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burst(一见太阳就打喷嚏是你的基因在搞事​)

打喷嚏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但在有些场景下,我们总会莫名其妙地打起喷嚏来,比如: 从黑**的电影院出来,一道强光刺眼而来——阿嚏!! 从待了一上午的办公室走出,探头看了看万里晴空...

打喷嚏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生理现象,但在有些场景下,我们总会莫名其妙地打起喷嚏来,比如:

从黑**的电影院出来,一道强光刺眼而来——阿嚏!!

从待了一上午的办公室走出,探头看了看万里晴空——阿嚏!!

一见太阳就打喷嚏?是你的基因在搞事​

这一没感冒,二没过敏,怎么好端端地打起了喷嚏呢?

其实,这种见到强光就能打出喷嚏的现象,我们称作旋光性喷嚏反射(Photic sneeze reflex),它还有另外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强迫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光眼激发综合征(Autosomal Dominant Compelling Helio-Ophthalmic Outburst Syndrome)”,简称ACHOO。没错,就是打喷嚏的声音:aaa~qiooooo~~~

一见太阳就打喷嚏?是你的基因在搞事​

见光打喷嚏究竟是什么原因?

“见光打喷嚏”其实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对这种现象产生过思考。亚里士多德曾在《问题之书》(Book of Problems)里提到:“为什么有人会在看太阳之后打喷嚏?这种感觉就好比用羽毛搔鼻子。这是因为阳光的热量使我们鼻**的液体雾化,这些气体在逃离鼻腔时**鼻**致使我们打喷嚏。”

到了20世纪,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提出了质疑。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即使人闭着眼面向太阳,在阳光热量的作用下,仍然会出现打喷嚏的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

而弗朗西斯·培根则认为是太阳的强光导致眼睛**了泪水,一部分泪水流入了鼻腔,使鼻子**从而导致打喷嚏。但培根的解释也很快被**了,因为从阳光**到打喷嚏几乎是一瞬间发生的事,眼泪根本还没来得及流进鼻子啊。

一见太阳就打喷嚏?是你的基因在搞事​

随着现代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家们给出了光喷嚏反射可信度较高的解释:大脑作为人体的**统治中心,接收着来自身体各处的信息,并且将信息**后再下达命令让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

不同信息的上传、下达走的是各自不同的线路。当鼻腔受到异物或冷空气等不良**时,这种感觉会通过三叉神经报告给大脑,大脑收到信息后立马下达命令将不良****鼻腔,而**的**就是打喷嚏,整个**就是人体进行的一次完美的自我保护。

由于三叉神经与视神经相距较近。当强光**眼睛时,正常情况下应当由视神经传递信息至大脑,然后大脑做出缩小瞳孔、眯眼睛等指令,以免强光伤害眼睛。

但是,由于这两个神经离得太近,大脑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混淆,错误的把视神经传递来的强光**,当做了三叉神经传来的**,所以误判为鼻子受到了**,于是你就开始打起喷嚏来。

这就和我们生活中的“电话串线”一样,强光喷嚏反射可以认为是一种神经线路的“串线”。

当然,“见光打喷嚏”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而且它还可以遗传给后代!

20世纪60年代的一项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神经之间发生“串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容易出现见强光打喷嚏,那么你有极大可能也拥有此项“技能”。

不过大可放心,这种“技能”几乎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算不上什么疾病。

一见太阳就打喷嚏?是你的基因在搞事​

图片来源:**百科

见光打喷嚏危害小,但有些职业要注意

一般情况下,旋光性喷嚏反射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于驾驶员、飞行员这类职业的人来说,就需要注意了。

我们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每次打喷嚏都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这是由于打喷嚏时肺内、口腔和鼻腔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股巨大的力量将气体**体外,同时也使呼吸肌和面部**发生收缩(打喷嚏慢放,你会发现脸部会变形哦)。

其中,负责控制眼睛闭合的“眼轮匝肌”也会随之收缩,眼睛就会不由自主地闭上。另一方面,打喷嚏看似快,但需要神经系统高度集中注意力,闭上眼睛也可以**外界干扰。

一见太阳就打喷嚏?是你的基因在搞事​

对于一些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职业,这种因旋光性喷嚏反射造成的片刻闭眼,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驾驶汽车行驶在光线较差的**里,在离开**的一瞬间,突如其来的强光如果触发了驾驶员的旋光性喷嚏反射,暂时性的闭眼就可能酿成交通事故。

还有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如果在关键的操作节点遇到突如其来的强光,旋光性喷嚏反射也可能带来风险。为了安全起见,驾驶员、飞行员在天朗气清的白天一般会佩戴墨镜,目的不是搞造型,而是遮蔽刺眼的阳光。

总之,“见光打喷嚏”不是病,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技能”,要想知道你是否拥有这项“技能”,可以看一下太阳的方向试试哦(保护好眼睛是前提)。

审核:尹铁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机场院区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END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

来源:蝌蚪五线谱

编辑:荔枝果冻

  • 发表于 2022-12-01 14:08:11
  • 阅读 ( 152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王思晴
王思晴

374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