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运动玩家#
鄱阳湖,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是传统的“鱼米之乡”,湖内盛产各种“河鲜”。湖里有大量的渔业资源,给了很多人的就业机会,成为渔民以捕鱼为生。
过去几十年,由于无序滥捕,疏于管理,再加上干旱缺水等原因,使得鄱阳湖的渔业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地衰退。不要说我们无鱼可钓,渔民都差不多到了无鱼可捕的地步,所捕的鱼越来越小。据统计,近20年来,湖里的鱼类资源大幅减少了36种可捕资源。
了解鄱阳湖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
鄱阳湖主要由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等水源供给,自南向北在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附近汇入长江。鄱阳湖承载着5河通长江的任务,被称称为“集水盆”,是五河入江的“中转站”,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
年内季节性和年际间差异性的水位落差的巨大变幅依然不变,年内变幅在9.59~15.36米,年际间最大变幅达16.69米。在一年中水位与湖面积变化很大,如1976年洪水期星子水位21米,湖面积约3841平方公里,容积约260亿立方米;枯水期星子水位16米,湖面积约526平方公里,容量约仅9亿立方米。
“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是鄱阳湖的自然地理特征。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渔业资源的变迁
鄱阳湖渔业资源丰富,据统计湖内有鱼类100余种,以鲤鱼为主,其次为青鱼、草鱼、鲢鱼、鱅鱼,贝、螺产量也较丰。
20世纪50年代以来,鄱阳湖取代了洞庭湖而为中国最大淡水湖。为中国淡水渔业主要基地之一,称之为中国的鱼仓。鱼类达90余种(有说100多种),以鲤、鳙、鲫、鳊、鳜、鲶、鲭等较多,以鲥、银鱼著名。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渔业资源可以说取之不尽,渔民的收入可观,即使是90年代里,渔民每天的捕鱼量依然可达到到100~200公斤的渔获,经常能捕到40斤重的鲤鱼,有时还能捕到70多斤重的青鱼和170多斤重的鳡鱼。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捕鱼工具的先进化,捕鱼大军的壮大,可以说进入到了无序的捕鱼阶段。导致湖里的鱼越来越少,造成无鱼可捕,渔民的捕捞成本越来越高。
以前在湖里经常能见到鲷鱼、鲥鱼、黄尾鱼、河豚等珍稀鱼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现在呢?在2016年的资源调查显示,鲥鱼、河鲀、黄尾鱼已经从常见的鱼类中消失了,野生物种更是濒临灭绝。(几乎每年都有鄱阳湖渔业资源的调查报告出来,大家可以去查询,目前引用2016年的报告)。我们钓鱼人感受最深的是无鱼可钓,经常空军。
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
1、滥捕
滥捕是首祸。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捕鱼工具的不断的先进化,鱼网孔眼越来越小,再加上各种电、毒、炸、地笼等横行,而且管理又不力,是导致渔业资源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2、干旱因素
据统计,鄱阳湖的入湖流量减少、出湖流量增加、湖区降水减少、蒸散增加对本世纪干旱事件的贡献分别为45%、24%、23%、8%。入湖流量减少是由于鄱阳湖流域地区的降水减少和蒸散增加,以及流域内水库调蓄等人类活动因素。出湖流量增加则归结于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减弱。这些也是影响渔业资源的原因。
3、人为因素
人为采沙、人为截留和长江水库群的人为的运用,也是加剧鄱阳湖枯水的主要因素。过于滥挖采河沙,导致河床的改变;随意的截流,引起流量的变化不定,造成鄱阳湖干旱期缺水,湖面大面积的缩小,河床裸露,也是渔业资源减少的原因之一。
对于近10年来鄱阳湖屡屡“见底”的新闻报道,虽然气候变是主因,但是不、能忽略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注入鄱阳湖入水的5条河流,它们的河水被沿岸工农业生产大量截流占用,导致注入鄱阳湖水量减少;湖区内大量挖沙导致湖面下沉等。所以,违法采砂、水利设施截流等人为因素,加剧了鄱阳湖枯水期的旱情,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
写到最后
鄱阳湖,由中国的“鱼仓”到现在的状况,几乎到了无鱼可捕无鱼可钓的地步,值得我们深思。在天然水域里的鱼本来应该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服务于人,但由于滥捕,电鱼、毒鱼和各种绝户网、地笼等的存在,使得湖内的鱼大幅减少,接近枯竭。
随着长江10年禁渔的开始,鄱阳湖作为长江的主要水源,也列入禁渔之中。经过渔民退捕,各种禁钓措施出台,在10年后,还能不能还鄱阳湖“渔米之乡”的称号呢?能不能再次恢复为中国“鱼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建议:作为一个钓鱼人,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如有不同观点或作者有误,可以在评论区里指正。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