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内阁首辅李贤》连载005

第一章:大明首辅李贤 五、州学明志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二月,19岁的李贤顺利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中了秀才,得入州学学习。邓州治所东南有州学花洲书院。书院为北宋庆历年间名臣范...

《明内阁首辅李贤》连载005

第一章:大明首辅李贤

五、州学明志

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二月,19岁的李贤顺利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中了秀才,得入州学学习。邓州治所东南有州学花洲书院。书院为北宋庆历年间名臣范仲淹知邓时所建。李贤录入州学时,河南信阳人张受任县学教谕。正青春年少的李贤美资貌,潇洒倜傥,入州学后更为范公的忧乐精神所激励,读书勤奋,手不释卷,不舍昼夜,日进月益,大异伦辈,深得老师的器重和同学们的喜爱。李贤考中秀才,是长乐李氏族中一件大喜事,交相庆贺。他的父母为了使李贤专心于学习,在邓州州学西北边附近置房①,李贤母亲叶氏在此照顾李贤和侄子李孟芳上学。长辈们因其成年,学有成,还一度为其择婚,但阴差阳错,姻缘未透。而读书求进甘之如饴的李贤,醉心学业,不以婚姻为意。

在州学李贤遇见了一代名师州学训导柴惟一。柴公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出身浙江江山右族,学有源委,为一方名士,领乡荐登乙榜,为邓州州学训导。李贤早闻其学名,今得投师门下,听其宏论教诲,深感幸喜,与诸位同学互相庆贺得遇良师,互相勉励共求进步。更让李贤感到幸运的是,另外三个教官,皆善于因材施教,善于开导教诲学子,李贤的学业因之“骎骎然有所成就”。

得遇诤友姜贵宪

李贤在州学的另一人生收获是得遇良友姜贵宪。姜贵宪,江西番易人,其叔父姜志达时为邓州学正。李贤称姜贵宪为“布衣之交”“相知最稔”。当时李贤与之相约:“有过相规,明友之道也,而今而后,当留意毋忽焉。”两人于处己接物之际互相监督,自朝至暮,每每李贤只能检查出姜贵宪二、三处过失者,但是姜贵宪却能发现李贤四、五处不当的言行。李贤常常慨叹“姜君资质之美,予不及也”。两人真可谓直友、诤友。为此李贤曾写下《简姜贵宪闻过诗》,诗曰:

古人喜闻过,信为百世师。君子能成德,赖友以相规。

奈何今之士,讳疾而忌医。訑訑距人谏,不善何由知。

心惟耻下问,自用不能移。甘心守孤陋,寡助亲亦离。

若人究其见,无乃愚且痴。念此恒自省,观生验我为。

吾友具三益,顾我实所资。但愿忘人势,有过忠告之。

武公臻耄耋,求戒辞愈卑。况予知非岁,考祥岂惮疲。

位高才不称,战兢恒自持。断断无他技,盍簪意欲縻。

小德已出入,毋俾大节亏。望君不我弃,善行勖我施。

俯仰无愧怍,致此非君谁。幸免取讥诮,岂独相追随。

一年深冬,州学内腊梅绽放,芳香四溢。伏案读书的李贤闻香移目窗外,不由得站起身来观赏梅花的芳艳。这时他的好友姜贵宪回乡省亲,李贤看到梅花不由得想起同窗姜贵宪了,就疾书而成《寒梅赓韵寄友人姜贵宪》诗曰:

松篁为友自相亲,弄月迎风楚水滨。数点嫩含窗外雪,一枝香散岭头春。

寒分酒力传杯满,清挹吟怀得句新。盛世终需调鼎具,遭时岂必竟无因。

闻说藏修惜寸阴,独怜梅树寄疏林。清生院宇春香细,寒印庭阶月影沈。

应许老逋吟瘦骨,肯教狂蝶见芳心。孤标未必淹乡邑,青琐行看振佩音。

在李贤与姜贵宪终其一生的相知相交中,为后人留下了颇值深味的诗文。

其一:

