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虎口国语(看《逃出虎口》百看不厌)
一部好电影,不管花多少年,依然精彩刺激。
最近无意翻出另一部小时候看了无数遍,今天依然百看不厌的电影——
逃离老虎
相信不仅是我,很多朋友也一定很喜欢这部以二战为题材的喜剧巨作。
50多年前,1966年12月8日,这部电影首次在法国上映,获得巨大成功。上映16年后的1982年,影片来到中国,经过上海电影制片厂的配音,片名被翻译成《虎口脱险》,引起轰动。
从此成为几代中国球迷不可磨灭的共同快乐记忆。指挥、画家、英国飞行员、纳粹军官、修道院母亲,他们的欢声笑语都一一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这部让我们中国观众笑了快40年的喜剧。
你能取笑一切吗?
在《逃离老虎》之前,很少有法国电影人敢想象通过喜剧来讲述二战德军占领的故事。
即使是在二战结束20多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法国人对那段充满民族创伤的记忆也基本保持沉默,更不用说拿它开玩笑了。
丹尼尔·汤普森(Daniele Thompson)是《逃离老虎》的编剧之一,也是导演杰拉尔德·尤里(Gerald Uri)的女儿,据她说,在他们决定制作《逃离老虎》之前,法国关于二战的喜剧很少见。导演克里斯蒂安·雅克和主演碧姬·芭铎的《宝贝参军》(1959)可以算是一部。
至于如何表现纳粹,虽然恩斯特·刘别谦的经典喜剧《你逃我逃》(1942)讲过集中营——
“但这不是灭绝营!如果人们知道纳粹暴行的真相,他们就不会笑了。”
于是,《虎口脱险》的编剧们陷入了自我怀疑——
你能取笑一切吗?现在,他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但鉴于当时的历史环境,据说该片在拍摄时就被宣称为“一部艺术实验片”。
不过这部“艺术实验片”基本上没放过任何一个开玩笑的机会: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被占,两个阶级之间,妻管严...
几年后,《逃离老虎》的导演杰拉尔德·尤里在一次采访中说
“我不认为一部电影能消除可怕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电影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我相信电影是有标本价值的。”
最伟大的喜剧导演和他的“铁三角”
杰拉尔德·尤里可以说是法国最伟大的喜剧导演之一。除了逃离老虎(1966),他的一系列法国疯狂喜剧,如卧底(1965),王中王(1982),雅各布牧师的冒险(1973)和疯狂的贵族(1971)
尤里曾经是一个事业平平的演员。他直到1960年才转行当导演,事业依然平平。直到一个跑龙套的演员提醒他要专攻喜剧,才有了《卧底陈仓》(1965)的巨大成功,再到《虎口脱逃》。
这位跑龙套的演员就是《逃出虎口》中的“指挥”路易·德·菲奈斯。
从这部电影开始,这位滑稽的“指挥家”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个巴黎郊区的小个子(身高1.64米),当了十几年的跑龙套,直到《卧底》(1965)才第一次尝到了走红的滋味(51岁)。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老人当指挥只是一个姿势。事实上,德·费恩斯曾经以演奏爵士钢琴为生,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转行演戏。然而,在遇到尤里之前,他只扮演过跑龙套的小角色。
据导演杰拉尔德·乌里说,《生活中的德·芬恩斯》在银幕上一点也不疯狂。成名后,他一直努力不被大众认可,比如总是戴着一顶低压的鸭舌帽。尤里甚至说,他害怕别人把他当明星偷窥时的表情——
“然而,一旦在镜头前,他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的天赋是能够控制夸张。在镜头前肆意表演,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Fines的表演可以把观众从现实中拉出来,带到一个卡通般的维度”。
观众对画家的喜爱不言而喻。《逃离老虎》中,自私酸辣的指挥和丑陋可爱慢热善良的画师缺一不可。
布尔维尔和德·费恩斯第一次见面是在一部电影中。尤里认识他们很多年了。在他看来,这两个人一个像油,一个像火。在一起,它们可能相互抵消或相互实现。好在《卧底》证明这一对行得通。
不过潜移默化的,布尔维尔成名更早(他在《偷天换日》和《逃出虎口》的海报上排在德·费恩斯之前),德·费恩斯时不时会脾气暴躁,但就像《逃出虎口》里他们两个一样虎口脱险国语,布尔维尔相当允许这个比他大三岁的哥哥。
尤里说,他们在拍摄《逃出虎口》期间相处得很好。那时候剧组经常要早起拍戏(五点半起床),德·费恩斯会怏怏不乐,而布尔维尔会围着他转,唱着——
