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战役简介(抗美援朝五大战役简介)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联合国军”计划以侧后登录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到三十九度线附近,在朝鲜的蜂腰部建立新防线。为了粉碎敌人企图,中朝部队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了第五次战役。此役我军连...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联合国军”计划以侧后登录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到三十九度线附近,在朝鲜的蜂腰部建立新防线。为了粉碎敌人企图,中朝部队于1951年4月22日发起了第五次战役。此役我军连续奋战50天,歼敌8.2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抗美援朝运动战阶段结束,阵地战阶段开始。

2023022307404464.jpg

1951年4月初,“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计划从中朝人民军队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因与美国总统H.S.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有分歧而被撤销一切职务,由M.B.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4月中旬,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后续兵团集结,判断中朝人民军队可能于4月下旬或5月初发动攻势,遂决定以一部兵力继续在铁原、金化、金城地区保持进攻,其他方向暂时转入防御。

此时,“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为6个军(军团)共17个师又3个旅、1个团,计34万余人。第一线兵力为12个师另2个旅,第二线和后方兵力为5个师又1个旅及1个团。其部署:美军第1军位于临津江两岸及涟川以西地区,第9军位于涟川以东至华川地区,第10军和南朝鲜军第3、第1军团分别位于杨口、元通里、杆城地区。美军骑兵第1师(机械化师)、空降第187团及南朝鲜军第2师为预备队,分别配置于春川、水原、原州地区。南朝鲜军第2军团第8师位于大田。

2023022307404568.jpg

△第五次战役作战经过要图 1951.4.22-6.10 图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月中旬至4月初,第3、第19兵团和第47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相继入朝,国内部队抽调的12万补充兵(其中4万老兵)也已经全部到达,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整编。4月间,中朝两军兵力已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95万,包括77万作战部队)。其中志愿军第一线作战兵力,已有三个兵团十一个军三十三个师和三个地面炮兵师、一个高炮师,共54万8千余人,连同人民军第一线三个军团,前线作战兵力已近70万。虽然我军在数量上对敌具有绝对优势,但是我空军和坦克兵还无法参战,同时火力上仍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我军后勤供应状况仍未好转,只能保障最低限度的供应,不能满足作战的需求。同时,新入朝的部队尚无同美军作战的经验,敌情地形不熟,而且准备不足,这都使作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志愿军后续兵团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的指示,经与人民军商定, 实行战役分割与战术分割相结合、战役包围迂回与战术包围迂回相结合,在“联合国军”实施登陆之前发起第五次战役,消灭敌人几个师,挫败其登陆计划,夺回战场主动权。

2023022307404658.jpg

△志愿军某部首长在指挥战斗。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经50天奋战,毙伤俘敌8.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6.7万余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经过这次较量,“联合国军”对中朝人民军队的力量重新做出估计,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由于发起时间提前,准备比较仓促,战役歼敌目标企图过大,进攻纵深过远,我军亦付出相当代价,战斗减员达8.5万人(伤、亡、失踪)。敌我伤亡对比1:1.038。

 

战役第一阶段(1951年4月22日—4月29日)

2023022307404714.jpg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经过要图 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4月22日傍晚,中朝军队14个军沿着200多公里宽的战线同时开始进攻,几千门火炮齐发,第五次战役开始了。部队采取多钳合击的方式向前穿插,集中志愿军3个兵团共11个军及人民军1个军团于西线,在汶山里至春川间实施主要突击;以其中一部兵力从金化至加平劈开战役缺口,将“联合国军”东西割裂,使其不能互相增援。以人民军2个军团在东线牵制美军第2、第7师,使其不得西援。以志愿军3个军位于肃川、元山、平壤地区,人民军2个军团位于淮阳、沙里院地区,分别担任反登陆和反空降任务。

西线:第3兵团第12、第15、第60军在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指挥下从正面突击,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5个军从左翼、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指挥第63、第64、第65军以及人民军第1军团从右翼、左右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

东线:人民军第3、第5军团也随后向敌人发起进攻。

东西两线的中朝军队达成突破后,乘胜向后撤之敌猛攻,28日,“联合国军”主力撤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重新组织防御。美军骑兵第1师西调汉城,并于汉城东北西三面组成绵密的火制地带,妄图诱我攻城,给我以大量杀伤。中朝人民军队鉴于在汉城以北歼敌机会已失,同时战士自身携带粮食弹药基本用光,主力遂于29日停止进攻,结束第一阶段作战。在为时7天的第一阶段攻势中,全线推进了70至80公里,共歼敌2.3万人。

■经典之战:临津江战役

2023022307404750.jpg

△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在炮火掩护下,突破“联合国军”在临津江的防御。图源:中国军网

