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男人的特殊位置
最帅白人明星和中国所谓最帅的明星
我记得最近我跟我朋友讨论的时候,他就提及了这个国外Asian Boss的街头访问,访问中国人对《尚气》的主角演员刘思慕的看法。我看了这个视频,里边儿的人就说演员应该选什么谢霆锋、古天乐、彭于晏。朋友问我有什么看法,我就说可惜他们没有访问我,如果问我的话,我就说找Ryan Gosling, 对,直接找一个外国人去演中国超人,因为中国人最讨厌中国人的民族特征,最喜欢外国人,特别是白人,其他人说找什么彭于晏,那跟找一个真真正正的外国人有什么区别呢。
至少Ryan Gosling有确实的蓝眼金发,中国人不喜欢黑眼黑发,他也有够女人化,中国人最喜欢像白人女人的男人了,有胡子的白人女人最好。我朋友听了我这个不好笑的玩笑,他当然没有笑了,我也没有笑,怎么说呢,我笑不出口,只不过有时候我有一个很不好的感觉,我就想,假如我是外国人的话,看见现在的情况,看见现在东亚审美的情况,我就肯定笑死了。
白人网络的留言:“亚洲女人的白恋症远远比白人或黑人的黄恋症普及。很多亚洲女人讨厌自己是亚洲人,她们认为混血宝宝是自动比纯血的亚洲宝宝可爱。亚洲女人看见不是亚洲人的男人就上。任何一个不是亚洲人的男人在亚洲待过都明白这一点。”
这留言只不过是一小撮,对于西方人,这早就已经是基本常识和日常话题了。这种话,我十几年前已经听过我以前的一些外国朋友亲口对我说了。
我同事以前在知乎说过,中国的审美必须改变,必须推广中国人的黄种人特征。当然留言就有人说,喂,你在外国待久了,你被外国思维洗脑了,你在学外国了,什么的。如果这样想的话,实在太愚蠢了,真的太愚蠢了。
首先,东亚男人在外国审美基本上没有存在。其次,审美就好像一个引擎一样,你安装在谁的身上,谁就跑得最快,就是那么简单。那依然如此,你只有一个引擎,为什么你不自己用呢?就好像粮食一样,你有食物,你不给自己的部落吃,给别人的吃。就好像衣服一样,你过冬,衣服你不给你的家人穿,你给陌生人穿。这是什么道理?
这篇文章给了一切你应该知道的原因,我们不是在学外国,我们不是被西方媒体洗了脑,我们在乎的是效果。
也许你一辈子被东亚媒体推广的垃圾思维轰炸到神志不清,所以你依然觉得东亚人特征是不可能是好看的。
“信心来自眼睛,所以总是从眯眼睛开始的。
“当你眯眼睛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都会变得与众不同。眯眼睛比起瞪大眼睛会让你看起来更自信,更具吸引力、且具有神秘感。”
美国著名摄影家Peter Hurley分享的这个摄影技巧并不是新奇的发现,其实整个国外娱乐界的明星早就已经这样做了,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见,他们拍照的时候第一时间就:
《银河护卫队》主角Chris Pratt:孩子变男人
加拿大演员模特Daniel di Tomasso:女性化变男性化
美国六十年代大男人演员Clint Eastwood:中年婆娘变大男人
好莱坞影帝Tom Cruise:小朋友变大人
为了得到更眯的眼睛,西方人甚至去做眼裂收缩手术
全世界,那个人种的眼睛最眯、最小呢?取笑东亚人眼睛小,可是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想要一双有神的汉子眼。
颧骨加大手术
留胡子就是为了想自己的脸儿看起来更大
颚骨加大手术
更多的颚骨加大手术
白人是整个世界至高无上的民族,他们谁都不需要放在眼里,他们只在乎真正最好的特征,结果他们就追逐了谁呢?
欧洲男人和东亚男人动态对比
就是你们!
美国超人,中国超人,汉人:北美漫画家把一切他们认为是最强壮的特征都统统都给了自己的超人,结果画了一个汉人
但是我们就应该相信白人是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民族,这是什么玩笑?荒谬,连白人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神话。
以前在知乎,我接过一封私信,对我说我们黄种人本身的吸引力就是没特别是白人那么好,说我们的范儿就是聪明用功。奇怪,因为在短短一百年前,非常异常的事儿就发生了。在西方媒体,最早牵涉到外国人的浪漫故事并不是围绕着东方女人、非洲人、或者其它欧洲人,而是东方男人。
早川雪洲:美国好莱坞第一名男神,日本人
“强奸,禁果,一切种族性爱的禁区 – 这把他变成电影巨星,而他最疯狂的粉丝就是白人女人“
“通婚,不同种族的结合,特别是东方男人和欧洲女人的性关系,这个可能性对欧裔美国男人的男性地位做成威胁,因此美国的欧华冲突的基础就转成了一个争取资源的斗争,这个资源就是欧裔女人。“ 《Perpetually Cool: The Many Lives of Anna May Wong (1905-1961)》
亚男从好莱坞第一人,到现在天下第一丑,那这一百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我看过一个吴彦祖的采访,他说:“我又不觉得我自己特别帅,尤其是因为我在美国长大,帅不是这个样子的,帅是Brad Pitt这种的,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个鬼佬或者鬼婆说我帅,所以没有这个印象在我脑海里,是回了亚洲以后才这样说的。”
那Brad Pitt这种到底是什么呢?
