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是一座城市最质朴的记忆,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本色的符号之一。俗话说,南米北面,作为东北代表城市,辽宁将面粉这种食材在食物中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各类包子馒头,到油炸食物裹上的那一层面衣,都诉说着北方人对面食的热爱。
辽宁的一角,有一座城市的居民也用自身独特的方式,在案板上书写着本地面食的篇章。他们将肥瘦均衡的肉糜,混合各种清甜脆爽的蔬菜,一起包入一块精致小巧的面饼之中,就成为了每个忙碌的海城人清晨或午夜充饥饱腹的特色美食——牛庄馅饼。随着时光轮转,牛庄馅饼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仍然留存在海城人的集市口和餐桌前,久而久之,这烙在锅上滋滋作响的馅饼,也烙印在了每一个海城人的心中。
牛庄馅饼,源自清朝光绪年间。据牛庄镇志记载,上世纪初的牛庄是一处港口要塞,繁华的港口催生出最热闹的美食,当时的集市就是最好的体现。牛庄人高福臣当时在集市上开了一家饭馆,售卖各种面食,他不但做生意诚信,而且手艺好,做的馅饼色香味俱佳,人们都爱吃。再加上当时的牛庄镇是关内到关外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的港口镇,往来人口特别多,所以生意特别红火。这就是高晓山馅饼的前身。
而说到高晓山馅饼,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百年来的传承。中国人始终敬佩手艺,信仰手艺,是因为人们知道,这份手艺来之不易,需要几代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磨练,方可传承下去。
高富臣的儿子高晓山从小跟随父亲做饼,6岁学习面案手艺,19岁独立开饭馆,他大胆改变馅饼传统做法,将原来的矾泡面改为水面,使面衣更加劲道有嚼劲,也能包裹住更多的内陷,一口要下来油脂充沛,肉香四溢。他又细致研究了馅的用料和配比,使馅饼外焦里嫩,皮薄馅大,馅香不腻,被人们称为高晓山馅。解放以后,高晓山参加了供销社,在职工食堂上灶,后来又到镇政府机关食堂。他做的馅饼曾招待过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不少外宾也尝过,一致给予好评。高晓山做了一辈子的馅饼,也研究了一辈子馅饼,留下的不仅有食客的一声声夸赞,更有能做出美味馅饼的经典技术,他把技术传给了后代,被誉为“牛庄馅饼一代宗师”。
高伟是高晓山馅饼第四代传人,高晓山的长孙。作为土生土长的牛庄人,高伟从儿时起,就对牛庄馅饼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他的曾祖父高富臣、祖父高晓山以及叔叔都是厨师,从小在祖父身边长大,对于做馅饼很感兴趣,连玩泥巴都是在做馅饼。高伟像爷爷一样,不喜模式化的重复操作,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思考。他做馅饼不只是做,而是边做边琢磨。从和面、配馅、包制到烙,每一个环节都认真研究。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求知、探索的精神,牛庄馅饼才得以迎来进一步发展。
1987年,高伟接手饭店,挂出了高晓山馅饼店的招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辽宁省内开设了多家分店。然而,他不满足于此,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认为,相比多少家店铺,多少单生意,更重要的是独一无二的做馅饼技术。于是,他紧接着又办起了高晓山馅饼技术培训学校,将做饼秘方倾囊相授,致力于将牛庄馅饼的味道发扬天下。随后,他又申请了高晓山风味馅饼的专利,注册了商标,经他的不断推广,牛庄高晓山馅饼被辽宁省商业局、辽宁省烹饪协会评为辽宁名点、辽宁省知名风味食品,随后被评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老字号名牌产品。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晓山又成立起海城市高晓山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将牛庄馅饼做成速冻版面向全国销售。经此一举,牛庄馅饼的香气逐渐飘散到了全国千家万户的厨房中,成为海城市最独特的一张“城市名片”。
高晓山馅饼的第五代传人高震宇,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馅饼的面、馅的调制以及火候的掌握程度了然于心,2011年大学毕业以后,高震宇毅然绝对回到家乡,继承和发展高晓山馅饼品牌,将这本“香气之书”继续抒写下去。
牛庄馅饼能够在辽宁地区备受欢迎,绝非因为它是普通百姓渴望而不可及珍馐美味,恰恰相反,它是每个人都能吃、爱吃、吃得上的大众美食,也正因如此,牛庄馅饼能够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更替,跨越漫漫时空长河,留存至今。
如今的高晓山馅饼,已经被冠上了“城市符号”、“非遗美食”等称号,然而在海城人心中,它始终是饥肠辘辘时,把胃填满的第一选择,是感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