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刚刚凭借朴树的“尬聊”在网上刷出存在感,第二季《跨界歌王》就在上周迎来了大结局。
颜值唱功一直在线的江珊夺得了这一季的歌王。
考考你:江珊小姐姐在90年代有一首火遍全国的单曲,叫什么名字?
获得第四名的姚晨则发表感言说,我有个出专辑的梦想。
讲真,大姚也就是红得晚了那么几年,不然这个愿望可能早就实现了。毕竟在十多年前,“跨界”正是贵圈一股轰轰烈烈的风潮——
那时候,它的名字还叫“演而优则唱”。
说到这个话题,首先当然要黑一下wuli灵魂歌手小贤~
让我们回到2004年~2009年。
那个时候,很多演员都发了歌,最红的一批演员几乎都有自己的单曲,甚至唱片。
女演员中,周迅的嗓音是公认的有特点,在封神之作《如果爱》里,她就贡献了多首歌曲,比如——《外面》。
当然,在E姐心目中,周迅的封神曲目还得追溯到《飘摇》。
迅哥儿的歌唱事业也算回本了,一首《外面》一首《飘摇》秒杀太多专业歌手。
除了唱歌好听的迅哥儿,赵薇的“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可能是E姐最早接触的freestyle,还有那首魔性的《爱情大魔咒》。
此处必须有这样一个表情包:
当然,除了拉普天后小燕子,她还是《情深深雨濛濛》里的清纯佳人白玫瑰。
脱离了琼瑶阿姨,赵薇的歌也可以很文艺。2004年起,她在五年里发行了四张专辑——《飘》、《double 双》、《天使旅行箱》、《我们都是大导演》。
在《我和上官燕》这首歌里,赵薇用呢喃的说唱讲了两个女生的故事。“我”和上官燕,就是那个年代的七月与安生。
此外,四旦中的徐静蕾和章子怡也都发行过单曲。徐静蕾的单曲还尝试了那时候很少见的线上发售模式。
两个冰冰当然也不能落后。
2005年,范冰冰发行专辑《刚刚开始》。那首《飞鸟》大家应该都听过吧?范爷这么多年的撑场子歌曲代表。
李冰冰在2008年发表专辑《自&己》。这个名字也是让人捉摸不透,仿佛加了一个“&”就能秒变高端。
如果你还记得李冰冰为Six God拍摄的广告,那首bgm就出自这张专辑,和她本人同名——《冰冰》。
除了当时最大势的“四旦双冰”以外,最近在《我的前半生》里狂刷好感的袁泉,多年前就是活跃在话剧舞台上的文艺女神。她发行的几张专辑也都难得地摆脱了口水歌的范畴。
在这几天的“腕线过裆”比拼中,袁泉这张照片常常被派出参赛。这张图其实是她的专辑《孤独的花朵》的封面照。
刘亦菲更是签约了索尼唱片,在中日两国分别发行了中文和日文专辑。
她的日文歌曲《真夜中のドア》,还是《飞天小女警》的片尾曲……
除了以上几位一二线女星,还有很多……女星也都纷纷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比如陈好和韩雪,走岁月静好风。
胡静和安以轩在认真探讨星座问题。
孙俪、李小璐和柳岩都化上大烟熏,携手做超酷的唱跳歌手。
23333
至于杨紫这张EP……感觉可以归为黑历史范畴了。
男星阵营也很热闹。
Nili社长刘烨向来以“唱歌要命”闻名江湖,他的唱歌视频在B站都是这样的画风:
不过大家都知道,社长是真的很爱唱歌,毕竟他把一家都培养成了中华曲库。而且港真,他的声音条件还是不错的。
所以唱歌跑调的社长,也是有好几首个人单曲的!
修音大法好
连跑调的刘烨都可以进军歌坛,同期其他小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出身东方歌舞团的陈坤不仅发行了三张专辑,还开过小型演唱会。
黄晓明一共发过两张专辑,邪魅狂狷风走起来!
佟大为的专辑叫《大世界小作为》,那时候的专辑名字都很爱从歌手名字上做文章。
严屹宽也实现了一把音乐梦想,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专辑里很多歌曲都是由他自己创作的。
而陆毅发行了两张专辑,《告白》这首歌蛮好听的。
作为“演而优则唱”的先行者,陆毅还和矮大紧隔空撕过一波。
现在看来,撕个毛线呢?当年再撕得厉害,最终还是要一起上真人秀&当网红的。
从上可以看出,十年前,不管是唱歌专业级别还是KTV水平,演员们都热衷于进军歌坛。
但近年来我们发现,“演而优则唱”的现象越来越少,以至于北京台把“跨界”这个噱头当成了一个综艺IP。
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何在呢?
