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平时母慈子孝,但遇到叫孩子吃饭,就会瞬间破功!
饭做好了,叫正在看电视的孩子:“要吃饭了,快去洗手”,孩子只是简单“哦”了一下,没有动弹。
等妈妈把饭菜端到桌上,孩子依旧我自岿然不动。
等到妈妈饭盛好,碗筷摆好,孩子仍然在电视前“屹立不倒”。
此时耐心指数已经变为0的妈妈瞬间变身暴躁大怪兽:“怎么还在看电视!叫你几遍了,没听到吗?”
这种场景不仅限于孩子,有时候你家那位队友,可能同样会令人着急上火。
有时候我们也很费解,为什么饭都做好了,人却怎么叫也叫不听?跟他们说话怎么这么费劲呢?
在家里,想要家人听到我们的话立刻行动,其实只需要一些心理学技巧,就能让妈妈的话更有力量和影响力。
让孩子体会及时回应的重要性
妈妈叫了孩子很多遍,孩子总是无动于衷,因为他从始至终没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需要及时的回应。想要改变,就让孩子尝一尝不被回应的滋味。
当你像往常一样,叫他几遍他都不动弹的时候,不再追着叫,等他做完其他事情,玩够了来找你的时候,你也故意不理他,像没听见一样。
当你感觉到孩子已经完全体会到被不理不睬的滋味很难受时,再给予回应。
等到事情结束,问孩子没有被别人及时回应的感受?是不是很难过?等孩子意识到及时回应的重要性,下次就会对家长的呼叫进行及时的回应。
说话时有眼神的接触,不要隔空喊话
想叫孩子吃饭,隔着厨房、客厅,声音传过来,内容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走到孩子跟前,跟他有眼神接触,再告诉他要吃饭了,先准备一下,把手洗了。
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说话,孩子不仅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也更容易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感觉到你和他的对话很重要。
等孩子真的做出离开电视去洗手吃饭的动作时,妈妈要顺势摸摸他的头,以示赞扬,等他洗了手,要夸奖他。这种方式会使接下来的进餐变得非常融洽。
和孩子肩并肩,而不是面对面
除了眼神接触,说话时的姿势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我们谈话内容的接受度。如果我们只是面对面站在孩子面前,居高临下地和他说话,孩子会有一种被命令的感觉,如果家长的态度再严厉一点,那不管家长说什么,孩子都会有抵触情绪,很可能我们说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
所以和孩子说话,最好蹲下来,或者和他肩并肩地坐着。
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我们更能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处境。试想一下,我们牵着孩子在热闹的街上走,大人兴高采烈,可看一眼孩子,会发现他们表现出惊恐、不安、害怕或者抵触的表情。
大人和孩子看待同一条热闹的街景,视角不同产生的不同心境,大人身高的优势,会让他们看到漂亮的橱窗,而孩子看到的只是不停摆动的大人们的腿,就像身处巨人国的小人儿一样,有的只是压迫和恐惧。
所以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很重要,当我们跟孩子提要求时,不妨也这样做,这样便于我们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观察事物,更容易理解他们当下的行为表现。
有时候我们费力和家人沟通,还因他们不配合而委屈发火,其实只需要一些好用的小技巧,就能让彼此的交流变得简单容易,沟通容易,才会拥有好心情,去当一个温柔的妈妈,一个可爱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