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认同与人文交往价值独特,其中就包括半个世纪前的上海“小三线”建设。当年,上海大批工人知识分子在浙皖山区扎根建厂,如今这些都变成上海与支建地区的“感情纽带”。
近日,记者走近亲历小三线建设并故地重访的上海人,聆听这段仍然鲜活的故事。
地处黄山屯溪的小三线厂
投身“远方的家”
今天,提及安徽黄山,人们往往想到碧水青松、灰瓦粉墙,一派旖旎风光。但对68岁的上海人徐平来说,美不胜收的黄山也融进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周边紧张形势,上海不仅支援国家西部三线建设,也根据中央战略部署,在皖南、浙西山区构建一系列综合配套的后方工业基地,即小三线。从1965年选点筹建,到1988年调整结束,24年间小三线企业曾容纳7万余名职工及家属,他们投身“远方的家”,写就一段属于自己的辉煌。
老厂房里的宣传墙
徐平1975年到达黄山(当时还叫屯溪),“从黄浦江边滇池路的本厂,来到山沟里的小三线后方基地,环境落差确实很大”。
这家上海市红光材料厂,是一处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生产步枪弹、引信、压电陶瓷等。当时,水电尚未开通,徐平等百十来名上海产业工人开山挖路竖电线杆,连炸石炮眼都是自己一锤锤凿出来的。
屯溪红光材料厂
“那时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日子很苦,但最开心的是能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为国家做出紧缺产品来。不管是满足战备的军品,还是军转民后供应紧缺的自行车链条,活都干得非常漂亮。”徐平说,许多人也获得锻炼机会,不少小青工熟练操作机床,技术进步之快连留在上海的老师傅都夸赞不已。这里的车工工艺好,只需一点必要工具,用肉眼就能分辨一丝(相当于头发十分之一)左右的工差。当1987年工厂整体交接黄山地方,回沪的工人凭借过硬的技术,成为多家单位争抢的对象。
相隔百里“镜像”
对黄山等地而言,上海小三线厂的到来,也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徐平回忆:“我们建起自来水厂,不仅方便当地村民取用,同时招聘了大批当地人进厂。他们学会机械知识,养成上下班时间观念,形成产品质量意识,后来这些人又成为黄山本地经济建设的一把好手。”徐平介绍,1987年红光厂整体移交黄山后,留在当地的员工继续发挥着技术骨干的作用,不少人还走上领导岗位。
投身三线建设的年轻人
据黄山地方志等记载,在当时“扎根留心”的政策支持下,上海和安徽有关方面都把最好的资源供应给小三线的厂矿企业。来自上海的“好人好马好刀枪”,更把皖南山区的生活带入一个新阶段。
这些小三线工厂和上海本厂可谓相隔几百公里的“镜像”。通过老照片不难发现,当地人的穿衣打扮受到上海职工的很大影响,的确良衬衣、5寸口小脚裤从工厂流行到乡镇,还有很多年轻人学会了上海话。在更深层次的医疗卫生、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等方面,沪皖交流互动中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上海小三线八五钢厂门诊病史卡
对上海小三线人来说,他们缅怀那个充满信念的年代,而对当地百姓而言,那段历史也是心中抹不去的记忆。“有了小三线厂,才有了我们山区的现代化建设,生活才开始有了根本的变化。”因家里土地被征用而进入上海小三线厂工作的安徽人吴家祥感叹。一句朴实而真挚的话语,道出小三线在当地人心里的位置。“自从教我手艺的上海师傅回去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络,后来师傅不在了,我跟师傅的女儿还保持着联系……”
挖掘珍贵记忆
“前几年,我回到红光厂原址参观,发现昔日远离城镇四五公里的厂区,如今已变成黄山市中心。更让我欣慰的是,城市面貌大变样之际,工厂主体建筑还得到保留保护,让那段历史得以凝固。”在徐平看来,上海与皖南城市共谱的长三角一体化新篇中,小三线的历史、文化、精神很值得挖掘与传播——
上海人与当地人一起胼手胝足,在创建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建出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开拓者形象,既有北方人吃苦耐劳的豪放气概,又有南方人潇洒灵活的气质,并将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自成一格。这种闯劲与创新精神,对于今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仍然弥足珍贵。
如今,黄山正对红光厂等小三线厂开展保护性修缮,在保留独特历史肌理的同时,对工业遗存加以更新利用,“红光创意云谷”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聚焦红色研学、生态旅游及文创产业,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由红光厂工业遗存改造的红光创意云谷
同样位于黄山屯溪,向东厂改建的漫画谷,开出了创意之花。咖啡馆里,窗户是用当年工人生炉子用的蜂窝煤一块块垒起来的,大铁皮柜子是过去的工具箱,当年工厂的一片旧墙被保留下来,岁月旧迹与新时代书屋相互印证。一张上海人熟悉的棕绷床,置于三楼文化沙龙手工作业区,不仅平添视觉审美冲击,也增加了生活气息。门前墙上、老旧水泥电线杆子上,都保留或绘制着当年上海三线工厂的生活旧迹,这不仅让人怀旧,更与文化、阅读、艺术等交汇融合。
向东厂·漫画谷内,公益书馆
今天,越来越多上海人来到皖南康养度假,一些老人还安家落户,离不开小三线时期、知青时期对“第二故乡”的深情厚谊。“坐上杭黄高铁,2小时26分钟从上海虹桥到黄山北,从车库取到手机预订的电动车,40分钟后就能入住黄山脚下。”毫不夸张地说,黄山,上海人参与了过去、现在,也正参与未来。
续写合作华章
在当前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命题下,沪皖正从小三线等历史纽带汲取养分,做大共同发展的蛋糕。
上海社科院学者王泠一指出,沪皖产业合作经历过建国初大规模工业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区域合作等高潮,留下极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今天书写锦绣华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例如,解放头十年里,为支持安徽发展工业,也为上海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原料短缺、扩建缺地的瓶颈,仅1955年就有106家工厂、10万职工及家属由沪迁皖,至合肥、蚌埠、安庆、芜湖等地,使当地工业焕然一新。而内迁企业又因扎根江淮获得广阔发展天地,成为骨干企业、利税大户。
上海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图
王泠一认为,今后长三角的发展重点是城市,最有可能以“世界级城市群”形象来引领国内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得益于优秀的基础设施(包括以5G、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基建”),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打破了固有的距离概念,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像高铁让上海至黄山的行程从过去9小时缩短到2小时多,相当于把黄山‘搬’到杭州、无锡的位置,意味着城市协同发展不必受制于过去的物理空间距离,能从时间空间捷径上完成跨越。”王泠一指出,既然长三角在追求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自然要超越传统上偏向解决生产原料、劳动力短缺的产业合作,更聚焦创新合作、科技合作、人才合作,打造新的产业高地。
杭黄高铁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下,黄山已与上海杨浦区、奉贤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复旦—黄山高新区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上海数据交易所长三角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域见未来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恒将智慧科技园等一批项目正加速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