1 政策调整,商演受限
《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曾经广受欢迎,其实质就是邀请各路明星在全国各地进行拼盘演唱会,每人唱上一两首歌。
上述出过专辑的演员,绝大多数都登上过这个舞台。
坤哥和赵薇合作的《画心》是真唱,表扬!
《同一首歌》曾经被媒体曝出,一场演出费是800万,这样算下来,每位明星只用登场几分钟(甚至不需真唱)就可以进账五、六位数,这在当年是笔不错的数字。
相比辛苦拍戏,这笔钱实在是更好赚一些。因此,不少明星是这类商演的常客。
而且,《同一首歌》这样的演出虽有明码标价的门票,但这些票一般不是用来发售,而是以赠票或者员工福利的形式流通。
节目的成本无法由售票支持,但《同一首歌》在地方上兼具宣传与福利的作用,所以为节目买单的,大多是举办地的地方机构和大型国企。
这样运作模式在2007年被《三联生活周刊》曝光。随着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同一首歌》在2010年停播,商演市场不复暴利。
2013年,多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提出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
随着这个通知的下发,大型商演市场陷入了寒冬。
2 商业体系成熟,明星不再热衷“快钱”
其实,现在“商演”也还是存在的,甚至成了很多港台歌手和选秀歌手的谋生渠道。之前,萧亚轩因为一年跑了太多场商演还上了新闻。
但随着制作成本的下降,现在的商演往往没有《同一首歌》时期的气势,看上去比较粗制滥造,甚至有不少是在夜店举行的,让人联想起80年代的“走穴”。
“走穴”其实是当年中国娱乐圈走向商业化的第一步,但30多年过去,这个商业体系逐渐成熟。
如今,明星需要打造、维护好个人形象,才能提升个人商业价值,从而带来更好的代言和资源。
演员去参加这种商演虽然能赚到快钱,但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商业价值。毕竟蓝血品牌和拼盘商演,好像不是特别搭。
3 行业格局变化,唱片变成贴钱买卖
2004年,赵薇的唱片销量突破20万张:
陈坤的专辑首批发行量达到30万张:
在同一年的采访中,乐评人说50万元就可以做一张很好的唱片了。
这样算下来,那时候做唱片还是一件很赚钱的事。不算版权、商演等收入,仅在唱片销售这一项上就可以盈利不少。
而如今,做唱片甚至需要“贴钱”。薛之谦就说,自己开火锅店、做服装品牌去都是为了“曲线救国”做音乐。
另一方面,这几年资本大量涌入影视行业。行业繁荣,剧王频出,连电视剧的投入和演员片酬都大幅提升,吸引了许多电影咖回流小荧屏。
而且这几年综艺节目兴起,它们不仅提供了更高的片酬,还能给明星带来不间断的曝光度与新话题。很多歌手要靠综艺赚钱,演员又怎么还会往歌坛发展呢?
南薛北张两位歌手,撑起了综艺界的半边天
4 术业有专攻,影视剧主题曲阵地被专业歌手抢回
自己参演影视剧的主题曲曾经是演员最容易接触到唱歌的方式。
章子怡、黎明为《梅兰芳》献唱主题曲
但现在唱片业式微,歌手要努力守住自己的地盘,影视主题曲也成了这个时代最容易出金曲的机会。所以,它们很少会被继续留给演员,往往都会被大量溢出的专业歌手承包。
你是否陷入过被《凉凉》支配的恐惧?
这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最洗脑的歌了。
另一方面,主题曲是电影和电视剧营销的重要途径,甚至能直接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
王菲为赵薇、张一白这几位朋友的电影唱过《因为爱情》、《致青春》、《匆匆那年》、《清风徐来》等主题曲,每一首都成了当年爆款,甚至被媒体称为“自带一亿票房”。
而相比演员的跨界,专业歌手对主题曲的演绎更有感染力,也就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最近张碧晨和赵丽颖合唱了《楚乔传》片头曲,从中能明显听出专业歌手的优势。
随着主题曲成为影视剧营销的重要一环,演员演唱主题曲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
结语:
当然,有一些明星同时具有卓越的唱功和演技,许多香港巨星都是这样的全能型选手,有些发过唱片的内地演员也有着不俗唱功。
但在十余年前的那波跨界风潮中,更多的人只是出于追求销量、方便跑商演等目的跟风发片,实在难言歌唱实力。
“演而优则唱”的热闹为唱片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景,但这种虚假繁荣病态而浮躁,挤压了一些专业歌手在歌坛发展的空间,更消磨了消费者对于“唱片”两个字的信任。
随着娱乐行业的逐渐成熟,会唱歌的进录音棚,会演戏的回归片场,演员用以圈快钱的速食歌曲越来越没有口碑及传唱度……
这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正常生态,不是吗?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