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不周山在中国今天哪里 ?你知道吗?

不周山,意为“不完整的山”。是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是一座神山,传说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撑天地的天柱。在这里,诞生了一个著名的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 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

不周山,意为“不完整的山”。是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是一座神山,传说不周山原本是一根支撑天地的天柱。在这里,诞生了一个著名的上古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

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神灵司掌管着万物的生息繁衍。由于物性相克,所以,司掌火焰的祝融与司掌水的共工关系不合。有时共工想要降雨,可祝融却以天火蒸发雨水;有时祝融想要引火,共工又会以洪水扑灭天火。

c94ea3fc5d584d04a3febc455f0d6090_utvn4lemgwc.jpg

水神共工

久而久之,两派的矛盾越来越深,直至冲突爆发。

于是,水神共工派出了大海里最能征善战的大将相柳和浮游,让他们率领水族直扑祝融的光明宫。相柳和浮游施展神通,将三江五海的水汲上来,往光明宫那里倾去。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光明宫被淹没,连燃烧了数千年的神火都被扑灭了。一时之间,天地间再无光华,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他与火龙一路释放天火,所及之处一切雨水和云雾都被蒸腾干净。祝融大败相柳和浮游之后,返回光明宫。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大地上的黑暗重新退却,光明再次降临人间。

共工见状怒不可遏,立即调遣浮游和相柳,将三江五海的所有水源全部调出,企图颠覆光明宫。一时之间,大水从天而降,瞬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神火。祝融不慌不忙,请来风神助阵,风助火威,祝融的法力被无限放大,火趁风势席卷向大海,将海水尽数蒸腾。对此,共工想要故技重施,从其他地方调取大水扑灭神火。

91171635383340baa80d983cbc592533_ck0iudumjrd.jpg

火神祝融

此时附近的江海都已被相柳和浮游抽干,短时间内共工亦无计可施。眼看着一众水族被烧得焦头烂额,共工连忙带着众人且战且逃,向深海退去。共工原以为归墟之处的大水足以扑灭神火,祝融势必会知难而退不敢追击。谁知,火神既有火龙帮忙,又有风神助威,所以,深海的水也拦不住火神的神威。

随着祝融一声令下,火龙向着深海冲去,一路上所有海水均向两侧退避,主动让开一条旱路。祝融一步步逼近共工的水宫殿,水神共工他们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

祝融象征着光明与正义,他的力量远非共工可比。

相柳与浮游一时调不来海量海水,被风神与火龙打得惨败。浮游战死、相柳败逃,共工见大势已去,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6e33b334872f4d54907d853211922dc6_l20yltvexbd.jpg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虽然打不过祝融,但好歹也是远古大神,他的力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共工同归于尽般的一击之下,“哗啦啦”一声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

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

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天柱崩塌以后,半边天垮塌下来,出现了一个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无数天水席卷大地。从这以后,大地陷入到长久的洪涝之中,世人深受其害。

d3dae7a86e76497dba32ff68058e353f_lpxtntv2a5s.jpg

女娲补天

后来女娲搜集补天石,用火炼治后,终于将天上的洞补住,使人类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不周山的位置

不周山是天地间最古老的神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不周山是天地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最后化为不周山,托住天地不再合;不周山也是人类的发源地,女娲在此用黄泥造人、并常驻此山随时接受人类信访。

不周山的位置最早记载是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

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那么这个神话传说当中的不周山,又是在什么地方呢?

猜想一: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是位于中国境内的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

101c35c930744376b52d51f3420b43ca_5hy4livnugr.jpg

帕米尔高原

根据不周山位置的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这就说明,上古时代的不周山并不在中原地区,而是在西北方向,而且还是属于“大荒”的偏安之隅,这一说法,就已经与今天的帕米尔高原所处位置基本算是吻合了。

另据东汉文学家王逸所注《离骚》,还有高周所注《淮南子·道原训》,他们均考不周山就在昆仑山西北,而这一位置,正好应对了今天的帕米尔高原。

1f31a69142664f0daa01b27d107d915d_qhvttj4ijg0.jpg

综合来看,由多方古籍考证来看,中国上古时代的不周山正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一说并非随意调侃或杜撰。

帕米尔高原,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

猜想二:昆仑山

如果把《山海经》中提到的西、北海这两个重要的地理坐标理解为青海湖和贝加尔湖,再加上其他一些佐证,就会得出不周山即昆仑山的结论,或者说不周山就是昆仑山脉里的一座。

02e6bc2a703840fea95a0993d82af6c3_j4igm4oecrj.jpg

中昆仑:可可西里马兰山

可以对比不周山与昆仑,两者整体形象几近一致:

1、不周山与昆仑,都处在西北方位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

2、不周山与昆仑,其上也有天柱,规模巨大,层级结构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天柱上连着天。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

3、不周山与昆仑,其结构都是方的

不周,不是圆周,也是四方的意思。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神异经》曰:员周如削。

ee12e11f1f8c4743b0b45c4217c4555c_aybgmtz3pav.jpg

昆仑山

4、不周山与昆仑,都有神兽守护

《山海经·大荒西经》: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

5、不周山与昆仑,都是神居住的地方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百神之所在。

6、不周山与昆仑,都黄河的源头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

《尔雅》曰:河出昆仑虚。《淮南子·览冥训》曰: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

7、不周山与昆仑,都是太上名山

昆仑,这么一座大山就凭空消失,属于有头无尾的记载,而不周山又有明确记载“不周山崩、天柱折”的过程,属于有尾无头的记载,而两者的其它特征又是如此的接近,由此可断定:

昆仑之虚=不周山,昆仑,就是不周山+天柱+天的整体结构。简略:昆仑=不周山

猜想三: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是火山也是雪山

还有很多学者认为不周山不局限于当今中国的区域内,“大荒之隅”可以指非洲的荒漠,不周山就是乞力马扎罗山!

d92b9ab225c14320afbb51027bb2e0c6_ugmopuf0k32.jpg

乞力马扎罗山

古人为何称不周山在大地中央?那时还没经纬度的概念,判断方位依据是阳光的照射。北半球阳光南斜,南半球阳光北斜。只有居于赤道附近的地方,南北照射均衡,古人才会判断出此地是大地之中。

乞力马扎罗山正好位于赤道南北纬0°上,该山主要由基博、马温西和希拉三个死火山构成,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山顶终年积雪。该山的主体以典型火山曲线向下面的平原倾斜,形状就像个断了上半截的大柱子。说是天柱的遗迹,看着也像。

6e42a622546647d59ec29e5195e518bc_ytlddffwbr3.jpg

乞力马扎罗山主峰

乞力马扎罗山在赤道上却山顶终年积雪不融,有着世界上唯一无二的"赤道雪山"奇观。更为奇巧的是:乞力马扎罗山有两个主峰,一个叫乌呼鲁,另一个叫马文济,两峰之间有一个马鞍形山脊相连,颇具“有山而不合”的异相。

要骑在赤道上,又得山顶终年积雪,长得像个擎天柱不说,还得有合不到一块儿的两爿山峰。这样奇特的地理特征明晃晃地摆着,整个地球上,要同时符合这三个基本条件的山,只有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看乞力马扎罗山这个形状,确实有些像被折断了的天柱呢。

  • 发表于 2023-05-02 14:48:39
  • 阅读 ( 117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李田所
李田所

15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