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要提质增效了!
省教育厅昨天发布
《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
官网截图
几个看点
✔
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统一参加课后服务,也不得无故拒绝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坚决防止“一刀切”。
✔
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开展课后服务要本着审慎从严原则把握,坚决纠正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课后服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
课后服务有两项基本服务: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
✔
课后服务学校加强课业答疑辅导,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假、寒假托管服务,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不过,假期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
✔
鼓励各地通过“调休”“AB岗”“时间银行”等举措,落实弹性工作制。
简而言之
学校课后服务不能连作业也没完成
也不能只做作业
为什么课后服务要提质增效?
省教育厅坦承,部分地区和学校还存在课后服务形式比较单一,菜单式、个性化服务开展不足,管理模式较为僵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情况。
省教育厅说,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决策部署重要举措,各地要深刻认识课后服务对进一步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促进学生更好回归校园、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推进“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意义。
课后服务要怎么升级?
//
关于规范管理
01
不得强制学生参加
也不得无故拒绝学生参加
课后服务要坚持学生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统一参加课后服务,也不得无故拒绝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同时要通过提升质量吸引学生参加,坚决防止“一刀切”。
要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学生课后服务需求。
坚持公益惠民原则,各地要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加快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课后服务费用。
02
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课后服务要
审慎从严
在课后服务时间上,继续推行课后服务“5 2”模式,即学校每周工作日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初中学校工作日晚自习制度,晚自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课时。
湖里实验中学初三年部分学生参加晚自习
(资料图 摄影:卢琛)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有呼声说,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也要课后服务,不过,《指导意见》指出: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开展课后服务要本着审慎从严原则把握,确有必要探索开展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审核学校实施方案,服务项目与内容限定在“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兴趣特长培养”,时长要科学合理,坚决纠正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课后服务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03
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的选课机智
在课后服务流程方面,是这样的:
省教育厅表示,鼓励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做好课后服务组织管理工作,对于参选学生较多的课后服务课程,要建立公开、透明、公平的选课机制。
//
关于课后服务形式与内容
01
课后服务要完成作业
《指导意见》指出,学校加强课业答疑辅导,即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辅导,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
此外,还要面向学生开展答疑解惑,坚持因材施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02
城区学校要“2 3”
课后服务不仅要完成作业,还要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拓展服务,增强吸引力。
《指导意见》说,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工作日“2 N”课后服务模式,其中——
✔ “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
✔ “N”即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拓展服务。
到2022年秋季开学,城区实现“2 3” 课后服务模式的学校达80%以上,其中——
✔“2”即作业辅导和体育活动2项基本服务;
✔ “3项拓展服务”指的是从科普、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项目中挑选三项。
03
鼓励学校保障学生吃好、休息好
省教育厅表示,鼓励各地统筹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可打破城乡、校际、年级、班级界限开展课后拓展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支持有条件的学校通过自办食堂、委托具备资质企业集中配餐、改造教学活动场所设施等方式为学生中午在校午餐午休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学生吃好、休息好。
04
鼓励有条件学校承担寒暑假托管服务
假期托管以看护为主
《指导意见》指出,要开展假期托管服务,但是,不一定是学校自己办——各地可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寒假、暑假托管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假、寒假托管服务,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
不过,《指导意见》指出,要合理安排假期服务内容,假期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科学设置服务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充分享受假期生活,同时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
05
鼓励教师开展
免费在线答疑与互动交流服务
做优线上学习服务。各地要用好用足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https://www.smartedu.cn/)和省级平台(https://smart.fjsjyt.cn/#/)。
福建省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截图
鼓励各地各校依托相关平台积极探索组织名优教师开展免费在线答疑与互动交流服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关于课后服务资源
01
以本校教师为主承担
省教育厅指出,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为主承担。鼓励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聘请退休教师、志愿者、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如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及文艺、体育专业人士、科技工作者等一起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应加快建立健全参与课后服务教职人员、志愿者的培训机制,整合科研、教研、师训等专业力量,统筹开展课后服务活动设计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
此外,学校要充分挖掘教职工的优势、兴趣和特长,为教职工提升课后服务能力创设条件和平台,支持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
02
整合当地资源开展课后服务
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由行政部门、学校、公益机构及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协调发展的课后服务体系。积极协调各级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整合社区活动场所、校外活动中心、妇儿活动中心等场地设施支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满足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需求。
此外,各地各校可充分利用当地科普教育、文化旅游、历史文物、体育艺术、红色教育、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等方面寓教于乐的优质资源开展课后服务,丰富课后服务优质教育资源清单。
03
可规范引入培训机构
课后服务可以规范引入第三方机构,即培训机构,具体这样做:
各地可依法科学设定准入条件,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需求组织遴选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或具备相应资质、行为规范、无违法违规记录的社会组织等,参与课后服务,形成“白名单”供有需要的学校选用,并建立健全动态评估退出机制,强化第三方入校服务日常监管。
学校可结合学生发展需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在名单范围内选择相应的组织或机构,充实课后服务内容,但严禁开展学科类培训。
//
关于经费落实
01
严禁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财政、发改等部门,加大对课后服务财政补助力度,合理制订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完善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
同时,明确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标准,规范课后服务经费使用管理。严禁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得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或扩大范围收费,也不得通过代收费获取差价,截留、挪用或挤占课后服务资金。
02
通过“调休”“AB岗”“时间银行”等举措
落实教师弹性工作制
《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教师关爱保障。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建立合理的取酬机制,按规定及时调整绩效工资核定办法,足额发放教师参与课后服务补助。
健全激励机制,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鼓励各地通过“调休”“AB岗”“时间银行”等举措,落实弹性工作制,让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可适当灵活调配休息时间。
支持各地通过提供教师爱心家庭晚餐,开辟教师休息室、锻炼室等各种举措,为教师安心投入工作创设良好环境。
//
关于家校社
01
设置家长开放日
注重发挥学生家长和家长委员会在课后服务中的协助、沟通、监督等作用,鼓励学校通过设置课后服务家长开放日、聘请家长担任课后服务督导员、组织热心家长参加志愿活动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不断提升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
02
课后服务要作为学校考评重要内容
省级将适时开展专项督导,对各市、县(区)及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监管机制,将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建立学生和家长广泛参与的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及时调整优化课后服务方案,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来源:厦门招考
编辑、制作:潘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