公路。但是,海军陆战队一撤离,第77师就回到了山顶,向美军车队发起了进攻。混乱的战斗爆发了,撤退变得缓慢。然而,海军陆战队夜间战斗机又回来压制了志愿军,第257团和大部分阻击部队被消灭。在12月7日,其他纵队设法到达土古里,未遇重大攻击,最后一批部队在当晚到达土古里。

由于第26军未能阻止美军突围,志愿军司令部命令第26军和第27军追击撤退中的联合国部队,第20军团负责封锁美军退却路线。但由于第20军的大部分兵力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损失,土古里和兴南之间的唯一部队是第58师和第60师的残部:九兵团命令这些部队在黄草岭坚守,同时炸毁了重要的水门桥(40.232°N 127.296°E),希望地形和障碍能让第26军和第27军赶上撤退的联合国部队。

美军为何在长津湖战役惨败 单日周月阵亡人数均创最高记录

美军第3步兵师12月9日进入黄草岭

占领1081高地(北纬40.233°127.326°E)的志愿军第180团先后炸毁了原来的混凝土桥和两个临时替代品,认为这座桥无法修复。作为回应,海军陆战队第一团第一营从南部袭击了1081号高地,12月9日占领了该高地,虽然守军战斗到最后一人。1同时,海军陆战队第七团和第31团级战斗队从北部袭击了水门桥,他们遭遇到已经挖好散兵坑里的守军。

由于去兴南港的道路在黄草岭被封锁,美军出动8架C-119飞机来伞降便携式桥梁构件。简易桥梁由8个长18英尺(5.5米)长、重2900磅(1300公斤)的预制构件组成,一次空投一个构件,每个构件使用48英尺(15米)降落伞。海军陆战队战斗工兵和美国陆军第58工水门桥连于12月9日成功地将其中的四个构件同额外的木质延伸部分重新组装成一座替代桥梁,使联合国部队能够继续前进。兵力占劣势的志愿军第58师和第60师仍然试图通过伏击和突袭来延缓联合国军的前进,但经过数周的不停战斗,中国的两个师加起来只剩下200名士兵。最后一批联合国部队在12月11日离开了黄草岭。

撤退过程中的最后一次交战是追击联合国军的志愿军第89师在水洞(40.17°N 127.324°E)的伏击,美军第3步兵师的特遣部队毫不费力地击退了志愿军。被困的联合国部队终于在12月11日21:00到达了兴南港外围阵地。

美军在长津湖战役惨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战役指挥能力的失败。

尽管第31团级战斗队的领导层可能从上到下崩溃了,但第31团级战斗队的问题是在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作出在冬季天气非常严寒的情况下通过山区向北进军的决定就开始了。麦克阿瑟将军知道,在朝鲜半岛的美军部队并没有能适应这种天气的被装和装备。现实情况是,在当时的天气和其它条件下,从根本上不可能通过另一座山口并通过一个狭窄的通往武坪里的山谷和西进攻65英里。

李奇微将军认为“攻击”是错误的词。他说: “尽管麦克阿瑟将迈向鸭绿江的行动描绘成一次“进攻”,但它实际上只不过是前出接敌的行动。你不可能在不知道敌人阵地,敌人是否存在,敌人与已方部队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发动进攻。”。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多年之后也承认了这一点。两者的区别并不仅仅在技术语义方面,前出接敌需要一定的谨慎,需要为与未知敌人的冲突做好准备。阿诺德命令第1海军陆战队师的第一个攻击目标位于65英里处,给第31团级战斗队的第一个攻击目标位于以北45英里处。这种命令是鲁莽的,因为它只适用于追击一个已被打败的敌军,而不是向一个未知的,可能具有相当作战实力的敌人推进。

第十军的命令在其他方面也是不寻常的。它提供了三个不同方向的攻击。第一海军陆战师将向西进攻。第7步兵师(最初仅使用第31团级战斗队),会向北进攻。韩军第1军将继续向东北推进。这并不是麦克阿瑟将军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的他宣布恢复进攻的“大规模压缩包围”行动。

阿尔蒙德在对麦克阿瑟将军的“可以做”的回应中急于证明他的命令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从他给部队发出调整部署准备进攻的预先命令至发起进攻只有两天半的时间。考虑到军的兵力非常分散,地形不利,道路网有限,卡车短缺,军不可能在两天半的时间内做好准备。当中国志愿军发动进攻,海军陆战队第7团的全部兵力还没有到达柳潭里,海军陆战队第1团的全部兵力还没有到达下碣隅里,第3团还没有担负起下碣隅里以南的防务。最重要的是,第31团级战斗队还没有完成集结。

第十军有16个团48个步兵营。军所属的部队非常分散,以致于当中国志愿军7个师63个营发动进攻时,应对的美军兵力只有美军5个团的10个营,分别是第五和第七海军陆战队团,第31步兵团(少1个营),第1海军陆战队团的1个营和第7海军陆战队团1个营。9天后,直到12月5日,军下属的所有部队才到达可能对第一海军陆战队师提供任何帮助的位置,它们三天后才真正提供了这种帮助。

美军通讯方面也存在重大弱点。美农业国部队似乎对通信也有粗心大意的看法。在朝鲜的所有美军部队都发现了山地地形以及他们必须操作的距离严重限制了部队的通信能力。所使用的无线电根本无法覆盖这样的距离。所以通信能力到了极限。麦克莱恩上校在28日时肯定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无法与第31步兵团第3营或后方指挥所进行通信。后方指挥权无法与师部或与任何一个营进行通信。这是一个确定其指挥所位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并可能导致他决定让建立的前进指挥所更靠近先头部队。但它只有基本架构,在中国志愿军进攻时还没有完全组织起来。

指挥关系混乱也是失败的一个因素。如果正如第十军报告所说的那样,第31团级战斗队是为了海军陆战队第1师提供侧翼保护,它最初应该由该师指挥。在任何情况下,在行动最初的部分,它应该归入海军陆战队。团级战斗队一开始是和海军陆队第1师在同一地形区作战。如果团级战斗队是在海军陆战队指挥下,毫无疑问,它会听从默里上校的建议,史密斯将军也会传达同样的信息,它将止步于122高地,至少在整个部队集结起来之前。那样的话,战斗的结果将会完全不同。人们倾向于认为,咄咄逼人的阿尔蒙德对自己与谨慎的史密斯之间的分歧如此关注,他决定不让任何军队归史密斯指挥。在29日,当情况变得绝望时,他才将指挥权交给了史密斯,他本应该早就那样做,

美军的后勤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向边境挺进使军队的后勤能力超出了极限。道路运力不堪重负。巴尔将军的指挥所位于北青郡。第31团级战斗队位于东北方向际路129英里,飞行距离56英里。他最前面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距离,31团级战斗队和第7步兵师陆路是263英里,空中距离80英里。他没有能力向第31步兵团提供后勤支援。麦克莱恩上校一到指挥特遣部队就事实上成为一个孤儿,没有支持,没有通讯或者上级司令部的指挥。

  • 发表于 2022-11-10 17:55:23
  • 阅读 ( 208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浏览:70
浏览:70

627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