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鼎”文化
在中国汉语中,“鼎”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在汉语甚至华夏文明中都有着有很重要的地位。从成语词典中搜索包含“鼎”字的成语就不下30个,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鼎足之势、鼎足而立、鼎力相助…说到“鼎”文化,跟夏朝开国铸造的代表华夏九洲的九个大鼎是分不开的,今天就跟大家一道了解一下有关“鼎”的典故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中华“鼎”文化。
关于铸造九鼎,《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孝武本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今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
九鼎既是天下的象征,得到九鼎便是得到天下,因此,从九鼎面世起,对于九鼎的争夺就从未停止过。虽然对于夏、商和西周,由于时间跨度长,缺乏史料记载,无从揣度,但是,由于九鼎的重要性,上古史中对于九鼎的争夺是完全可能想象的到的。东周开国后,由于周王室国势日渐衰弱,各诸侯对九鼎的觊觎之心就实在在在所难免了。今天我们一同了解一下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有关九鼎的几起历史事件。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 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这便于“问鼎中原”这个典故的来历。
《战国策》开篇东周策一《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章》就记载了秦要侵略周夺取九鼎的故事。周人颜率有谋略,先鼓动齐国帮助驱秦,答应把九鼎给齐国,齐国来要,颜率便问齐王走哪条路,结果都不合适,还说九鼎九个,一个要用九万人,九九八十一万人方全能拉走,颜率又说:“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从这里看九鼎真够重的,不过一定有夸张,但从这个文献看,九鼎一定很重,还是九个。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三年,他进了洛阳,他看着鼎上刻着的吉祥的图腾和文字,心中对中原文化无比神往,一心想要将这个鼎带回去。秦武王用尽全力举起了半尺,不料因为用力过猛,鼎掉下来,把他的胫骨砸断,晕了过去,当晚因为失血过多就这样去世了。秦武王是有名的大力士,因举鼎搭上了自己性命,可见当时的各路诸侯对九鼎是多么神往!
九鼎,作为中华文明的开端和里程碑,从铸成到遗失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风雨雨,到目前遗失已经2000多年。但是,由于九鼎在中国古代独特的历史地位,因此鼎历来得到国人垂爱甚至顶礼膜拜实属正常,可以说形成了独特的“鼎”文化。
古代王公大巨、商贾名流住宅大门前摆放各种各样的鼎来镇宅避邪,水器、酒器、炊具、餐具、香炉、饰品等取鼎形的就太多太多了,从各地、各历史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可见一斑。在中国,古往今来,研究、制作、品鉴鼎的传统从未中断过,早已形成关于“鼎”的独特文化,“鼎”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