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频道
网络舆情存在自身演变的一定规律,其生成离不开舆论关注度的剧烈上升,社会注意力聚集有可能变成好事,也有可能变成坏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灾害、事故灾难、企业舆情等都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以下介绍“舆情八法”,为促进舆情化解提供参考。
疏导对冲。遇到大范围舆情,当事方需要针对网上负面压力进行信息发布、舆论引导,通过影响力相当的各类媒体平台,丰富媒体观点评论,释放更多积极正面、充分有力的信息进行疏导,还原更加全面真实的信息或观点,形成更丰富多元观点均衡的输出。疏导和对冲的办法,直接作用于舆论场,只要有真实全面的信息不断释放,就有利于发挥“隧道效应”,确保事态和舆论走向更加理性和有序,最终达到平稳事态和疏解舆情的目标。
“外科手术”。舆情发生后,需要在现实中能够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查找病因,对症下药,直击病灶。这种思路如同西医手术,能够在短时间解决舆情动因。但其大前提是需要合乎法律、道义和情理,否则刚性治理思维可能会激起更大的次生舆情和“副作用”。
责任切割。对于舆情中反映出来的存在严重人为责任的地方,一定要追查相关监管部门或人员责任,对于存在失职渎职、贪污腐败、违法犯罪及严重过失行为的要追究相应责任,避免管理失灵,决不能让局部的问题影响全局,也不能为个体或局部过错埋单。
现场控制。舆情的暴发,很多都有一个现实场景或场合,新闻照片、视频直播、电视画面或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救援或维护秩序的第一现场等,参与事件处置和新闻发布的领导干部、新闻发言人、新闻主播、记者、消防员、医生、警察等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士等,都要意识到特定新闻现场的社会注意力风口的镁光灯放大效应,务必做出符合当时场景和社会角色预期的言论、穿戴、表情、仪态和行动,维护好现场的正常秩序。
转移淡化。一般的社会注意力聚集和舆论热点停留周期不超过三天,重大事件可能会停留一周,只有少数舆情热点或特大舆情事件会停留超过一周或一个月。有时候,一些舆情热点不宜在社会注意力的高风险点停留太久,一旦有新的热点出来,有些舆情热点会自然地流动和转移,先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展示诚恳态度,通过科学的议程设置“化危为机”,顺应社会焦点的转移。
釜底抽薪。网上问题常常需要引导到线下来,在现实生活和矛盾中得以解决。釜底抽薪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采取措施消除导致事件失控、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或者在事件基本平息后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消除引发事件的主要矛盾。损失严重的突发公共事件,都或多或少与人的言行有关,有值得总结吸取教训的地方,即使突发公共事件也有加强预测预防之道。突发公共事件平息后,是否存在遗留问题,可作为是否有效进行釜底抽薪的判断依据之一。
引入第三方。第三方,可以是客观中立的第三方专业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专家、媒体、组织等。以往很多单位遇到舆情,有些举措和建议不便于直陈上级,往往需要邀请第三方。决策者需要在组织内外打破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和“寒蝉效应”,充分释放出组织活力。从管理学和传播心理学来说,第三方力量也往往是有效的。此外,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中,为了避嫌,也需要引入更高层级第三方参与调查、鉴定、评判等,方能促进舆情化解。
边界筑墙。面对各种风险隐患,避免人为造成的损失,很多组织部门都意识到要提前“约法三章”和建章立制,这就是我们说的边界筑墙。边界筑墙有时候是对内,有时候是对外。比如,为了保护环境,很多地方提前声明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划定了执法边界。此外,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管理部门出台了不少依法治网的政策,也是约法三章的有效举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总编辑、新媒体智库主任 刘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