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ky(年轻人)

东京银座索尼公园的入口,一座2.5米高的索尼WM-F5随身听模型分外显眼。这一诞生于1983年2月的产品是索尼第一款运动型防水随身听,它标志性的亮黄色外形在一片暗色建筑的衬托下十分跳跃,引来游...

东京银座索尼公园的入口,一座2.5米高的索尼WM-F5随身听模型分外显眼。这一诞生于1983年2月的产品是索尼第一款运动型防水随身听,它标志性的亮黄色外形在一片暗色建筑的衬托下十分跳跃,引来游人目光。

这也是索尼为纪念Walkman诞生40周年所举办的“#009 WALKMAN IN THE PARK”展览的一部分。

继续往前走,你还会看到一面挂满了大约230台历代Walkman产品的“Walkman Wall”,搜集了40个名人Walkman故事的“My Story,My Walkman”互动式展览,你甚至还能喝一杯周年限量特调,买一件同艺术家合作的纪念款T-Shirt带回家。

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

比起Walkman波澜壮阔的40年,这个纪念活动显得非常低调。它更像是索尼为Walkman粉丝举办的一场小型庆祝party,打着暗语“你懂就好”。

在中国,Walkman更多属于80后(以及一少部分90后)的回忆。因为对于很多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说,Walkman的鼎盛年代正好与他们的青春期错位。

这其中也包括我。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索粉,对Walkman的了解也很有限,然而当开始手动回顾过去Walkman的40年时,我渐渐发觉人们为这个产品乃至索尼着迷不是没有理由。想象着很多人在看到“For Music Lovers,By Music Lovers”的开机语时感到的兴奋感,竟然觉得没能躬逢盛事有些遗憾。

那很像几天前在《乐队的夏天》听到盘尼西林翻唱朴树《New Boy》时的感觉。让张亚东在节目里潸然落泪的,和现在Walkman 40周年人们所纪念的,其实是一种东西。

这篇文章将试图还原一些Walkman的简易史和冷知识,如果你还不了解Walkman,推荐你耐心读下去;如果你是忠实粉丝,也欢迎重温这段历史。

“Walkman”一词为索尼发明

关于Walkman名称的由来,最初其实经历了一番讨论。

Sony原本打算把自家随身听产品取名为“Walky”,但这个名字已被东芝注册(当时爱华的随身听叫做“CassetteBoy”、松下的叫做“MiJocky”),加上索尼之前已经有一款供记者录音使用的名为“Pressman”(新闻人)的产品,所以最后索尼董事长盛田昭夫就想到了“Walkman”这个名字。

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

不过据说因为“Walkman”是日式英语,最初在海外市场推广时,索尼的海外销售公司纷纷表示强烈反对,因而Walkman在美国初次推广被称为“Soundabout”,在英国初次推广时叫做“Stowaway”,而在澳大利亚推出时则叫“Freestyle”。

盛田觉得这些名字都没有Walkman响亮,于是力主各个地区员工将名字改回Walkman(1980年11月开始全球统一)。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1986年“Walkman”被正式收录于《牛津大字典》,成为所有随身听的统称,也可见当时Walkman的风靡程度。

Walkman创造了“耳机文化”

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用在索尼身上也特别合适,那就是“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就听歌这件事来说,Walkman带来的变革意义是巨大的,它创造了耳机文化。

在Walkman问世之前,人们只能在家里或在汽车中用立体声录音机欣赏音乐。索尼公司的两位共同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共同创造了Walkman便携式立体声录音机的概念,开创了个人娱乐市场的先河。

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

世界上的第一台Walkman就是去掉了当时普通录音机的录音功能和扬声器,并配以立体声电路和立体声耳机后诞生的。

尽管很多人甚至是员工都对这一产品的市场前景持怀疑态度,但索尼在当时的宣传力度(比如推广“随时随地欣赏音乐”的概念、请名人明星做宣传)使Walkman迅速为广大年轻人所青睐,成为了当时一种新文化的标志。

耳机对于Walkman来说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据称随着Walkman个人立体声音响的不断开发,索尼另一个专门研究小组也在同时开发更轻便的耳机产品。和以前重量约为300到400克的耳机相比,新的耳机重量还不到50克。

在1979年3月,井深大就认识到要开发出重量极轻的耳机,并决定将它同Walkman相结合。因而世界上第一台Walkman TPS-L2就和型号为MDR-3L2的重量仅为45克的耳机一起问世了。

