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站不住,但应被关注
针对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4月18日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资料图片)
一段时间以来,浮在数据上的“通缩论”备受瞩目。3月CPI同比和环比增速均继续回落,新增信贷和社融均大超市场预期,低物价与高货币却共存,引发了学界关于“通缩”的讨论。
从担心通胀,到害怕通缩,背后的思虑统统指向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比如经济活力不足、就业压力加大、内需恢复并没有想象中强劲、预期得不到改善等方面。
这种论调到底能否站住脚,先要理性认识通缩本身。通缩本身有着严格的定义,无论是货币收缩还是物价回落,都要具备持续性和普遍性,才能确认通缩来临。
通缩与正常的价格涨落区别明显。正常的价格波动有涨有跌,市场机制处于正常运行之中。
从数据表现看,当前CPI和PPI走低,都有其阶段性的市场驱动。
CPI存在明显的“节后综合征”。春节过后需求回归日常,市场供给充足。汽车等消费品在燃油车降价促销的背景下,价格下降在情理之中。
而PPI则在高基数下遇到了海外经济下行传导,石油价格走低,这种被动下行并不具备长期的代表性。
国际上普遍认知的通缩,除了物价货币指标,往往还伴随着经济衰退。刚刚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却指向了相反的一方。
尽管价格指数仍在低位运行,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16个月以来的首度两位数增长,出口也在连续5个月负增长之后大幅转正,除了房地产投资外,其他领域投资均正常增长。
这些积极的信号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疫后反弹复苏阶段,就将中国经济定义为通缩或衰退过于草率,有待商榷。
何为通缩?通缩了吗?钱去哪了?通缩站不住,不代表与之相关的议题不需要引起重视。一季度经济活动放开、需求集中形成短期脉冲,关键是经济恢复能力和可持续性。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企业投资意愿有待增强等都摆在眼前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外贸出口结构变化,新市场新产品优势能否实现持久支撑都是挑战。
未来,CPI和PPI能否顺利回到轨道,与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有效落地、信贷扩张后部分资金是否流入实体经济、社会总需求不断释放、企业家及微观主体信心修复密切相关。
提振信心的本质,依然来自于制度性改革释放的活力,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所创造的红利。
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制度性开放,来自上海车展的“中国很OK”,与特斯拉建造的超级商用储能电池工厂既是缩影,也是印证。
与之相衬,各级政府的“放管服”改革不能停,扩大市场准入、打造稳定透明、公平竞争、激励创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不断深化土地、户籍、教育等领域,让劳动力市场充分活跃,人才资源自由流动,才能化解通缩阴影,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可持续增长。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