Brad Pitt,世界第一男人,他和一位普通的中国工人有什么分别呢?
Tyson Beckford,史上最成功的黑人模特,被黑人白人一致公认为天下最帅的黑人,他帅是因为他的黑人特征,还是他有亚洲人特征?对了,他外婆还是中国人。
年轻的Randy Orton经常会被列为WWE有史以来最帅的运动员,他当年每一次出场,整个场馆的所有女性都大声尖叫,他跟一位普通的韩国大哥有什么区别呢?
澳洲名模Jordan Barrett,近年的万人迷,无数欧美少女的梦想情人,他和一位普通的蒙古大哥有什么不同呢?
Taylor Lautner,北美少年大明星,爱情小说改编《Twilight》的主角,2010年“最性感的男人“第二名,他跟中国街头上的一个普通小伙有什么分别呢?
到底是这些亚洲人恰好长得像这些明星,还是他们长得像亚洲人呢?好好看清楚,到底谁在模仿谁呢?左边的在外国的西方人社会里,万中挑一,但是在我们的地盘儿呢,无处不在,估计你身边也有不少认识的人是具有这些特征,估计你今天回家的时候也遇到过有这种面孔的路人,可能你去照镜子的时候也会看见一张差不多的脸儿,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东亚人的特征,是我们的民族特征,一直以来都是。
这一百年,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东亚男人依然是最帅的男人,只不过你们每一个都放弃了自己的黄种人面孔,把自己应有的地位奉献了给外国人。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东亚男人失去了地位”,这就是原因了。
几个月前,我去德国出差,跟一些朋友聚会。其中一个朋友,上年认识的,很漂亮的爱尔兰姑娘,她带我去观光。我就想起了我和她的一段对话:
“最近公司出现了一位助手,我很久没遇过那么帅的哥哥了,应该是新人,他一直盯着我,结果我要跟他说了几句话,但是我又没什么东西好说。““听起来好像是新目标。““你呀,我不是每一个好看的男人都去追的,可能除了你吧。““对吗?我还以为你觉得我长得奇怪。““你长得不奇怪,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我当时对你说过你非常美丽,现在我依然是这样想的。““这个我知道。““我真的觉得你很酷,只不过你知道吗,对我来说,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其他种族的人,特别是亚洲人,所以有点儿出乎意料。有时候我真的在想,如果你长得像一个典型中国男人一样的话,不知道我对你的反应会变成怎么样了。““那你就肯定配不上了。 ““哈哈,我的妈呀,我不要我不要,真的不要!对不起,我不应该怎样说的,只不过有时候我想这个问题,我一直都不是这种只考虑外表的人,但是可能外表还是真的挺重要的,对吗?““在某种程度上吧,有时候很难说的。““嗯,怎么说呢,我只是很高兴你是这个样子,一点儿都不娘。对了,你知道巴哥犬是来自中国的吗?““不出奇。““听说它们额头的皱纹像一个中文字儿,当时只有中国的皇帝才可以拥有这种狗,然后好像在文艺复兴时期引入到欧洲这儿,一样都是皇帝皇后特有的。 ““这就适合你了,威尔士皇后。“(威尔士和鲸鱼在英文里是同音)“哈哈,我是认真的,我的意思是,这样说吧,我很习惯有中国东西在我床上,只不过如果你们在一起的话,中国就成大多数了,对我不好。““没关系,我吃了它们以后就平衡了。““哈哈哈哈,你什么狗都可以吃,我的你就不能吃。
奇怪吗?对一个典型中国男人说,他长得不像典型中国男人。我的面孔,105%东亚,结果成了例外,现在连外国人都以为东亚男人不是白人屌丝脸,就是这些儿不男不女的练习生。
我算是什么?根本不怎么样,我每一天在街头上都看见比我更强壮、更高大、更帅的汉子,可是分别呢,分别就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逃出这个完全对他们不起的东亚媒体和文化,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潜力,结果他们每一个不是完全放弃了自己,就是走错方向,把自己娘化,白费一切。
东亚汉子把自己丑化,毁灭自己的民族特征
韩国整容医生收藏的颚骨山:每一块颚骨就是等于又一个东亚人把自己的民族特征毁灭
东亚特征不是你们的敌人。真正有价值的是强壮特征,而强壮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东亚特征,这就是东亚男人的特殊位置。
如果我们能够恢复东亚男人的形象,重建强壮特征和东亚特征之间的联系,我们就可以反客为主,把现在情况完全倒转,西方媒体就马上变成东亚人的免费广告。然后他们只有两个选择,一,继续帮东亚人做免费广告,二,走相反方向,推广欧洲人特征,但是这已经不是我们的问题了。
第一:健康是吸引力的核心。东亚男人阳刚结实。
第二: 健康定夺基因的价值。东亚男人的基因生高大壮健的汉子。
第三:媒体带动人民的方向。东亚的读书文化早就已经证明了东亚人能刻苦耐劳,铁杵磨针,忽略一切去追求成功。如果东亚人愿意转移他们的精力去锻炼身体,追求健康和营养知识,他们在这方面一样会有成就。
第四:民族特征定夺民族地位。东亚特征才是所有人真正追求的特征。
第五:儿童媒体是大规模铭印。东亚艺术恢复自己的面孔,重新教育下一代。
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自己
黑发黑眼的东方汉子,是时候站起来了。
小弟想说的就只有那么多,下一期我会解释东亚女性的范围,再见。
参考文献
Apicella CL, Little AC, Marlowe FW. Facial averag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in an isolated population of hunter-gatherers. Perception. 2007;36(12):1813-20.Sarwer DB, Grossbart TA, Didie ER. Beauty and society. Semin Cutan Med Surg. 2003;22(2):79-92.Little, A. C., & Mannion, H. (2006). Viewing attractive or unattractive same-sex individuals changes self-rated attractiveness and face preferences in women. Animal Behaviour, 72(5), 981-987.Rhodes, Gillian. (2006).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Facial Beau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199-226. 10.1146/annurev.psych.57.102904.190208.Delaney EK, Hoekstra HE. Sexual imprinting and speciation between two Peromyscus species. Evolution. 