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产plus
今年以来,活久见的楼市火爆现象,相信你听过不少,某城市数万人抢几百套房,某城市千万豪宅被秒光......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疑问:
这些疯狂买家到底是哪来的?难道这些城市就这么多本地土豪?
如今,我终于找到答案了。
.01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城市移民指数报告,主要分析了今年上半年32个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的客源情况。
来看看下面这张表格。
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城市,购房客群超过半数都是省内客户,但有个别城市却特别扎眼。
例如,上半年楼市火的一批的兄弟城市——深圳和东莞,有7、8成的二手房是被广东省外的购房者买走的。
而网红城市——杭州,省外客源也撑起了半边天,占比达到53%,客户主要来自安徽、江西、河南、江苏等周边省份。
很显然,上半年深圳、东莞、杭州等热门城市的楼市之所以会这么火,并不是源自于本土购买力,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购买力。
试想想,像深圳、东莞这种城市,本来市场就那么大,全国的购房者一下子蜂拥而至,房价能不热吗?调控能不如期而至吗?
如果你再仔细品品,还能发现一个趋势:全国人民一致看好大湾区楼市。
因为前五名城市就有三个来自大湾区(深圳、东莞、珠海),前十名有五个来自大湾区(深圳、东莞、珠海、广州、佛山),而长三角只有三个城市(杭州、上海、苏州)。
原因也不难理解,像之前的深圳落户和购房门槛就低,刚落户就能拿到房票,而东莞二手房更是不限购。
不过,随着这俩城市收紧调控,这般轻松景象已经成为过去式,反倒是珠海、广州、佛山暂时还没动作,购房窗口期还在,大家仍可以作为选择。
当然,这些只是大湾区核心城市楼市火热的直接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城市的经济基本面够好,就业机会够多。
.02
与此同时,从报告统计的各城市的移民指数得分和常住户籍比,也可以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移民指数越高,说明流入人口占比越高。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前15名城市中,除了调控严的一批的长沙之外,基本上都是这两年楼市持续升温的城市,也是近两年人口疯狂流入的城市,例如深圳、杭州、西安、成都。
也就是说,人口流入速度和楼市升温是基本吻合的。
而在TOP10中,也有一半是大湾区城市,尤其是深圳、东莞、佛山,基本上以非本地客为主。
深圳刚刚也说了,房价不是由本地购买力决定的,而是由外来的热钱决定的。
东莞则是近朱者赤,离深圳近,一些无法立足深圳的企业最先外溢到这里,同时也有大量外来人口,加上政府的交通规划进一步拉近东莞与深圳的距离,楼市不火才怪。
佛山也是同样的道理,由广州的产业和人口外溢所致,还有广佛同城利好。
而剩下的基本以强省会城市为主,例如郑州、合肥、长沙、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购买力更多来自于省内,可以达到八成以上。
其中,郑州省内客户占比更是高达93.4%,也就是10个客户有9个都会说“俺是河南人”。
这种强省会城市能虹吸省内的产业和资金,实现持续的人口流入,所以楼市启动会非常快,基本上依靠省内人口就能发展起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人口虹吸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些省会城市的楼市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例如西安、郑州、合肥,前期落户门槛低拉动楼市上涨,后期省内购买力不足,又吸引不了什么省外人口,楼市就会出现减速上涨或横盘的行情。
.03
有一个观点是这么说的:买房,就是买一座城市的股票。
言下之意,你买房在选择城市的时候,选的其实就是这座城市的基本面,这座城市的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全国人民一致看好的大湾区和长三角核心城市房产,依然值得长期持有。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城市就不值得看好,只是就目前而言,这两个城市群的优势更突出。
例如成都、武汉、合肥、郑州等中西部省会城市,虽然对省外购房者来说没啥吸引力,但是在省内基本都是“一城独大”,即使只虹吸省内人口,也还有一段红利可吃。
就拿成都来说,起步意识非常早,早在2003年就引进了英特尔,带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如今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进驻成都,吸引不少毕业生流入就业。
而且成都旁边还有重庆,两个都在做高端电子产业,互补互利,所以成渝城市群也有望成为仅次于长三角、大湾区的存在。
总而言之,如果你要配置房产,我有几个建议可以给你:
1、如果你要到省外买房,大湾区和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依然是最值得投资的,例如深圳、东莞、广州、上海、杭州、南京,基本面能打,就业机会也多,不怕没人来。
2、如果你要在省内买房,最好选省会城市和城市群周边城市,例如成都、郑州、合肥、武汉,未来会成为省内生产要素集聚地,发展势头不亚于一线城市。
3、如果不是自住,尽量不要选远离都市圈、城市群的小县城,鹤岗化严重,看不到未来。
部分资料来源:楼市参考、听三哥说、贝壳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