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电动汽车,一定见过“电动汽车电量耗尽高速公路抛锚”、“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用,电动汽车充电难”、“充电桩损坏无人维修”之类的文章。我原先也以为电动车主们会被续航里程困扰,为充电难担忧,时不时地就会陷入焦虑;但开了一个月的电动汽车,我认真回想了一下,真没感觉到什么焦虑;如果非要说焦虑,也许刚开始那会儿隐约有过一点,现在已经无感了。
无论是在城市公共充电站,还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我跟碰到的电动车主们聊天,特意问他们这个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见过吐槽“里程焦虑”或“充电焦虑”的车主。
里程焦虑是续航里程导致的吗?
按维基百科的说法,里程焦虑(Range anxiety)的意思是,车主或驾车人认为车辆没有足够的续航以抵达其目的地,对路途中抛锚的担心。
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在美国媒体关于通用公司电动汽车EV1的一篇报道中,“里程焦虑”用于描述车主驾驶这辆车时的心情。
EV1是近年来最早量产的电动汽车,可谓现代电动汽车的先驱。从1996年到1999年,共生产了1117辆,铅酸电池版本的续航里程为89公里,后来又推出镍氢电池版本,续航为169公里。
▲通用汽车的EV1是首款量产的现代电动汽车
这种续航能力,再加上当时的公共充电设施几乎为零,你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开电动汽车为什么会焦虑。
时过境迁,电动汽车现在的续航能力比当年翻了几番,我国的公共充电站如雨后春笋,开电动汽车还有“里程焦虑”吗?
我已经连续开了一个月的电动汽车,就拿自己的经历来聊聊吧。
先说说续航里程。一般认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如燃油车,这是导致里程焦虑的主要原因。
我长测的这辆比亚迪e2是从北京提的车,标准续航版,工况法续航305公里。我本来想要续航405公里的高续航版,因为从北京跑回石家庄要300多公里,这种长途,还是开续航长的电动汽车更放心。无奈高续航版试驾车近期“没档期”,我只好开着这辆“标准版”返回。
比亚迪e2定位于城市及周边用车,主打经济性,续航能力不是强项。我提车时已经入冬,华北最低气温降到零度以下,低温加高速,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都会有影响。我不清楚这辆车真实续航会是多少,又是第一次单独开电动汽车跑长途,在离开北京跑在京港澳高速上的时候,一边开车一边琢磨到哪个服务区充电。这个算是里程焦虑吗?也许有一点点紧张和兴奋,但焦虑还算不上。
我知道京港澳高速上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站,跑了一会儿,看导航上的提示,服务区之间的间隔大都是30多公里,很快也就明白,表显剩余续航80公里以下的时候,再考虑进服务区充电也不会误事。
▲京港澳高速京石段每个服务区都有充电站,平时使用率不高
想明白,事情也就简单了。该充电就去充电,就跟汽油车跑到油表剩下一两格时就考虑去加油没什么区别。这辆标准续航版的e2,从北京跑石家庄,中间充一次电也就够了。
我的看法是,如果现在讨论“续航焦虑”的话,续航能力已经不是重点,毕竟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已经大为提升。如果觉得e2跑长途续航不够,还有续航超过500公里的秦Pro EV、唐EV,已经跟燃油车差不多。说是“里程焦虑”,其实是担心该充电的时候充不上电,说白了就是“充电焦虑”,再说具体点,是对充电设施没信心引发的焦虑。
我原先以为跑长途最容易产生充电焦虑,但现实是,我国高速公路主干线的服务区大都建了充电站,电动汽车沿着高速公路跑,恰恰是最不会有充电焦虑的。高速公路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服务区,分布非常规律,只要事先了解一下你要走的高速路线有没有充电设施,就不用担心充电问题。连e2这种主打城市用途的车,偶尔沿高速搞个城际旅行,也不会有充电焦虑。
▲高速公路沿线充电站比较密集(某手机导航APP截图)
在城市里会有里程焦虑吗?