简友人姜贵宪

位重才微愧不充,春冰危惧此心同。宦途敢属苍生望,稔岁良由造化功。五十光阴惊白发,一生怀抱有丹忠。前修晩节尤关意,须向明时取令终。

其二:

简友人姜贵宪

一点葵心向太阳,知非时候鬓成霜。独忧位重乖舆论,深愧才疏乏寸长。止谤有方惟自省,避嫌无意但如常。试看涧畔苍松质,晩翠依然异众芳。

李贤还在姜贵宪丁母忧时寄书,即哀悼之情、又诉思念之意,也做互勉之戒,这篇《与友人姜贵宪书》写道:

向闻足下遭内艰还家,继又闻途中遇鼓盆之忧,弟恨宦路远隔,不能致生刍之奠,惶愧曷已。兹承惠书,足见故旧之情。且审克襄丧事,慰怀!慰怀!

今岁朝廷恩典极宽,下民想皆被泽。自去岁以来,屡经危险,谤议纷纷,播传四方,足下岂不闻知?但以刚中自守,独立不惧,近日颇就安静。此心惟欲天下苍生皆得其所,一身祸患非所恤也!

先正云“为善为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且天顺年来,区区所亲见者,善恶之报,锱铢不爽。自念本以凡庸,冒居辅导之职,虽无正君之效,而济民之心未尝不切切焉。然奸恶之徒恒欲加害,卒不见遂。以势观之,如群虎逐一羊,万无可脱之理,岂料虎反自毙而羊尚存焉。其故何哉?盖善恶之报,诚如古今所言,不可诬也。区区每以盛满为戒,决意求退,未蒙见允,奈何!奈何!但着意保全晚节而已,惟足下相知至厚,故一告焉。

《猎说》励志

李贤在州学读书的一年岁末,州学给学生放假休息,同学相约去城外湍河北岸围猎玩耍。一路上大家传说着打猎的欢快开心,猎物初获时的惊恐无状之可爱可怜,烹制猎物的色香味美。然因一群少年无猎兽的经验,纵然亦布阵放火,然无一所获。又因纵火差点烧了一户张姓人家的宅园,而被执杖追打。退而思之,李贤以追打自己的张氏子弟的棍棒比作老师的戒尺,遂绝好猎之心,取唐代文学大家韩愈《进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之精神作《猎说》激励自己向学求进。

文曰:予在庠时,闻猎而喜,未之睹也。寻,于郭外睹之而好,未之遂也,时则思其布置之势、得兽之状,可愕,可喜,欲猎之心愈不可制。

逢岁之暮,例得休暇,庠之友聚而往猎焉。予即欣然以随,出乾方,过湍流数里有村,村之北曰张氏,其背之地盛茅。众曰:“此中有藏,可猎矣!”布置于下风纵火以驱,果见獐兔三五惊驰,至罝,跃而脱之,莫获其一。众以为不利,复收罝以西,不知其茅擅于张氏。见其火尽,家人持梃来追。众皆徐行待其至,予独惧,谓至则必相殴击。众以予怯,令挟一罝奔而西。张氏子望见,舍众以追予,进至村家,得理机者护之,梃不可施,怒犹未已。主人固解,始免。予畏其殴击,心胆战栗,不能自持。已而,同行者亦至,相与怃然,初兴皆沮以归,予自是好猎之心遂绝。继而思之,张氏子,我师也,势虽不同而理则一,纵使严师以贾楚临之,又何加焉。作猎说。

和陶诗炼心性

宣德三年(1428年),李贤在州学读到了陶渊明的诗作《戊申六月中遇火》。写的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年)的事。这一年陶渊明四十四岁,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料理始完,感慨际遇——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诗句抒发了“遇火”前后诗人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切,也很自然。诗人遇火前后心情由平静到不平静,是几经波折,多种变化,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然而火灾的打击毕竟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情绪的反应,陶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真实与自然,他能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态度坚定躬耕的决心。真可谓达人遇灾,未足以吊,亦未足以贺。

