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秀云
最近看到推磨的小视频,那是一家怀旧的“乡村记忆”小屋的摆设,一男一女弯腰用力推得石磨快速转动。
对于推磨,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在我记事那时起就知道这个事情!只不过,不同的是我家推的是做豆腐的石蘑。
家住城中村的我,儿时就看到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的做豆腐,非常辛苦。特别是那个石磨,很重很重,每做一个豆磨(10斤黄豆出30斤豆腐),父母轮换推磨,因为太重,一个人不能独立完成。那时只觉的好玩、好奇,也曾经偷偷的试过,想帮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但是,才几岁的我,根本够不到推磨的把手,只好放弃。
每天做好豆腐,父亲就推着手推车,带着“邦子”和捶上街。随着“邦邦”的声音,人们知道有卖豆腐的来了,走出门来,或用现金买,或者直接用豆子换。一般到中午,一个豆腐就卖完了,然后父亲推着车回家。
父母在村里口碑很好,热情好客,助人为乐。每年过春节是做豆腐最忙的时候,因为家家户户都需要做豆腐。同时这也是父母最累、最不挣钱的时候。
因为,日常代加工,做一个豆腐只收费三元钱,去了煤钱和材料钱,基本挣不多少。
春节前,都是乡邻和亲戚们带豆子来加工豆腐。父母收费有个规矩,邻居不收钱,亲戚不收钱,朋友不收钱,老人不收钱,本家不收钱。所以忙活几乎一个月,最后挣不几个钱。每次因为这事,大哥大姐会和父母吵架拌嘴,“赔本赚呟喝”成了大哥的口头禅。
这样的生活陪伴我初中毕业。
后来,父母年龄也大了,渐渐的放弃了这个手艺!
我算了算,父母前前后后做豆腐,做了20年,虽然收入微薄,但是在那个年代,仍然能维持着一家人的零花开销。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