“我们是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德·费恩斯不禁笑了起来。
乌里甚至透露,在生活中,布尔维尔和德·芬尼斯害怕他们的妻子,这被写进了他的角色里...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布尔维尔和德·费恩斯后来与乌利合作,但《逃离老虎》成了他们的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
《逃出虎口》上映5年后,布尔维尔死于多发性骨髓瘤,1983年,德·费恩斯也死于心脏病。
意外收获
杰拉尔德·尤里回忆说,《虎口脱险》中的很多经典段落其实都来自于偶然的即兴创作。比如De Fines在表演《指挥家先生斥责乐团》的表演时虎口脱险国语,就没有完全按照剧本来。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指挥先生骑在画家的脖子上。
在原剧本中,画师只是帮助司令先生翻墙,这只是一个过场。但我没想到,在现场,德·法恩斯不知何故骑在了布尔维尔的脖子上。
看到这一幕,尤里一开始喜出望外,随后马上意识到这一段的喜剧效果应该被放大,于是临时拍了一大段,这竟然是影片的经典场景。
茶,鸳鸯,你爱我,我爱你。
无论是剧情还是表演,指挥,画家,英国船长都是通过唱鸳鸯茶在哈马姆互相认识的,这是我们最喜欢的段落之一。
Uri曾经开玩笑说,写这个剧本那天中午,几个编剧一起去吃午饭。结果餐厅里的乐队在演奏鸳鸯茶,让他觉得这只是天意。
尚义翻译厂翻译这段话的时候,总觉得这首歌刚翻译成《情人茶》的时候音准不对。当时的翻译厂厂长陈叙一回家时,想到了后来被粉丝传唱的《鸳鸯茶》。“鸳鸯茶,鸳鸯品,你爱我,我爱你…”
欢笑的泪水中也有焦虑。
尤里觉得《虎口脱险》的拍摄过程很过瘾。他经常拍它,他自己也笑出了眼泪,比如指挥、画家和德国军官睡错床的那一幕,他却经常焦虑。
首先是拍摄效果。
早在剧本阶段,几位编剧就已经绞尽脑汁。“大家轮流把想到的都写下来,然后筛选,再补充”。
即便如此,到了现场,还是会面临修改或者即兴创作。尤里经常在开拍前一天重写剧本。“我要相信我的直觉,让我笑的东西也会让大众笑”。
第二,在拍摄质量上力求完美,比如等一个合适的云,但是有时候云来了就发现镜头磨坏了;
第三是演员身份。尤里曾经梦想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但最后他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但他后来形成了一种思维:电影拍摄要靠演员。
Uri一般习惯先思考和哪些演员合作,再思考电影的主题是否和他们一致——
“从某种意义上说,你选择什么样的喜剧演员,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剧本。”
在《虎口脱险》的拍摄中,一场戏重复多个场景是常有的事,而德·费恩斯是那种出场次数越多状态越好的演员,所以出现以下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一天,德·费恩斯完全走样了,尤里和整个剧组都在耐心等待他恢复...
中国的“声音”
《逃出虎口》不仅是中国电影翻译的经典之作,也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巅峰之作之一。从翻译到配音,集中了当时上海翻译厂的精英人才。
在《我的配音生涯》这本书里,苏修特意写了《逃出虎口》的剧本译者徐志仁,认为在他的出色翻译下,很多对白都像相声一样——
“老徐翻译的《逃出生天》真是太精彩了。如果老徐的台词没有被翻译得如此有品味,演员们就不可能把它们表达得如此生动幽默。”
“他(老徐)很好地掌握了口型,就像是为台词而设定的一样。有些人看了无数遍《虎口脱险》,还记得尚华和丁羽(《指挥家和画家先生》的配音演员),却不一定知道它的译者是谁。这真的有点不公平。”
就像周星驰的银幕形象如果没有石班瑜的配音会有损形象一样,当年的配音演员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对于很多粉丝来说,只有配音版的《逃出虎口》才是正宗的《逃出虎口》。
苏修曾说过,《虎口脱险》的优秀配音在于最整洁的配音演员阵容。如果没有翁振鑫(德军军官)、杨(英军上尉)、袁剑锋(歌剧演员)等人,这部电影将会逊色不少。
但正如德·费恩斯和布尔维尔是这部电影的绝对亮点一样,尚华配音的指挥家和丁羽配音的画家无疑是配音版《逃出虎口》的亮点。
在苏修眼里,尚华是上海翻译厂所有配音演员中最努力的配音演员。影片中,指挥训斥了乐队一段,尚华反复排练。据说血压已经升到190,他要求不休息:“我终于抓住了人物的感觉。我一休息,就觉得自己跑了。”
我们从小喜爱的电影就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逃出虎口》一定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