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瓜
在山东,红薯也叫地瓜。
一九八零年,我十一岁。那时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土地承包,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统一劳动,统一分配。粮食很少,全家八口人,一年只能分到300斤左右的小麦,其他的都是玉米和地瓜。小麦用石磨磨成面粉,储存在一口面缸里,只有过年过节或者来了客人才能吃。平常的主食就是玉米和地瓜,地瓜占多数。
我的父亲是生产队长,白天带领村民到地里干活,晚上还要加班干生产队的其他工作,家里的事情顾不上。我的母亲很勤劳,虽然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很辛苦,但是她收工后也不舍得休息。晚上生产队收工后,她就扛着大镢和铁锨到村后一条沟里开垦荒地,我放了学也去帮着干。经过一个春天的辛勤劳动,我们开垦出来好几块土地,面积大约一亩左右。谷雨前后,母亲带着我在地里起了垄,在垄上栽上了地瓜苗。地瓜苗长到半米左右长度时要锄草翻秧。先用一根木棍把地瓜秧翻到垄的左边,用锄头从下往上锄掉垄右边的杂草。再用木棍把地瓜秧翻到垄的右边,用锄头从下往上锄掉垄左边的杂草。锄过的地瓜秧子排列整齐,垄上干净整洁,看着就心情舒畅。
春去秋来,很快到了中秋时节。中秋节那天,生产队放假,我也放了假,早上天刚亮,母亲说:我们去地里刨地瓜吧。我推出独轮车,车的两边绑上了两个大筐篓,带上工具就出发了。我们先用镰刀把地瓜秧子割下来,拖到一边晒着,母亲说地瓜秧子晒干后磨成粉,是上好的猪饲料。割完地瓜秧子,就看见地瓜根部的土壤很多裂缝,是地瓜太大,把地面撑裂了。一大镢刨下去,再往上一掀,一棵地瓜就出来了,那地瓜产量很高,一棵能长三四个,估计得两斤重。刨出来的地瓜顺着田垄摆成一趟,有红皮的,有白皮的,甚是好看。干活累了,肚子咕咕叫,我就挑几个外观好的地瓜,到水沟里洗干净泥巴,用指甲把地瓜皮剥掉,直接生吃。红皮的地瓜是黄瓤,水分多,很甜。白皮的地瓜是白瓤,水分少,淀粉多,口感差一点。吃完生地瓜,肚子饱了,推了满满一车地瓜回家。
回家后,母亲挑了一篮子地瓜,到门前的池塘里清洗干净,回家装了一大锅。锅里添上水,把锅中间的地瓜挪到周边,留出一个坑,坑里放上一个瓷盆,盆里是切好的豆角、丝瓜、茄子等现摘的蔬菜,蔬菜上再放点豆油和盐。盖上锅盖,生火烧锅,袅袅的炊烟从烟囱里飘散出来。不一会,锅盖下的蒸汽开始升腾,整个屋子里弥漫着薄薄的雾气。半小时后,锅里的水蒸发的差不多了,地瓜和蔬菜也熟了。掀开锅盖,屋子里飘满了地瓜的甜和蔬菜的香。红皮的地瓜已经流油,尤其是靠近锅底的那些,靠锅的一面有点焦了。掰开以后,香气四溢,吃上一口,软糯甘甜,比现在的烤炉地瓜好吃多了。白皮的地瓜淀粉含量高,煮熟以后皮就裂开了,露出了白色的瓤,吃到嘴里有点噎,最好的吃法就是捏碎了用开水泡着吃。
霜降以后,生产队里开始收地瓜。所有的劳动力都扛着大镢到地里刨地瓜,每个人一垄,从南往北刨,集体劳动,大家都不甘落后,比着干。到了中午,劳动力不回家,在地里吃饭。都是老人在家做饭,孩子负责到地里送饭。因为劳动强度大,大家都各显神通,把最好的食物送到地瓜地里。于是地瓜地就成了露天就餐的大宴会厅。每个家庭都找个地方围坐下来,打开盛饭的篮子,把饭碗摆在地上,边吃边聊。那时候多数人家里都没有暖水瓶,盛水的东西叫四鼻罐,就是一个陶罐,上边有四个对称的鼻环,鼻环上拴上绳子提着。吃完饭就用吃饭的碗喝四鼻罐里的开水。
地瓜快刨完的时候,生产队长和会计要安排分配。首先要预估产量,选一垄中等产量的地瓜称重,再乘以地瓜的垄数,整块地的产量就估算出来了。然后会计给各家各户造比例,算出每家应该分配的数量。生产队长就指挥着一伙人用大称分地瓜,每个户一堆,上边压着一张纸条,写着户主的姓名和斤数。分完地瓜,当天要处理完,于是大人小孩就忙开了。首先挑选一部分个头均匀,品相好看的地瓜,运回家储存到地窖里,这是整个冬天的主粮。剩余的地瓜用铡刀切成片,撒到地里晒干,做成地瓜干,地瓜干耐储存,是次年的主粮。
从记事起,我主要的食物就是地瓜,从秋天开始吃地瓜,过完年再吃地瓜干。有时候实在是不想吃了,母亲就教育我:“地瓜虽然不如馒头好吃,但是起码能填饱肚子,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饭都没的吃,全靠树叶子充饥。你要想过上好日子,只有好好读书。”从那时起,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能够天天吃白面馒头,再也不用靠地瓜充饥。直到现在,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拿着烤地瓜大快朵颐的时候,胃里总是感觉有些发酸。不是地瓜不好吃,是我小时候吃的太多了。
人不应该忘记过去,牢记过去才会知足、感恩。我母亲那代人曾经吃树叶子充饥,能吃饱地瓜就很知足。我们这代人曾经靠吃地瓜充饥,现在实现了对白面的自由,水饺、面条、馒头、油条,想咋吃就咋吃,我感到很知足。现在的孩子们实现了对各种美食的自由,想吃什么就发快递、叫外卖、下馆子,你们更应该感到知足。生活一辈更比一辈好,我们都应该感到知足,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生在了这个国家,感恩恰逢盛世中华。
又到了收获地瓜的季节,看到地瓜,想起了童年,想起了已故的母亲,暏物伤怀,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