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主流世界大国中,最不受欢迎的国家非苏联莫属。自1918到1991年,苏联几乎无时无刻都处于列强的围堵与封锁之中。总的来说,苏联是以一个孤独的存在完成了生命的全历程。
苏联为什么会成为世界公敌呢?难道这是俄罗斯的宿命吗?显然不是。在19世纪之前,沙俄一直是欧洲合纵连横的积极参与者,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都有十分亲密的关系。
那为什么,到了苏联时期,就成为众矢之的呢?云石君认为有三方面因素。
第一方面,俄罗斯有着与“中原”相似的地缘区位。亚欧大陆规模巨大,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主体板块,其孕育出的文明质量高、体量大、种类多。我们可以说,亚欧大陆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领头羊。
在传统意义上,亚欧大陆有三大世界级地缘势力:东方的中国,西方的欧洲,中南部的伊斯兰。这三大势力各占据大陆的一角,彼此相距遥远,各自安好。
但俄罗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中央,随着领土的扩张,俄罗斯吞并了东欧、北亚、中亚,至此,俄罗斯与中、欧、伊三大势力同时大范围接壤。
这样,地缘矛盾就产生了。对于欧洲而言,俄罗斯的文明质量落后,但体量庞大,而且政治统一;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的接壤部分比较偏远,但规模和文明程度都大幅领先;而对于伊斯兰而言,俄罗斯更是占据全方位的优势。这样一个凶悍的存在,如何能让人安心,因此,中、伊、欧,甚至整个大陆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对俄罗斯高度戒备。
而这种戒备,甚至蔓延到全球。亚欧大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领头羊,俄罗斯能够同时对亚欧大陆的三大势力构成压力,那么其自然具备称霸全球的潜力。这样的情况下,具备称霸实力的美国,自然会对俄罗斯进行打压。
不过,这样的解释,会让人产生疑问。俄罗斯在18至19世纪,沙俄末期就完成了领土的扩张,成为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那时的俄罗斯并未引起西方的恐慌和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决心。
这就与第二方面的原因密不可分了。
第二方面,技术革命的实力和心理的双重催化。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紧接着到来的机器化大工业,对地缘政治格局有着极深的影响。
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前,俄罗斯的地盘虽然大,但因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俄罗斯的荒漠和冻土无法进行基本的工业化开发,因此,俄罗斯两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没有转化为国力。其国力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和一小部分工业体系。所以当时的俄罗斯,并没有实力让欧美列强忌惮。
不过,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和普及,俄罗斯在较短的时间内,拥有了进行工业化开发的能力。俄罗斯的领土体量巨大,初级的开发释放的实力都是异常惊人的,而这都是在苏联时代实现的。
苏联经过这一轮的国土开发,不仅初期超过欧洲传统列强,甚至具备了摧毁伊斯兰、中国这些没落传统势力的实力。
这就激化了俄罗斯与列强的矛盾。
其次,机器化大工业的普及,大大提升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突破地缘屏障和地缘距离限制的能力也大幅提升。这就让人类对地缘政治格局的认识得到了较大改变。
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前,人类是以初级工业、农耕技术水平为依据来认识地缘政治的,这就限制各地缘势力的地缘辐射能力和拓展能力。因此,俄罗斯的国力强于伊斯兰和中国,但因地缘屏障和距离的存在,俄罗斯只能占有中国和伊斯兰的边缘领土。
机器化大工业时代的到来,使俄罗斯地缘影响力的释放得到进一步强化,俄罗斯的地缘影响力和地缘拓展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具备覆盖亚欧大陆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中国和伊斯兰,就连欧洲列强都笼罩在俄罗斯的阴影下。受威胁程度的增加,大大刺激了他们抗击、压制苏联的意愿。
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还冲击了各大政治势力的心理预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使本就因工业革命爆发而开始提速的人类文明,迎来再一次提速。
文明发展的进一步加速,让各势力再一次看到俄罗斯的巨大潜力。现在俄罗斯只是对亚洲领土进行初步开发获得的国力增长,就已经让中、欧、伊乃至美国都感受到巨大威胁,那么当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俄罗斯两千万领土爆发出的能量将会更大,威胁也就更大。
人类对未来发展的认识是基于过往的经验,而这个经验是基于一个前后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下,做出的尽可能正确的判断。不过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让这种判断充满不确定性。
而这种不确定性让俄罗斯带给各国的恐惧感更加强烈。大家一致认为:下一次技术大爆炸来临前,一定要弄垮苏联,而且由于不知道下一次技术爆炸何时到来,因此越快整垮苏联越好。
这样的压迫感,加剧了各国对俄罗斯的敌意,也造就了苏联的孤独。
第三方面,红色意识形态对西方内部的威胁。虽然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各国互相攻击的理由,但这只是表象。意识形态在国家冲突中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催化剂,扩大矛盾的作用,而不是诱发源。
利益才是国家之间矛盾的主要诱发源。如,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的矛盾,表面来看,是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宗教分歧,但实质是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两大地缘势力对中东主导权的争夺。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西方对苏联的仇恨,一个主要因素是红色意识形态。西方对苏联的打压,也包含了摧毁红色意识形态的战略考量。
红色意识形态被西方仇恨是因为其存在着阶级斗争的基因。
红色意识形态以社会底层为基础,宣扬阶级斗争,支持工人阶级以暴力手段反抗资本盘剥。这样的做法对于西方的资本主义规则有着极大的威胁。
苏联崛起的20世纪中前期,西方世界因大规模普及工业化,工人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十分紧张。而列强之间激烈的矛盾,又加大了统治阶级对底层人民的盘剥,使社会底层人民的愤怒进一步提升。
最严重的是,红色意识形态是以阶级属性来划分敌我,这种划分形式突破了国家、民族、地缘属性,具有普世性。这代表着,只要劳资关系矛盾足够大的地方,就是红色意识形态发展的沃土。而红色意识形态的最大标志和精神支柱是苏联,因此苏联自然成为西方列强仇恨以及置之死地的对象。
综上,俄罗斯与“中原”相似的地缘区位,技术革命的实力和心理的双重催化,红色意识形态对西方内部的威胁,三大因素交汇,使苏联成为全球列强仇恨的对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苏联能做的只有强势突围。苏联在突围过程中,除了发展硬实力外,还十分重视精神力量的运用,那就是著名的“国际共运”。苏联依靠国际共运打开了怎样的局面?“国际国运”在世界上造成哪些影响?关注:云石,云石君将在下一节为您继续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120章——俄罗斯、苏联之第五章。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