回到石家庄,我打开手机上的充电APP,看了一下周边的充电站,这才知道在家附近(近4公里)有两家比较大的充电站,充电位都在30个以上,一家是星星充电,一家是特来电。
加油站显眼气派,在大街上远远就能看到招牌灯箱,只要路过就不会忽略它们的存在。充电站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是开电动汽车,我根本不可能注意到这两个充电站,一个藏身于一家网球俱乐部院内,另一个在一个大型建材市场里。现在大中城市里的充电站,密度其实已经很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只是如果不开电动汽车,你很少会留意到它们。
充电站虽多,但一个月来,我只去过两家。
比亚迪e2在石家庄的第一次充电,是在家附近的星星充电完成的。这个充电站在一家网球俱乐部院内,有34个充电位,没有燃油车占位,电动汽车充电免两小时停车费。
▲我常去的这家充电站,下午优惠时段车挺多,上午就比较空了
离家近、充电位多、随去随充,在这里充过一次电后,我就懒得再去探索第二家。
我天天开着e2,电量剩20%左右的时候,就想着找个时间去充电。有时候忙,也会拖一拖,等忙过了再去充。有两次到了充电站,电量只剩下12%、13%,表显剩余续航40公里左右。开着剩余电量百分之十几的电动汽车,会焦虑吗?也许有一点吧,但你要知道,石家庄这种城市,穿城而过也就20多公里,不管我在城里什么地方,都足够把车开回我家附近的充电站,何况城里还有那么多充电站,焦虑个毛线?
我算过账,在城市和周边开,用公共充电站的电,比亚迪e2跑一公里用的电费不会超过一毛五。既然这么省,又不限号,那就让家里的燃油车歇了吧,上下班、在城里跑、周末跑到郊县玩儿,就是这辆e2了。
只有一次换了个地方充电。我开着e2到石家庄东开发区参加一个活动,打开手机APP看了一眼,附近有一个特来电的充电站。当时电量还剩60%,我想总要换个地方充一次试试吧,何况这家充电站还有3小时的电动车免费停车时间。
这家充电站燃油车也可以进,收费停车;燃油车占了一部分充电位,但还有十来个空位。我充上电,锁好车,步行去参加活动;两个多小时后回来取车,电充满了,还省了6块钱停车费。
对了,要说焦虑,充电时间比较长也许会让车主等得有些烦,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焦虑。
以我开e2的经历来看,大概是一周充一次电,短的时候40分钟,长的时候一个小时。赶上充电的车多,就找别的车主聊天儿,说说电动汽车的事儿,时间也就打发了;如果没什么车充电,自己也没什么事干,就在周围遛弯儿消磨时间,一个小时,确实挺无聊的。
如果换成405公里续航版的e2,10天左右充一次,感觉应该轻松不少。
焦虑来源于未知
如上所说,所谓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实际上和“充电焦虑”大体上是一回事儿。充电焦虑,主要是源自不确定下一个充电站在哪里,不知道到了充电站后,设施是否完好,能不能充上电。
像我这样,在城市和周边使用电动汽车,固定一个充电站充电,该充了就去充,随去随充,实在没什么好焦虑的。
其实我们开汽油车也是这样的习惯,虽然加油站有不少,但你基本就在家附近的某一个加油站加油,常年如此。
我长测的这辆比亚迪e2,定位主要就是城市用车,续航305、405公里,活动半径100公里内不会有充电焦虑。它的活动范围,就是车主平时熟悉的圈子,即使中途需要补电,车主也清楚在哪里充电比较合适。
▲石家庄市的充电站分布(某充电APP截图)
电动车主,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总是在寻找新充电站的途中,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要不是被燃油车占了位,就是充电桩坏了,于是,充电比较难,车主总焦虑。
我接触过的车主,要么家里有充电桩,要么和我一样基本是在固定的地方充电,外出办事、逛街、吃饭时如果恰好附近有充电站,也可能顺便充一次。
什么时候会焦虑?离开熟悉的圈子,跑长途到陌生的地方,需要不断地寻找下一个充电站时,也许会有充电焦虑。
不离开熟悉的圈子,是不是意味着电动汽车的实用性会大打折扣?实际上,汽油家用车里,有一大部分跟e2一样,主要用于日常代步,只在城里或周边转转,从来没有跑过真正的长途。(我的丰田雅力士入手快10年了,跑得最远的一次,是到80多公里外的山区老家)
这部分燃油车,换成电动汽车很合适。同样是城市代步,e2这样的电动汽车跑一公里只要一两毛钱,而同级的汽油车一公里6毛钱还算是省的。
开了一个月的电动汽车,说老实话,我没感觉到什么里程焦虑、充电焦虑,也不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果说有什么不满意的话,主要是充电时间长,有时候会等得不耐烦。
开头引述的那些“充电难”的情况,肯定也不是空穴来风,但就我的体验和我接触过的车主来看,至少不会是常事。
电动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全球汽车行业都在向电动化转身, 街上跑的绿牌车也多了起来,但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我们看到的不少资讯是片面的、走样的,这导致公众对对电动汽车产生了一些误解。如果想知道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最好是到4S店里亲自试试;如果想知道电动汽车用起来方便不方便、便宜不便宜,最好是找真正的电动汽车车主聊聊。 文/长城新媒体记者 傅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