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12月,正在安徽工作的李德生匆匆忙忙赶回了**。
就在不久前,李德生接到了来自**的命令,让他立刻回到北京,有重要的事情和他商量。
李德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这份通知来得很急,必然不是寻常的事。一路上,李德生心里七上八下。到了北京一下飞机,李德生立刻赶到**,面见毛**。
重要任务
毛**见到李德生非常高兴,问他在安徽的工作怎么样?李德生如同往常一样对毛**做了汇报,毛**点点头。接着**就告诉了李德生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要让李德生担任北京**新的司令员。
虽然在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但是这个决定还是让李德生倍感意外,**的司令员,这不是普通的职务,怎么自己突然就要上任了呢?而且李德生现在已经身兼数职,别的不说,总**部那边的工作还需要他负责,现在又来了一个北京**司令员的工作,这身上的担子可真是比别人重好几倍呀!
前几天,因为总**部的工作太忙,李德生还想着要不要和**开口辞掉一部分工作,没想到现在**反而把一个更重要的工作交到了他手上,李德生不敢怠慢,但是心中也忐忑,怕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辜负了**的信任。
而且李德生心里也隐隐担忧,为什么这一次**的命令这么着急呢?当他对**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却没有正面回答他,而是问他:“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这是一部**地理的参考书,要找来看看。”
李德生知道,这是**在和自己强调北京地位之重要性,北京是首都,**、文化,经济意义自然不必多说。何况又是一个**重镇,北京**司令员手底下管辖的部队,可以说是各大**之中最多的一个,而且还要面临着北方苏联的威胁,这份工作听起来风光,可背后的压力真是不小呢。
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毛**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让李德生来,也是因为他值得信任,现在北京**的形势并不能说一片祥和,很多人**,一定要找李德生这样信得过的人来管理,弹压歪风邪气,保障首都安全。在所有的将领之中,毛**和周**一致认为最适合担当这个任务的就是李德生。
危机之下
毛**早就已经仔细地考察过李德生这个人,李德生这个人戎马半生,立下过赫赫战功,在带兵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工作方面,李德生也非常突出。
19**年,毛**就曾经和周**讨论过李德生这个人,当时李德生还在安徽工作,不过即将调来北京。毛**看了几份李德生交上来的工作报告,就觉得这个人很不错,做工作细致,而且也能**主要矛盾,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国家和**的利益放在心上。
等李德生正式调来北京之后,毛**又特意点名要见他,李德生来了之后,毛**先问他今年多少岁?李德生则回答自己五十三岁。
听到这个年龄,毛**更加满意了,5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对于**干部而言,53岁这个年纪还算年轻,是值得托付的,也是能够**担任重要工作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毛**就有意地培养李德生,等着将来他能够接手更加重要的工作,这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关于北京**的一系列事务,作为首都**,北京**的一系列工作,**往往都要亲自过问,虽然多年来北京**没有出过大乱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陈年的问题也渐渐**出来。
**为此非常担忧,而且当时**和**都已经年事已高,毛**实在放心不下,怕将来如果自己和**都已经不在了,会有人在北京城中作乱,所以非得要一个能力极强的人,趁现在就把北京**管理的井井有条,才能让大家放心。1970年,毛**和周**商定,正式让李德生回到北京,接任北京**总司令员这一重要的职务。
锐意改革
在李德生离开**之后,周**立刻通知他,让他于次日参加**会议。在这场会议上,北京**的大小干部,包括很多**干部都位列其中,众人的讨论十分激烈,甚至有大吵一架的趋势,这也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北京**的管理问题,各方人员的意见是非常不统一的。
而新上任的北京**总司令李德生并没有发表太多的意见,但是他心中却忧心忡忡,他意识到**急需进行一场改革。**会议结束之后,毛**再次召见李德生,询问他的想法。
李德生对**非常直接地表示,现在**内部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以来人员不流通,导致大小干部有拉帮结派,立山头的危险,另外思想建设抓得不够严谨,以至于很多人思想松散纪律乱成一团,如果放任他们这样下去,将来首都的安全恐怕不敢保证。最后是军中**盛行,众人表面工夫做得好,对于办实事的热情却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军队的风气。
毛**听了李德生的汇报,心里很满意,认为他已经**了北京**的工作重点,于是毛**对李德生说,让他放开胆子,好好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给北京**好好治治病。
在**毛**的允许之后,李德生立刻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建设,很快就让北京**内部的风气焕然一新,毛**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直言自己找对了人。李德生对于北京**的这番改造可谓刮骨疗毒,及时扭转了北京**的风气,避免军中陋习进一步恶化,也保证了北京**继续健康平稳的运行下去。
今日回顾历史,我们不得不佩服毛**的先见之明,佩服李德生当改则改的勇气,正因当年的果断,才保障了长治久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