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文字编辑加工取舍标准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附有一篇《悼夏孟刚》,文中有句::这些情境相凑合,孟刚遂恕然抛开垂暮的慈母而自杀了。”“恕然”,实为“恝然”。好久没查字了,经查:恝,jiá,忽略;淡然。《孟子•万章上》:“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焦循正义:“忽忘于心,即是无愁。”——实际上,网上现有的众多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网上资料,都是存在同样的扫描录入的错误,我把手头的稿件,结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开明书店1929年版),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进行了重新校对。
在编辑过程中,除过一些按照现代汉语第七版用字习惯必须改正的之外,如“决不”改为“绝不”,书中还是保留了“发见”这样的用字习惯。说实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校对也不过关,比如p16的“廛市”,其实应该是“塵市”(据开明书店1929年版),这真是大错而特错。
“廛市”应该是“塵市”
另外,现今用字习惯的统一也不完全,书中大多数“功夫”都改为“工夫”,但是p48页还是“功夫”,这说明你人民教育出版社找的编辑也不合格,出的书也不是模范的。
另外,在人教版《悼夏孟刚》一文有一句:“夏孟刚已于四月十二日服衰化钾自杀了。”
查开明书店1929年版也是这样写的。如果说朱光潜原文这样写的,遵照原文也没错。
但是网上《悼夏孟刚》文章中多写作“氰化钾”,那也可以写作“氯化钾”的,因此,这个原文所谓的错误也无从考证,从“改必有据”来说,还是不改为好,如果改了,是不是要有透露自杀工具之嫌疑?因此此处我也遵从原文“衰化钾”表述。
二关于文章内涵理解与意义挖掘
在文字细节编校之外,对于这篇附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文的这篇文章,可以说他仍然是“给青年的一封信”。要是从直观去看,给一个自杀的青年写的信是不是有点晦气,有点负能量?但是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封信里所表达的观点,对于一些在人生或社会中收到困惑或者绝望的人而言,有着很大的启发和积极的意义。这也是这篇编校手记着重想分享给读者的。
朱光潜先生主要从“绝世绝我”、“玩世与逃世”这几个概念来分析活在世间的人,在这个活着的“人生”中如何“处世”。
朱先生说,世间的人,在悲观之极,总不出乎“绝世”“绝我”两路。而自杀这个行为是“绝世而兼绝我”。——也就是说,自杀这个选择对于悲观厌世来说,本来是要“厌世”,但是连自己的生命也放弃了。这不由让人想到一句话:“自绝于人民”。这个说法常常用来指那些因为理想信念的崩塌,导致一些身处高位的大人物(或大人物近亲属),企图用极端方式(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者接着说,但是自杀以外,绝非别无他路可走。最普通的是“绝世而不绝我”,这条路有两分支,即玩世与逃世。玩世者与逃世者都只能“绝世而不能绝我”。——这里我们联想到一个词语——“玩世不恭”。可见,玩世不恭或者选择逃避现实是一种“绝世”,他们没有“绝我”,给自己留了一条生路。
因此,自杀与“玩世与逃世”这类“绝世而不绝我”的行为相比较,固然较为彻底,然而较之“绝我而不绝世”,则又微有欠缺。那么,什么叫做“绝我而不绝世”,还有比“自杀”更好的一个途径吗?
作者解释说,『所谓“绝我”,其精神类自杀,把涉及我的一切忧苦欢乐的观念一刀斩断。』——可见,朱先生这里所揭示的“绝我”,不是指放弃生命,而是从精神上抛弃绝弃一切的忧苦欢乐。
『所谓“不绝世”,其目的在改造,在革命,在把现在的世界换过面孔,使罪恶苦痛,无自而生。这世界是污浊极了,苦痛我也够受了。我自己姑且不算吧,但是我自己堕入苦海了。我决不忍眼睁睁地看别人也跟我下水。我决计要努力把这个环境弄得完美些,使后我而来的人们免得再尝受我现在所尝受的苦痛,我自己不幸而为奴隶,我所以不惜粉身碎骨,努力打破这个奴隶制度,为他人争自由。』
——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想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这样的说法?
朱先生说,这就是“绝我而不绝世”的态度。他认为,持这个态度最显明的要算释迦牟尼,他一身都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佛教到了末流,只能绝世而不能绝我,与释迦所走的路恰相背驰,这是释迦始料不及的。
回到朱先生所说的这个夏孟刚,这是他所教的学生中品学最好,而且也寄予厚望的一个青年学生。他不无惋惜地说:
『假如孟刚也努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他应该能打破几重使他苦痛而将来又要使他人苦痛的孽障。』
临搁笔之时,作者有若有所思地说:
『但是,孟刚死了,幽明永隔,这番话又向谁告诉呢!』
作为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文的附录文章,其实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这篇《悼夏孟刚》的文章,虽是为悼念这个自杀的学生而写,但还是写给青年人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于“处世与绝世”“玩世与逃世”“绝世而不绝我”“绝我而不绝世”的辩证看法,其说理明晰,表达简洁,只要略有思考能力的的人都能够看懂其中要表达的意思。
这封信不但是写给当时的青年的,对于后来的人,后来的青年,乃至我们当今的人,都绝对是一篇值得阅读的关于人生观与修身处世的绝佳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