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

从那时起,索尼对耳机的开发一直在延续:1982年推出了入耳式耳机,1992年开发出了“鸡蛋型”耳机,1997年又推出了可搭在肩上感受音乐节奏的耳机。到1999年3月底,索尼共销售了4.72亿副耳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耳机制造商之一。

“Walkman现象”

1979年7月1日第一台Walkman TPS-L2诞生的时代背景是,公众场合和个人空间的界限仍然泾渭分明。

上文已经提到一点,在Walkman诞生以前,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只能是通过家里或汽车中的立体声录音机,也就是说只能在公共场合听音乐。

Walkman则使得听音乐能够成为一种私人享受。因此在当时开始有媒体和评论家觉得,Walkman的出现破坏了人们原本对神圣的宗教语言或是自然环境的聆听需要,是一种对利己享乐的推崇。

慢慢又有人开始批评Walkman有分裂性、反社会性的作用。他们认为Walkman允许个体在听觉上切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将可能使个体变得更加内向、自私,以及不能容忍他人和社会。

所以Walkman被认为具有潜在危险,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人们越来越个性化和四分五裂,并侵蚀公众的生活。

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

也许现在回看这些论调会觉得很可笑,但类似的讨论总会出现在有新科技产生的时候。

和“Walkman现象”类似的还有比它更早出现的、同为电子媒介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因为它们也鼓励大众消费个人化(只不过它们的口径是以家庭为单位),同样在普及阶段遭到了社会环境的反抗。

有趣的是,最初的TPS-L2是可以同时插两副耳机供两人听一部机器的,后来才慢慢演化成只设置一个耳机插孔。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特定历史文化时期,人们个人需求的一种表现。

经过漫长的时间,Walkman才帮助人们把收听这种行为归类至社会所能理解的私人活动。

苹果也是Walkman的“门徒”

这或许对于熟悉科技圈恩怨的你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上文提到的那句乔布斯的名言很可能是来自索尼对他的影响。乔布斯被媒体戏称是“索尼前第一粉丝”,他的另一句名言是“我们钦佩索尼,我们爱索尼,我们渴望成为索尼一样优秀的公司”。

这位苹果公司的灵魂人物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对索尼的敬佩。他在世时,曾经多次前往索尼工厂参观,盛田昭夫有次送给他一部Walkman作为礼物,乔布斯为之痴迷,并且将之拆卸来研究它是如何制作、打磨的。

苹果品牌运作模式的灵感就来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索尼。苹果前CEO约翰·斯卡利也说:“史蒂夫很希望做到像索尼那样。他不想学IBM,他想成为索尼。”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在进入2000年、数字化大潮之时,苹果在音乐播放器领域的成绩终于反超了索尼。

MP3格式,互联网音乐的兴起,开始前所未有地冲击着索尼20多年建立起来的产业链。在此之前,Walkman往往需要搭配使用磁带、CD等存储介质以及一次电池使用,尽管索尼在90年代推出了MiniDisc系统(即体积较CD小,但容量与CD接近且能反复读写的存储介质)作为对新变化的回应,但随着苹果iPod+iTunes组合拳的出击,新世纪之后很快取代了Walkman的地位。

年轻人,这儿有几个关于Walkman的故事

Walkman的遭遇终归还是让索粉们心疼。虽然后来在2004年索尼建立起了对标“iPod+iTunes”的网络音乐商店和相应设备,但由于推出时间点过晚,且Walkman坚守自家之ATRAC3文件格式,下滑的市占率终究还是没能挽救——这也被不少索粉认为是索尼对科技执着的表现,虽然输了商业,多少仍赚了情怀。

尽管现在,Walkman的品牌仍在延续,但我们明白,它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Walkman。它或许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至少它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从一而终。

就像知乎用户@Jeff说的那样:

Walkman在卡带时代、CD、MD时代的那些竞争对手,比如松下,夏普,都已经退出这个市场了;MP3时代的那些竞争对手,比如三星或者国产魅族等,也都早已退出这个市场了;甚至连MP3老大苹果iPod,也是几年更新一次iPod touch,其它机型几乎放弃了。音质最佳的iPod classic更是直接停产……只有索尼还留在这个市场里,你觉得索尼还指望这个行业能赚大钱么?不是,他真的只是在为那些热爱音乐的人设计产品。

会有人问,“Walkman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里用那句诗回答很合适: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参考资料:

《20年的巨变 回顾SONY Walkman的历史》

《回味Walkman:人性和科技的双面原声带》

  • 发表于 2022-12-22 21:02:00
  • 阅读 ( 178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李洋
李洋

413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