2023022307404822.jpg

△在临津江战役中,志愿军 “干掉”英军王牌格洛斯特营。图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63军军长傅崇碧出奇制胜,利用美军认为中国军队不敢白天行动的心理,将187师在大白天分多路隐蔽接近临津江,1951年4月22日晚一举突破了敌人严密设防的临津江,187师徐信师长亲自带着师主力561团,穿越15公里的崎岖山路,切断了掩护美军逃往汉城的英国第29旅与美3师的联系。英29旅主力虽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逃脱,可是其格罗斯特营被187师死死地围在雪马里地区。格罗斯特营是英国最著名的几支功勋部队之一,由于曾在19世纪远征埃及立过奇功,被授予在军帽上佩带两颗军徽的殊荣,也被称为“英国皇家双徽营”。“孤胆英雄”刘光子在雪马里围歼战中,一人俘获63个英国人,创造了志愿军中抓俘虏最多的单项记录。

为了解救身陷危局的格罗斯特营,李奇微亲自赶往朝鲜战场命令美3师 “必须救出格罗斯特营。” 然而第63军187师巧妙利用地形,在“5Y”路成功阻止英军、菲律宾军队步坦联合救援部队,美军的救援最终成了一场姿态表演。4月25日中午,整个格罗斯特营4个步兵连、2个炮兵连、一个中型坦克连被志愿军全歼,营长被俘,1,000余人只逃掉了39人。英国军队从此失去了“皇家陆军双徽营”这支功勋部队,第29旅惨遭重创,减员50%以上,彻底失去战斗力。美国人见死不救的行为让英国人怒火万丈,也让李奇微尴尬无比。

 

战役第二阶段(1951年5月16日—5月21日)

2023022307404940.jpg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经过要图 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第一阶段攻势结束后,整个战线呈西南向东北斜线态势。鉴于美军大都集中到西线,东线由南朝鲜军的6个师防守。中朝军队决定将主力东移,继续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使其难以抽出兵力实施侧后登陆,争取先消灭东线的南朝鲜军以孤立美军。5月16日晚,中朝军队共13个军,其中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4个军团发起第二阶段进攻。西线的第19兵团佯攻汉城,以吸引美军主力。中线的第3兵团实行中央突破,切断了敌东西线联络。担任主攻的第9兵团和人民军3个军团在东线开始分割包围南朝鲜军。由于采用了傍晚突破,夜间向纵深穿插,天明实现合围的方式,加上攻击部队十分勇敢,脆弱的南朝鲜军迅速崩溃。中朝两军于18日切断了南朝鲜军4个师的后路,被围的南朝鲜军丢弃重装备分散逃入深山。中朝军队虽然缴获了敌4个师的装备,却由于东线山高林密,一时搜剿不易,只歼敌1.7万人。至21日,中朝军队在东线推进了50至60公里,由于粮弹接济不上,不得不停下等待补充,美军和南朝鲜军各1个师以摩托化行军,迅速堵塞了缺口。中朝军队决定春季攻势到此结束,将主力移至“三八线”以北休整。

■经典之战:县里围歼战

2023022307404976.jpg

△志愿军强渡昭阳江。图源:中国军网

2023022307405054.jpg

△县里围歼战战场。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担负县里地区作战主要突击任务的志愿军第9兵团,1951年5月16日18时,志愿军和人民军各部按预定作战计划,采取两翼迂回、多路切断、层层包围战法,向县里地区南朝鲜军发起猛烈突击。志愿军第9兵团突破南朝鲜军防御后,第20军于16日24时在九万里以东宽15千米的地段上强渡昭阳江,攻占富坪里一带南朝鲜军第7师第8团阵地。该军第60师迅速向南朝鲜军纵深勇猛穿插,至17日7时前进25千米,按时抢占后坪里、五马峙、美山里、旺盛谷地区,歼敌500余人,切断县里地区南朝鲜军第3、第9师南撤退路;第27军突破南朝鲜军防御后,于17日3时进占桃水庵、美也洞、院巨里一线,一部攻占于论里附近地区。担任迂回任务的第81师不惜伤亡,于17日5时突入南朝鲜军纵深28千米,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切断县里地区南朝鲜军西南退路,并会同第60师在上南里地区将南朝鲜军第5、第7师击溃,全歼其5个营3000余人,缴获大量装备。人民军第5军团于17日午前占领县里东南镇东里、芳台山等要点,切断南朝鲜军东南退路,与志愿军第20军对县里之敌形成合围。志愿军第12军突破后,主力于三巨里歼南朝鲜军第5师一部,继在自隐里北侧与美军第2师及法国营展开激战,歼美军第2师2个营及法国营大部。

