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集团军某旅在所属两个营的试点中,让班长成为“手机管家”,士兵使用手机更加方便了。李沛锦摄
放眼看世界,让部队的管理理念合上时代节拍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
储物柜前,士兵们排着长队等着领手机。这种场景对第77集团军某旅修理二连连长王玉鹏来说,如今已经是“过去时”了。
按照以前旅里的手机管理规定,士兵的手机平时由连队集中保管。除了特殊情况,会在周二晚上、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这几个时间段发放给大家使用。
“士兵们过来领手机,我得一一签字确认。”王玉鹏说。因为按当时的规定,只有请领人和连队主官共同在《连队手机出入库登记本》上签字,才能领走手机。
发放手机需要时间,回收时还需要时间,一套流程下来相当费时费力。即使这样,也总有战士不满意,因为后领的战士使用手机时间明显短些。
这只是手机管理工作的一小部分内容。防失泄密、防网上乱交往、防网赌网贷等,更是让像王玉鹏这样的连主官操碎了心。“感到力不从心之外,更多的是担忧,担忧一不留神战士在这些方面冒泡。”和王玉鹏一样,很多连主官采取的对策是把手机管得更严,士兵要拿到手机变得更难。
令连主官们没有想到的是,“账外机”出现了,而且屡禁不止,牵扯了大家更多精力。
基层有所愁,党委有所思。手机管理难,引起了该旅领导的注意。
今年3月初,一名旅领导得知某兄弟部队正在探索将手机管理权限下放给班长的做法,心中陡然一亮。
次日交班会上,这名领导将心中所思说了出来:放眼世界,当今的智能手机已融入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军营不可能与社会隔绝,对战士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不能一味地防范围堵,而应该积极引导和规范,从更新理念上寻找新的突破点,让部队的管理理念合上时代节拍。
经过一番研究讨论,该旅决定推行“让班长成为第一责任人”的手机管理制度,先找两个营试点,若效果明显再推广至全旅。很快,该旅部队管理科拿出了试点方案。
这份仅4页纸的方案让班长成了“手机管家”: 士兵领取手机,只需向班长申请并签字登记,不用再去排队,省时又省力。士兵使用手机时间变得更加灵活,除了执行任务和进入一些重要区域,以及每日操课、教育、开会等正课时间外,午饭后、晚饭后、晚点名后等休息时间也可申领和使用手机。
方案一经推出,效果立竿见影,先期试点的两个营官兵拍手叫好。尤其是一些昔日深藏不露的“账外机”纷纷“浮出水面”,被士兵先后寄回了家。
为什么会这样?王玉鹏揣摩其中的缘由用了一段时间。
王玉鹏说,很多士兵在入伍以前就和智能手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对手机的需求就如同吃饭一样正常。入伍后,连队对手机的管理很严格,士兵在手机使用上始终存在一种“饥饿感”。如果管理更严格,就如同三顿饭只给吃了一顿饭。士兵对手机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自己“想办法”。
现在,士兵几乎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手机,也就不会再想着冒被批评甚至处分的风险去购买和留存“账外机”了。
班长变身第一责任人,成为管好手机的有效切入点
●在士兵心里,向班长开口要比向干部开口容易得多
●班长是战士乐意接受和“安装”的那道“防火墙”
午饭过后,中士郝文豪从铁皮柜中拿出一个透明塑料箱。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放着6部手机。发放、登记,不到1分钟,6部手机已经回到士兵手里。
郝文豪是副班长,班长魏红强正带着班里其他几个人在外执行任务。这并不违规,新的手机管理方案规定,班长不在位时,副班长可以暂代班长行使手机管理权。
郝文豪明显感到和班里战友沟通交流的话题多了,关系也更融洽了。
郝文豪还记得自己以前去连主官那里领用手机的情形:当时,他有急事想和家里联系,便去找连主官请领手机。已是大半夜,他站在门口犹豫了:“忙了一天,他们刚睡下,现在把他们吵醒了多不好!”
