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阿斗”的汉怀帝刘禅,成了现在“烂泥扶不上墙”的榜样,我想再也没有什么词语能比“阿斗”更能贴切的形容这类人。蜀汉江山的格局之所以在刘备逝世后一落千丈,相信这个原因的根结还是在于王朝的君主,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我认为名副其实。
刘禅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生于公元208年,于公元271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原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为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史称蜀后主。
公元263年11月,这时的蜀国已经没有诸葛亮主持大局,魏国派兵大举伐蜀,虽有大将军姜维据守剑阁,奈何曹魏将领邓艾偷渡阴平直奔成都,最终蜀汉后方大败,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大军投降,蜀汉王朝就此走向灭亡。
今天,我想跟大家讲讲,蜀后主刘禅留下的一个历史典故“乐不思蜀”,众人皆云刘禅之为是不思进取,然而我却认为这是他大智若愚的表现。
刘禅-漫画图
乐不思蜀
话说,刘禅投降后与留下的大臣被迫迁往洛阳生活,得了曹魏赐封的“安乐公”称号。
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有段记载如此写到:
次日,后主亲诣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乐不思蜀-漫画图
此文大意是:第二天,伐蜀大将军司马昭借刘禅来府拜谢的机会设宴款待刘禅,并嘱咐歌姬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在座的蜀国降臣想起亡国之痛,无不掩面垂泪或是低头哭泣。唯独蜀后主刘禅一人看的津津有味,怡然自若,丝毫不见一丝悲伤之意。司马昭见此,和贾充说道:“人的无情能到这种地步,就算诸葛孔明还活着,也不能辅佐他保全大业,更何况姜维呢?”话毕,转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国?”刘禅答道:“在这如此快乐,自然不思念蜀国”。
刘禅的回答,伤透了在座蜀国将领的心,自此,“乐不思蜀”成了蜀后主刘禅的标记,不思进取成了世人对他的评价,“扶不起的阿斗”之名被坐实。
刘禅-漫画图
何来“大智若愚”
不过,在看完刘禅“乐不思蜀”的典故之后,我却不觉得刘禅如世人所言,古语有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刘禅心知司马昭设宴之意,“乐不思蜀”不是刘禅不思进取,反而是他的大智若愚。
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下我这么说的原因。
《三国演义》剧照
刘禅投降之后,蜀汉大将军姜维假降于曹魏,意图通过通过策反钟会,达到光复蜀汉的目的。可天不如人愿,姜维的目的最终还是被曹魏发现,落得惨死的下场。这时的刘禅再也没有复国希望,因此,表现出“乐不思蜀”只不过是他给自己和随降众臣活下去的希望,否则,司马昭怎能留他。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到刘禅投降曹魏这一年,整整过去四十一年,若说刘禅不思进取,哪来他这么多年的帝位封固,自然,诸葛亮、蒋琬等文臣武将们功不可没,但千万不能忽视,一个国家还是君主主导,大臣为辅。刘备死时,刘禅年仅十七岁,责令刘禅一切以诸葛亮为思想核心。诸葛亮死后,刘禅便不再理想,让费祎主抓军事监管政务,蒋琬主抓政务监管军事,起到相互抗衡的作用,蒋琬死后,刘禅开始独握大权,亲自治理了蜀国近二十年。若说刘禅无脑,怎会懂得“钳制之道”,又如何治国多年。
《三国演义》剧照
当然,刘禅的才能称不上非凡,智慧称不得绝顶,但从刘禅的表现来看,至少算是“明君”。
司马昭伐蜀一役,刘禅选择投降难道真的是他无能的表现吗?大家都知道,战争发起,受苦受难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若要接战我想蜀汉阵营有人会退缩,也有人会奋起迎敌。可战下去,必然“死伤百万,伏尸千里”。
刘禅内心知道,邓艾绕阴平来犯成都,要姜维回援肯定来不及,加之诸葛瞻战死绵竹后,失去了险要的控制权,在邓艾大军面前他们根本撑不到姜维回来。所以,投降成了他为自己,为众臣,为蜀汉百姓争取活下去的希望,只不过后果就是要负这“庸才”的骂名。
《三国演义》剧照
后人只看了刘禅如何受辅于诸葛孔明,如何有蒋琬辅佐朝政,却忽视了刘禅作为一名帝王所发挥的作用。虽说作为一名帝王他并没有出众之处,更谈不上有何治国的丰功伟绩,但至少刘禅在蜀汉历史中,独掌朝政近二十年,足以说明他的能力并不似想象的那般弱。
结语心怀天下者,自有大智。
刘禅虽是蜀汉最后的皇帝,其实他的心里还是怀有黎民百姓,怀有众多朝臣。司马昭伐蜀之时,要是他不降,想必定是黎民百姓遭殃,众多将士们要家破人亡。再到在司马昭设宴上,如果他不表现出“乐不思蜀”的模样,也许早已人头落地,随降的文臣武将都要步上共赴黄泉的下场。
《三国演义》剧照
因此,就刘禅“乐不思蜀”一事,若是判断他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亡国君主,我无法赞同,至少他的回答,保住了无数条性命。
“世人称我阿斗,贬我庸才,可我之行,我之言救下万千性命,那背负这骂名又如何呢?”
后记:历史的作者是谁?我想这个问题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是胜利者。成王败寇,蜀汉终究没能一统三国,刘禅投降和刘禅“乐不思蜀”之事,孰是孰非,个中对错自在每个人心中。有人看刘禅败送蜀汉天下,便说无能,那如果最后蜀汉称霸,莫非还有人给“阿斗”正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