战至19日,将南朝鲜军第3、第9师大部歼灭于县里及其以南地区,缴获全部重装备,胜利结束围歼作战。残敌溃散在芳台山、主亿峰一带山林内,志愿军和人民军部队随即分数路进山展开搜剿作战。此战,志愿军和人民军密切协同,歼灭南朝鲜军第3、第9师大部,击溃第5、第7师,并歼灭美军第2师一部,圆满完成预定作战任务。

 

战役转移阶段(1951年5月23日—6月10日)

2023022307405169.jpg

△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作战经过要图 图源:抗美援朝纪念馆

1951年5月22日,中朝军队开始北撤。此时“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以美军7个师为主力连同南朝鲜军、英军共13个师,开始全线反扑。美军在反扑时以坦克群和摩托化步兵组成“特遣队”,在大批飞机掩护下,沿公路向志愿军纵深穿插,抢占桥梁和渡口。

早在5月18日,中朝联军的攻势尚在高潮时,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就下令美军要在西线和中线进行反攻准备。他发现中朝军队后勤保障不足,攻势只能维持5~7天,粮弹耗尽后必然撤退,就计划趁中朝军队粮弹全无、忙于撤退时组织反扑,而中朝人民军队由于对“联合国军”迅速实施全线反扑估计不足,转移的组织计划不够周密。担任运动防御的部队,有的尚未进入防御地区,有的虽已进入但未很好控制要点与公路,组织有效的交替掩护,以致全线出现多处空隙,使“联合国军”的“特遣队”得以乘隙而入。美军突破前沿后,三天内即向纵深推进50至60公里。24日,志愿军第12军军部和下属的2个师、第27军主力和第60军所属的第180师被截断在“三八线”以南,志愿军司令部所在地一时也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意外出现的严重局面,被截断的志愿军指战员大都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突围坚决的部队获得了成功。被隔于深远敌后的第12军第31师第91团,由于指挥员沉着坚定,机智灵活,带领部队绕道翻越雪岳山,胜利撤回,与主力会师;第180师在驾德山地区几乎陷入敌人全面包围,突围时由于指挥失误和组织接援不力,部队遭到重大损失。从27日以后,中朝军队展开8个军实行阻击,将志愿军第63、第64、第15、第26、第20军及人民军第5、第2、第3军团主力,展开于临津江、汉滩川以北、芝浦里、华川、杨口、杆城地区进行防御。中朝军队在后方准备建立三道防线,志愿军从国内调第20兵团入朝。敌军因在进攻中损失很重,又畏惧中朝军队反击而不敢过远深入,于6月10日全线转入防御。中朝人民军队将“联合国军”阻于“三八线”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

■经典之战:铁原阻击战

2023022307405240.jpg

△志愿军在加里山战斗中打击敌人的反扑。图源:中国军网

2023022307405267.jpg

△志愿军某部在阻击敌人。图源:中国军网

铁原位于朝鲜半岛的肚脐部位,是朝鲜南北之间的铁路枢纽和著名的稻米产地,有3条铁路在此交会。1951年5月末到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原城南方高地对“联合国军”展开顽强的阻击作战,以鲜血换来中朝部队在后方建立三道防线的时间。

美军在铁原之战前后炮火之猛烈被写入世界军事史,人们称之为“范佛里特弹药量”——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在疯狂反扑中,所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5倍以上,美军飞行员在空中看到炮弹爆炸的区域认为“那里不会有任何生物能够生存”。没有子弹,没有粮食,全军在后退,敌人在追击,傅崇碧的63军却在这样的情况下顶住了“联合国军”14天,这是63军军史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激烈、最残酷的一场战斗,很多军史人员把这次战役称作“志愿军的生死之战”。

铁原大战的惨烈超出很多军事学家的想象。63军在乘胜撤过北汉江的时候,临危受命坚守铁原阻击敌人。年仅35岁的军长傅崇碧,打完铁原之战,整整瘦了25斤,63军已经快打光了,傅崇碧快连哨兵都没有了。他撤下来见彭德怀,唯一的要求就是“我要兵”。彭德怀当时就拍板“补两万”。在铁原宽达25公里的正面上,63军挡住了美军4个主力师、1,600门火炮和400辆坦克、无数架飞机的猛攻,作为第1梯队的189师经过3天3夜的惨烈战斗,有的营连已经打光,最后被撤下来暂时缩编成一个团作预备队。188师563团接防,经过血战后从1300人锐减到266人。铁原燃烧的阵地让世界知道,即便一切占尽上风,与中国人的战斗依然要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 发表于 2023-02-27 11:01:55
  • 阅读 ( 336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bc
abc

14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