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出色的三父子,有周朝的文王、武王、周公; 三国时的曹操、曹丕、曹植;北宋时的苏洵、苏轼、苏辙。今天讲的《一代文章三父子》,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苏氏三父子
四川眉山三苏祠的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此对联乃清人所作,上联“一门父子三词客”言苏门父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四大家说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家。千古文章四家,四家文章苏门占其一,四家非四人。在北宋文坛上,欧阳修堪称领袖,苏门为主力,当时四家里是没有王安石的,到了唐宋时,八大家里才加上了曾巩和王安石。
苏洵
《三字经》中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中的苏老泉就是苏洵。苏洵乃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他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称为唐宋八大家。
“童年读书,日在东方;少年好学,日在中央;壮夫立志,雨山夕阳;老来读书,秉烛之光;人不知书,悠悠夜长;嗟尔士子,勿怠勿荒。”此诗生动写照了苏洵的大器晚成。
苏轼
北宋民间有句俗语“苏文熟,吃猪肉,苏文生,嚼菜根。”意思是说只有熟读苏轼所有文章,你才能高中士,有肉吃。然而,不熟读苏轼文章的人,则只有落榜回家啃菜根的份。
《师友谈记》里记载苏轼、苏辙两兄弟在宋仁宗嘉佑二年,同时参加进士考试,当时的首辅韩琦知道后,对在座的诸位客人说了一句话:“二苏在此,还有那么多人敢参加考试啊,怎么回事?”此语传出,据说那次的考生“去者十八九矣”。
苏辙
北宋的考试定在农历八月,不巧,快考试了,苏辙病了。韩琦知道后直接找皇帝,说:“今年来参考的人,就属苏轼、苏辙最有名望,可是苏辙生病了呀。如果这哥儿俩有一个不能参加考试,就有负众望,不如改期。”皇帝居然同意了。
苏氏三父子的文章,各自千古
苏洵:古劲简直、长于议论、文有先秦之风
苏轼:汪洋宏肆,文如行云流水
苏辙:汪洋澹泊、体气高妙
苏氏三父子同为文《六国论》,各有千秋
苏洵的《六国论》重在论六国之亡弊在赂秦
苏轼的《六国论》则论六国存在时间长于秦原因在于六国重用人才
苏辙的《六国论》论六国所以灭亡在于不团结互相攻伐,予秦可乘之机。
苏轼苏辙起名的来历
苏洵的《名二子说》:“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为子取名,大有讲究。大儿子名“轼”,古代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小儿子名“辙”,即车轮压的痕迹。
苏东坡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小儿子性格平和,为其取名“辙”,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然而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这样很好,可以免祸。
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阐述的正是这个价值观。
苏轼苏辙两兄弟,亦师亦友的关系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辙幼学于兄,师友宝兼,幼而无师,授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子瞻既冠学成,先君命辙师焉。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平足之爱,平生一人。”
此诗道出了苏轼与苏辙亦兄亦弟亦友亦师的亲密无间关系。
苏轼是这么说苏辙的: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苏辙说苏轼什么呢?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风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於世,然终不以为恨。
苏试《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兄弟情深的写照。
看到这里,您对“三父子”的人生际遇为之感到惋惜还是豁达呢?
有人问苏东坡“问汝此生何功业?”苏东坡一言以蔽之“黄州、惠州、澹州。”
(本文根据福建国学堂大型国学公益讲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