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最大的赢家可能就是吉祥物冰墩墩,这个穿着透明能量外套的圆滚滚熊猫成了社交硬通货,谁都想要一个冰墩墩,放出来的周边都会被秒空,要是你能抢到一只冰墩墩,你就是人群中最靓的仔,就连老外也无法抵抗冰墩墩的魅力,日本记着成了它的迷弟,买了一堆周边,还天天追着冰墩墩拍。摩纳哥亲王,为了让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拿到冰墩墩,也放下贵族矜持,直接开口请工作人员多送他一个冰墩墩
冰墩墩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如果你纵向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当初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就是熊猫盼盼,奥运福娃也有熊猫,其实很多人会说,熊猫已经审美疲劳了,有这么多先例在前,还能把熊猫设计出新意,如果跟其他奥运会吉祥物横向对比,那冰墩墩就更加优秀了,要知道,并非每一届吉祥物都这么受人欢迎,也有的吉祥物丑出天际,就像是从怪物片恐怖片走出来的一样,跟可爱完全不沾边。
比如说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法国格勒诺布尔奥运会上的舒斯,它是一个卡通画的滑雪者形象,融入了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并将身体弯曲成闪电,表现速度,这些元素都没有啥问题,主要是设计师给了它一双瞪大的眼睛和上扬的嘴角,有点“迷之微笑”的感觉,略显诡异,而且设计师没有考虑到这东西变换形态之后的观感,舒斯做成小挂件纪念品后,笑容变得更加魔性了,就像翻着白眼在傻笑,做成路边展牌就更加恐怖了,由于眼睛和嘴巴镂空,妥妥的大头怪张嘴要吃掉你,舒斯丑归丑,但它毕竟是开山之作,咱们要求也不能太高是吧,舒斯最大的意义就是,奥运会需要一个吉祥物,而且要用心设计,以免做成实物后太吓人,丢主办方的脸面。
之后的慕尼黑夏季奥运会上,德国推出了第一代官方吉祥物,以德国腊肠狗为设计原型的瓦尔迪,广受国内外好评,相关商品在全球卖出200万件,见证了瓦尔迪的成功后,其他的主办国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接下来数届夏奥、冬奥的吉祥物,基本上都是以本国特色动物为基础。
但是人都是有着逆反心理的,有些设计师就想:大家都弄动物,我也跟风,岂不是显得我没有水平?于是在1996年奥特兰大奥运时,美国设计师放飞自我,彻底抛开以动物为设计原型的思路,设计出了完全虚拟的吉祥物伊兹,伊兹就是一个穿着红色运动鞋,蓝色皮肤的不明生物,长着突出的大眼睛和大嘴,然后还有条小尾巴,诡异的造型、奇怪的配色,让人很难相信这玩意儿就是吉祥物,世界各国审美不一样,很多形象都是有人喜欢有人嫌,但是伊兹的丑是全球公认的,练美国人都忍不住,集体开喷,它的名字,izzy其实是英语What is it的谐音,翻译过来就是这是个啥玩意儿啊?因为在它被设计出来之后,每个看到它的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惊叹,《纽约时报》毫不客气的批评道:伊兹没有任何展现出一丁点亚特兰大和美国的特色,也没有什么内涵,单纯是一个怪胎。《华盛顿时报》把伊兹叫做“究极车祸现场”,《时代周刊》称其为“穿着诡异运动鞋的青蛙”
在伊兹翻车后,后面几届设计师就老实了不少,乖乖走动物路线,不求走红,但求免喷,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才又有设计师安耐不住,再次踏上天马行空路线。于是有了雅典娜和费沃斯这对兄妹。从名字上看,设计师是充分吸收了伊兹的教训,为了体现办国传统文化,采用了希腊神话中的两位神来命名,即智慧/战争女神以及音乐之神,设计师还找得了很冷门的代达拉式神像作为造型的基础,因为这种神像的历史比古希腊健美式雕塑更悠久,然后大家都不买账,一般人看了都会觉得真丑,雅典娜和费沃斯的形象很奇怪,有着一双超级大的脚板,手却小而短,脖子又做得特别长,除了设计师觉得这是人行,大家都没看出这是个人
如果说雅典娜的失败是众多因素造成的,勉强可以原谅,那伦敦奥运会的吉祥物文洛克,就完全没得洗了,纯粹是因为长得太丑而翻车,根据官方解释,文洛克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寓意,它的皮肤是银色,是融化的钢,象征着伦敦在工业革命的辉煌,它的一只眼睛是一台照相机,记录精彩的瞬间,头上挂着伦敦出租车的黄色灯光,代表这座城市的热情。但大家并不感兴趣,大家只想知道,到底是喝了多少假酒后设计出来的。这玩意儿没有嘴巴,没有表情,手还像钳子,看起来就冷冰冰的,还带点反派的邪恶气息。
看完这几个迷之生物,再看看我们的冰墩墩,是不是觉得它的可爱又多了几份,如果你幸运地买到了冰墩墩,那就赶紧抱一下,给自己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