在郝文豪的7年军旅生涯中,除非有特别紧急的情况,他一般不会主动去找连主官请领手机。
许多士兵的想法几乎和郝文豪一样。士兵王欢说,哪怕连主官再亲,因为职务和年龄等方面的关系,大家心里还是存有敬畏,不敢轻易去麻烦。
相比之下,士兵和班长之间却有着一种“师徒兼兄弟”般的亲近感。王欢参加新训时,曾挨过新兵连指导员的批评,他记得那时一连好几天心情低落,见到指导员就绕着走。但是,班长再怎么批评他,他心里还是能够承受,第二天就跟没事人一样,该干啥就干啥。
“向班长开口要比向干部开口容易得多。”说起新的手机管理制度,王欢表示,自己领取手机时,几乎没有心理压力。
“班长是战士乐意接受和‘安装’的那道‘防火墙’。”指挥通信连指导员王小斌说。
士兵在跟什么人聊天,有没有发生网上大额资金交易,有没有泄露涉密信息……按照以前的规定,收回士兵的手机时,连主官都会“过手”检查一下。但一些士兵不想让连主官知道自己的正常隐私,索性在交回手机前卸载了聊天软件、恢复了出厂设置。这种情况,王小斌也碰到过。
如今,这项检查交由班长来做。一番了解后王小斌惊讶地发现,战士在使用手机方面对班长几乎不设防——在交回手机前,没人再对手机 “专项清理”了。
对此,王欢也仔细琢磨过。天天工作生活在一起,班长对每个人都很了解。在手机管理上同样如此,谁在干什么,谁有什么问题苗头,都逃不过班长的眼睛。何况,班长差不多是同龄人,一些战友有了喜悦或困惑,一般会与班长及其他战友分享。
如今,在先行试点的两个营,班长成为“手机管家”后的成效正在显现。该旅部队管理科参谋郭晓飞做过一次统计,在近期组织的几次专项检查中,担任试点任务的两个营所出现的手机安全问题,明显比其他各营要少得多。
班长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制度实施的成效
●手机管理无盲区,班长也在制度约束中
●原则有刚性,方法有弹性,两者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并非一帆风顺。”谈到新手机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该旅电子对抗连指导员孙明阳这样说。
在试点工作展开初期,该连甚至因手机管理出现问题,对一个班长做出撤职处理。
那时,试点工作刚启动。一些士兵拿到手机后,产生了“报复性消费”心理。
有位士兵在操课时间违规使用手机,连里立即对他所在班的班长进行了批评。
让人没想到的是,两天后,这个班又发生了违规使用手机的事,违规者甚至包括班长本人。
孙明阳调查发现,问题出在这位班长身上。这名班长看到手机归自己管,便先对自己“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有时违规使用手机。上行下效,班里的其他人有样学样,就把规章制度扔到了一边。
“作为新制度确定的第一责任人,班长必须先要敬畏制度,负起责任。”最终,电子对抗连党支部研究决定,撤销了该名班长职务。
试点工作中出现的这一新情况引起了该旅领导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讲,班长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这项制度实施的成效。”旅领导要求部队管理科查缺补漏,尽快研究出台配套措施。
有针对性的相关补充规定随之而来:连长和指导员不定期地抽查各班手机使用管理情况,并负责对班长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班长的手机管理成效纳入班长考评范围。
“手机管理无盲区,班长也处在制度约束中。”这一举措,使该连的手机管理新制度回到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上。
此外,该旅信息保障科还统一为官兵手机安装了过滤软件。该软件具有自动屏蔽非法网站、过滤敏感信息等功能,使班长履行新职责更加高效、省力。
不仅如此,信息保障科还就班长监管日常手机使用组织技术培训,赋予班长运用一定技术手段发现违规使用手机行为的能力。
该科参谋汪志敏说:“原则带有刚性,坚决不能违反,若有违规行为,那就必须彻查到底。但在方法上,班长还是应该以先期预防和及时提醒为主,根据情况适时拉袖子,当松则松、应紧则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一连串的有力举措,进一步规范了班长管理手机的职责与权限,也增强了担任试点任务的两个营官兵依规使用手机的自觉意识。班长变身“手机管家”的良好效果,开始更多地显现出来。
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变化越来越大,该旅感觉时机逐渐成熟,准备将新的手机管理模式推广至全旅。
在满足士兵个人需求与方便手机管理之间取最大公约数
●收放有尺度,尺度取决于客观规律
●目标是既要有利于官兵健康成长,更要有利于部队战斗力提升
“不断改进手机管理模式,为官兵训练生活提供更多方便,这是时代进步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今,这已成为该旅党委成员的明确共识。
谈到班长成为手机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意义,该旅一名领导告诉记者,做出这种选择绝非纯粹地把手机使用 监管权力下放给基层,也并非预示着今后的手机管理放松了。一定程度上,这是在满足士兵需求与方便手机管理之间取最大公约数。
对这一点,部队管理科参谋吴浕心里最清楚。自两个营试点至今,当初起草的方案中,仍有一些规定未能“出笼”。
“比如,最初的方案中有这条规定:周末正常休息日允许士兵自己保存手机。”吴浕说,当初的出发点就是想着如何更加方便战士使用,但这一规定最终还是没有出现在新方案的条目列表中。
“收放要有尺度,尺度应取决于客观规律。”合成四营教导员侯营解释说,网络上总有一些为人父母的朋友发文“常立志”,称自己再也不会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但每次都没忍住,玩后恨不得自己“剁手”。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的自控力尚且如此,处于成长阶段的战士们的自控力可想而知。
侯营还有更充分的理由: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哪怕是周末也必须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试想一个前一天夜里玩手机到深夜的驾驶员,又怎么能有良好的身心状态?
众多为部队发展考虑发出的声音,让该旅部队管理科科长张毅涛深刻认识到,抓好手机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得更加周全、理性与具体。
该旅一名领导说,手机管理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既要有利于官兵健康成长,更要有利于部队战斗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