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是文化瑰宝,在非遗技艺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工作中,职业院校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不仅成为传播知识技能的主阵地,而且主动肩负起传承非遗技艺的重任。学校每年培养非遗人才1800多人,文化普及35464人。创作非遗技艺作品500多件,获得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提出“四维能力”人才培养理念
世居广西的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一直以来,学校不忘初心,因地制宜,扎根少数民族地区,深入挖掘广西非遗技艺瑰宝,汲取民族文化营养和精髓,形成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独具特色的“双链融通、四能六进”非遗技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维能力”人才培养理念指有文化领悟能力、有技艺继承能力、有产品创新能力、有传播推广能力。学校在传授非遗技艺技能的同时,注重对非遗文化的感悟内化和创新发展。
▲伍忠庆老师向学生传授景泰蓝非遗制作技艺。 本文图片均由学校提供
从2011年起,学校就与政府、行业、企业“搭台合作”,形成联动有效的合作关系。在南宁市那家一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宾阳湘光织锦坊、钦州市意满坭兴陶艺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学校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创新研发中心、创新作品馆等打造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基地,联合新媒体开创“云上非遗”等,创新“学、研、创、产、展、销”一体多元培养平台。
依托职业教育作为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遗技艺对接专业、嵌入专业教学,实现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使非遗技艺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向专门化、系统化。
▲邓春雷老师将坭兴陶非遗技艺融入专业教学。
“六进”培养创新型非遗技术人才
过去,非遗技艺在民间多是口口相传,需要师傅一对一带徒弟,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传承教材,使得一些非遗技艺遗落民间。加之想继承非遗技艺的年轻人不多,或是学得不精,造成非遗技艺产品不能形成创新人才体系。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依照非遗技艺人才能力渐进发展的三个阶段(入门、入行和入职),创新实践岗位和职业岗位融通培养,形成具有非遗传承特色的“实践能力链”(课堂认知-岗位认知-专业实训-项目实践-岗位实践)和“创新能力链”(意识创新-基础习得-拓展创新-转化创新-发展创新),形成“双链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通过“非遗项目融入专业、非遗工艺融入课程、非遗案例融入教材、非遗大师融入课堂、学校师生融入企业”的方式,设计人才培养从非遗基础技能、文化基础认知、非遗专项技能、非遗综合技能、作品(工艺)创新、营销推广传播六个层次递进,实现非遗技艺人才培养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
▲学校聘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指导师生传承壮锦非遗技艺。
学校构建以“国家教学名师陈良+国家非遗大师谭湘光”为代表的“理技融合,双国师引领”的双师培养模式,将高水平教师与高技艺非遗传承人、企业工匠联合,补足师资短板,推动师资队伍高质量发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授课、协作实训,实现人才共培共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广大师生在教与学中成为非遗技艺传承的宣传者、实践者、受益者。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教师创作的非遗作品获奖。
非遗名片吸引国外考察团
广西建筑材料工业技工学校在传承创新非遗技艺、培育民族英才方面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双链融通、四能六进”非遗技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精心打造的闪耀名片,打响了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嘹亮名声。
学校每年培养非遗人才1800多人,文化普及35464人。创作非遗技艺作品500多件,获国家级奖项44项,省部级奖项62项,其中获业界最高奖百花杯金奖3项,金凤凰银奖3项、铜奖1项,大地杯金奖1项。多次接待来自日本等国的非遗文化考察团,还为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青少年交流团进行民族技艺培训,师生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
▲学校教师创作的非遗作品获第二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百鹤新锐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