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学科教学的方法之路)
在传统的观念中,往往把学习方法简单地理解为学科知识中的解题方法,所以当我们说教师往往只教了学生学科知识,但并没有教学生的学习方法时,教师都觉得委屈,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非常注意给学生讲解学习方法了。要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优秀的成绩,最直接的方法是掌握解题方法,毕竟成绩并不是靠心态赚来的,而是靠把一道一道的题做正确了才可能得分的。可是,题目是无穷无尽的,解题的方法也就千奇百怪了,要让学生掌握那么多的解题方法,这件事本身就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了,他在掌握解题方法时就会事半功倍;如果学生的学习方法错了,那他在掌握解题方法时就难免事倍功半了。要让学生乐于在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就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得与失,还得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所以,学法指导包括以学习为核心的三项工作,即解题方法的传授、学习方法的引领与学习过程的指导。
解题方法的传授,不管从责任意识,还是能力保障,对于学科教师来说都不是问题。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专职教练与业余选手之间的关系。学科教师在大学里接受过所教学科的专业训练,他们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的确有着自己的长处,而且也始终在提高自己的学科解题能力。对于解题方法,不同教师的专业境界不同,给出的解题方法也就不同了。当学科教师自己还沉浸在解一两道题的成就感之中时,那他也只能为学生就每道题提供一种方法;当学科教师能够轻松地驾驭学科知识时,他就会在教学中超越一道接着一道的题目,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类接着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或者提供更富指导意义的解题思路或者解题原则。
尽管人人都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但将学习方法与解题方法比较起来,后者更具有实效性,操作起来也更为具体。可是,学习方法并不会因为它比解题方法更抽象,就会变得比解题方法更不重要;也不会因为操作起来有难度,就可以成为不操作的理由。其实,当我们在批判教育中的“形式训练说”时,同时也把学习中那些共同的方法与能力挡在了教育的门外。比如记忆的方法与能力,它在各个学科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学科教师来说,既觉得培养这种学科通用的方法与能力既不是自己的责任,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自己是学科教师嘛。再比如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没有哪一个学科的学习离得开它们,但却几乎没有一位学科教师会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实,即使觉得这些方法与能力的确很重要,但限于自己的学科教学范围,更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也不会有教师在这个方面努力下去。
和学生谈论学习中的成就与挫折,教会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的短期成本与长期收益,指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就这样一些内容,可能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的事,对于自己这个科任教师来说,并没有必要去做这些事;而且,即使自己认为这些事情很重要并去做了,还有可能得罪班主任老师。可是,如果学科教师只为学生学习带来挫折,而不解释挫折的教育意义;只让学生承担短期的学习成本而不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支招,只盯着学生在学习上的缺位,却不理解学生在生活上面临的困境,这样的教学对学生会有教育意义吗?要让学生好好学习,前提得让学生好好生活,只要学习不要生活,此时的学习就变成了“劳动改造”;要让学生乐于在眼前付出学习成本,就得让学生对未来的收益有所期待,不然此时的学习就成了无穷无尽的偿债行为;要让学生愿意并敢于面对眼前的学习挫折,前提是要让他们明白这些挫折的教育意义,无缘无故地在学习中受苦受难,实在是没有接受的道理。由此可见,学习过程指导看起来离学生学习与学科教学都很远,但它却是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在学习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