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概述
脾俞首见于《灵枢●背腧》。因其位居背部,内应于脾,为脾脏之精输注背部之处,是诊治脾病之重要腧穴,故名脾俞。别名十一焦之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经之气所注背俞穴,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中焦虚寒及脾不统血诸疾之常用穴,临床多施以补法,宜灸。
▲【定位】:在第11胸椎棘突下,后背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法】:于在第11胸椎棘突下所作水平线与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平行直线交点处取之。
▲【主治】: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背痛等。
功能作用
一、补脾温中,益气养血
脾俞为脾脏精气输注之处,故补之或灸之能补脾气,温中阳,益气养血,凡脾胃虚弱,中阳不足,气血亏虚所致诸疾,皆可治之。
如临床常与中脘、足三里、太白、天枢相配益气健脾,升清止泻,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清气不升之泄泻,兼中阳虚衰者,可加灸肾俞、神阙、关元以益火生土;兼肝木乘脾者,可加刺阳陵泉、太冲以抑木扶土。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浊气上逆之呕吐腹胀,常与中脘、足三里、公孙、内关相配以益气健脾,和中降逆。
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常灸中脘、章门、胃俞,刺公孙、内关以益气养血,补益脾胃。用于治疗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所致气血亏虚证,常与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相配,出现眩晕者,加刺百会、中脘、绝骨;心悸失眠者,加刺神门、内关;腹中绞痛者,加血海、公孙;便秘者,加照海、支沟、天枢;妇科病,加中极、关元。
二、健脾和胃化湿
脾主运化,为水之中流砥柱,凡水液代谢失常诸症,皆可从脾论治,而本穴内应于脾,刺之可理脾助运化,健脾和胃而化湿,凡脾虚水谷不化,湿邪困脾所致之疾,皆可治之。如用于治疗脾虚水失司化之水肿,常与阴陵泉、三阴交、中极相配以健运中州,化气行水,兼阳虚者,加灸关元、命门以益火之源;湿盛者,加水分、丰隆以渗湿利水。
用于治疗脾失健运,湿聚成痰之痰饮证,常与阴陵泉、丰隆相配以健脾祛湿,化痰降浊,出现眩晕者,加刺中脘、印堂;咳喘者,加肺俞、太渊;呕吐者,加中脘、内关;多寐嗜卧者,加中脘、足三里;闭经带下者,加中极、三阴交;泄泻者,加上巨虚、天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