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也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更为了抗日救国,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号称伟大奇迹的长征。
1935年10月,当红军跨越岷山,就在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要结束之时,毛泽东喜不自胜。踏上岷山,回顾一年多来曾经走过千难万险,回首曾经经历过的无数激烈的生死大战,看着就要来临的曙光,毛泽东满怀激情,豪情万丈地写下一首《七律·长征》。
在这样的长征路上写出来的《七律·长征》,充满了无比豪迈的革命情怀,充满了战无不胜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了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壮烈胸襟,更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使得无数人认为,《长征·七律》就是毛泽东七律当中最好的诗词。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如此受人赞誉,那么它到底有何魅力?又好在哪些地方?我们且来赏析一番。
《七律·长征》赏析
《七律·长征》
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这一首《七律·长征》,展现了伟人那豪情万丈的革命热情,展现了红军那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使得人们读了以后精神倍增,所以即便是在红军最艰难之时,读了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也能斗志昂扬、信心百倍、精神抖擞地参加战斗。
在伟人毛泽东的这首诗中,首联的第一二句诗对全诗有着高度统领的作用。虽然看起来是以大白话一样的语言入诗,但是却不失气势的豪迈,更不缺睥睨天下的傲气与心胸。而且在高度统领全诗的同时,还表现出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征服一切的英雄气概。
在诗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中,“远征”二字看起来浅显易懂,实则饱含了整个长征。“远征”有多远?时间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而从距离上来说,红军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出发,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共行走了二万五千里。除了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以外,红军同时还要面对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战胜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敌人政治上的无情的攻击,所谓经历了千辛万苦,中央红军最后终于在1935年到达了陕北。
所以“远征”二字看起来轻松,但是经历路的程之长,时间之久,牺牲之大,面临的环境之艰难,岂又是简简单单的“远征”两个字随便能轻松地说清楚的?所以伟人再加了一个“难”字,极力书写了长征之无奈,长征之苦楚,长征之险恶。但是既然被迫选择了长征,伟人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人和无惧无畏的红军又岂会退缩?所以“不怕”二字,真的是笔力千钧,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红军的勇敢顽强和顶天立地的形象,更是对凶恶和强大的敌军不屑一顾。
在诗的第二句“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等闲”二字看起来也是很平常,但是与前面的“万水千山”相连用的话,却取到了不一般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平中见奇”,描绘了再怎么样高大巍峨、雄壮险峻的山水,在豪情万丈的红军面前,都不值一提。“等闲”二字更是轻描淡写,既呼应了第一句中的“不怕”,也表现出了红军藐视万水千山带的重重困难,也藐视敌人在红军面前不堪一击。表现了一种红军无所畏惧的从容淡定,与革命豪情,而“只等闲”三字,更是把万水千山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以静衬动,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万里长征图。
颔联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承接首联,选取了长征途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的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等五岭和巍巍入云的乌蒙山为视角,以高大巍峨,宏伟雄壮的五岭和乌蒙山这样典型的高山峻岭为例,说明了它们在伟人和红军的眼里,恰如轻微的浪花,如小小的泥丸,根本不足为惧。
不得不说,伟人雄奇的想象和对夸张的运用,直接比肩李白,把“五岭”与乌蒙山缩小为脚下的浪花与泥丸。形象和充分地说明了红军蔑视自然环境,蔑视凶险敌人,并敢于战胜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敌人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力量。而其中的“腾”和“走”字既把静态的山写活了,也是描写红军不一般的征服精神,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两句,截取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两个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的艰难与凶险,然而即便再艰难,再凶险,最后经过红军都与强大的敌人斗智斗勇,最终都战胜了强大的敌人,以至于在打败了敌人之后,奔腾的金沙江,雄壮巍峨的乌蒙山,与其他一切的山山水水,都为最终取得胜利的红军纵情欢唱。
而金沙江的“暖”与大渡桥索的“寒”,除了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感和心理感受外,还表达了巧渡金沙江取得胜利的一种喜悦,更显现了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激烈与残酷,刻画了长征红军战天斗地的铁人精神。
在诗的最后的尾联两句,伟人一下子把视角跳到了长征的最后一程,让人立刻就像看到了一副雄壮无比的“长征高山踏雪图”,而作为“远征”的最后一程,这里显然是与开头的“不怕”相照应,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主题。
此时,遥想一年多以前长征的开始,到从层层的敌人杀出一条血路,冲破千难万险,经历生与死的考验,最后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就要到达长征的目的地,使人一时之间感到,那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高兴?何等的兴奋?何等的激动?
所以此时的岷山,即便是比“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凶险和高峻,但想想二万五千里之后的胜利就在眼前,想想日思夜梦的目的地就要在脚下,红军的大会师就要来临,虽经历了千辛万苦,经历了生死考验,但此时的人们肯定是喜笑颜开,喜极而泣。此时面临的最后的困难,即便再凶险,再困难,也都不再凶险,不再困难。因为此时人人都是力量无穷的,那么多的苦难都经历了,还怕这最后的一战吗?所以最后一句 “三军过后尽开颜”,既表达了战士们的战胜雪山后喜不自胜的喜悦,也表达了胜利在即的喜悦。
纵观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个人觉得这首《七律·长征》是伟人七律当中最好的一首。因为此诗想象雄奇,像李白一样不拘俗套,尤其是夸张的手法用得极为生动形象。
从风格上来说,此诗磅礴大气,雄浑豪迈,气魄非凡,笔力千钧;从诗的结构与遣词造句上看,本诗对仗极为工整,让人找不出半点雕琢的痕迹;在用字词的运用上,让人粗略一看平常易懂,细细品味才发现实则是于平凡处见神奇。
在本诗中,对于在围追堵截中那些穷凶极恶的敌人,你看不到伟人对之浪费半点笔墨,这并非伟人当敌人不存在,实在是战略上一种对敌人的藐视,军事上的理论此时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诗词当中。显示了伟人对敌人的傲视,对万难的山川的轻视,如果不是伟人有气吞山河的气势、如果不是伟人有包容天下的胸怀、如果不是伟人有战天斗地的战斗精神,那是不能写出如此豪言壮语的诗词的。
本文小结:
长征从一开始,就时刻充满了血与火的洗浴,充满了生与死的考验,面对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红军只能杀出一条血路,向前向前再向前,最终克服了千难万险,打败了一切敌人,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并于1936年10月实现了红军主力的三大会师。
而红军之所以能够排除万难,除了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信仰,和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外,还主要是因为有了党的正确领导。
而伟人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全国人民的伟大解放,对缔造中国光明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从未有过任何的动摇,从来都是对前途、对未来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所以他的这些伟大的思想也时刻体现在他的诗词当中,所以才写出了《七律·长征》这样经典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