2018;72(2):274-287.Arcaro MJ, Schade PF, Vincent JL, Ponce CR, Livingstone MS. Seeing faces is necessary for face-domain formation. Nat Neurosci. 2017;20(10):1404-1412.Gandhi TK, Singh AK, Swami P, Ganesh S, Sinha P. Emergence of categorical face perception after extended early-onset blindnes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7;114(23):6139-6143.Langlois, J. H., Ritter, J. M., Roggman, L. A., & Vaughn, L. S. (1991). Facial diversity and infant preferences for attractive fac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1), 79-84.Langlois, J.H., Roggman, L.A., Casey, R.J., Ritter, J.M., Rieser-Danner, L.A., & Jenkins, V.Y. (1987). Infant Preferences for Attractive Faces: Rudiments of a Stereotype?Rhodes G, Geddes K, Jeffery L, Dziurawiec S, Clark A. Are average and symmetric faces attractive to infants? Discrimination and looking preferences. Perception. 2002;31(3):315-21.Quinn PC, Kelly DJ, Lee K, Pascalis O, Slater AM. Preference for attractive faces in human infants extends beyond conspecifics. Dev Sci. 2008;11(1):76-83.Elias PM, Williams ML. Basis for the gain and subsequent dilution of epidermal pigmentation during human evolution: The barrier and metabolic conservation hypotheses revisited. Am J Phys Anthropol. 2016;161(2):189-207.Gunathilake R, Schurer NY, Shoo BA, et al. pH-regulated mechanisms account for pigment-type differences in epidermal barrier function. J Invest Dermatol. 2009;129(7):1719-29.Wacker M, Holick MF. Sunlight and Vitamin D: A global perspective for health. Dermatoendocrinol. 2013;5(1):51-108.Noordam R, Gunn DA, Tomlin CC, et al. Cortisol serum levels in familial longevity and perceived age: the Leiden longevity stud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2;37(10):1669-75.Han SS, Kim KW, Kim KI, et al. Lean mass index: a better predictor of mortality than body mass index in elderly Asians. J Am Geriatr Soc. 2010;58(2):312-7.Prado CM, Purcell SA, Alish C, et al. Implications of low muscle mass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care: a narrative review. Ann Med. 2018;50(8):675-693.Cooper, Philip & Maurer, Daphne. (2008).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experience on perceptions of attractiveness. Perception. 37. 1216-26. 10.1068/p5865.Anzures G, Mondloch CJ, Lackner C. Face adaptation and attractiveness aftereffects in 8-year-olds and adults. Child Dev. 2009;80(1):178-91.Principe CP, Langlois JH. SHIFTING THE PROTOTYPE: EXPERIENCE WITH FACES INFLUENCES AFFECTIVE AND ATTRACTIVENESS PREFERENCES. Soc Cogn. 2012;30(1):109-120.Fisman, R., Iyengar, S.R., Kamenica, E., & Simonson, I. (2008). Racial Preferences in Dating.Chen H, Russell R, Nakayama K, Livingstone M. Crossing the 'uncanny valley': adaptation to cartoon faces can influence perception of human faces. Perception. 2010;39(3):378-86.李慧敏. 中国婴幼儿儿童电视节目视听对策研究. 人民网--北方传媒研究. 2007.Thiruchselvam R, Harper J, Homer AL. Beauty is in the belief of the beholder: cognitive influences on the neural response to facial attractiveness.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16;11(12):1999-2008.郑晨烨,王静梅,胡佳,王一逸,郑娴,张莹,卢英俊.面部空间特征关系对真人与卡通面孔吸引力影响的ERP发展性研究.心理学进展,2015,5(12):816-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