李贤读之会心处扼腕赞叹,拍案叫绝,挥毫写下和陶诗一首:

《和陶诗·戊申六月中遇火》

山下结茅屋,幽居慕羲轩。回禄尔何酷,一宵忽见燔。

藏无商丘富,炎焰孰敢前。鼓勇无所措,用智徒尔圆。

五行失其性,造化谁能还。苍苍不可问,何必求之天。

人事恐未尽,修省慎余年。或疑造物者,无乃恶投闲。

金石不可变,此志惟贞坚。动心复忍性,吾但力吾田。

开樽对山月,既醉还复眠。天运既如此,行将徙南园。

“金石不可变,此志惟贞坚。”仰慕陶翁之情洋溢于诗句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穰邑(今邓州市区)为楚国别都。楚文王为其妾“桃花夫人”在邓州城区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凿建了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旁泉水潺潺,为邓州之绝胜。周边先后建有贾状元书院,看花楼,岳王庙,寺庙群,牡丹园,腊梅园,菊圃等景观。是邓州人重阳节登高望远之地,文人骚客曾在此写下了大量诗文。邓人宋状元贾黯少时常深夜借光苦读于此,后成一代名臣。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邓州重建外城,西南角与紫金山相连,形成一座瓮城,内长约百余米,宽处约70米,呈月牙状,故取名月牙池。两边依水,丛木荫密,风景清幽。月牙池在明清时为邓州八大景之一的“金山浮翠”。

宣德四年(1429年),重阳佳节至,22岁的李贤青春正盛,与众学友相约游于紫金山月牙池寻幽访古。拾阶登紫金山而上,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金菊飘香,见外城河池碧波荡漾,月牙池边树木成荫遮天蔽日,身旁繁花碧草,一片葱翠,使人流连忘返。李贤和学友们不由自主地吟咏起陶渊明的《己酉岁九月九日》: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李贤远望深思,想到陶翁作此诗的晋义熙五年(409年),已是45岁,处不惑之中,归园田居躬耕已四年余。去岁六月遇火,如今“茅茨已就治”,重新恢复了乡间常规生活。又是重九暮秋,伤时悲逝,油然而生。退出纷争的官场,归耕于寂静地田村,时感的强烈是自然之事。母亲孟氏和同父异母妹妹程氏妹的先后去世,让渊明十分哀伤,常触发人生短促之慨。既然不信奉庄周的一死生、齐彭殇,他只能悲慨而以酒自遣。

李贤想到此,不由赞道“唯立志义于千载者,翻言千古非所知。”并吟成《和陶诗·己酉九月九日》:

每岁值重九,会此林泉交。但坚松柏操,宁论蒲柳凋。

何必惑仙术,携家去登高。长吟时染翰,短翮难冲霄。

爱此晚节花,不知身世劳。有琴久无弦,何论琴尾焦。

众客互酬劝,既醉乐陶陶。且尽今日欢,谁复知明朝。

“且尽今日欢,谁复知明朝。”众学友再三品味,一齐为李贤的和诗鼓掌叫好。李贤在求学和居邓期间多次与友人游于月牙池,吊古抒志,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首早春游于此的五言诗,诗曰:

我访桃花洞,桃花犹未开。古柏虬龙舞,悬泉风而筛。

春风吹不断,好鸟忽飞来。焚香对仙侣,愧尔生尘埃。

宣德五年(1430年),23岁李贤在郡学与学友游观州城东北三里许州府新修的黑龙堰。

早在宣德元年(1426年),北宋宰相、曾知邓州的寇准之后人寇义知邓。寇义,字宗彝,河北平山人,永乐年间以监生入仕,知新野,有能声。本年寇义由新野知县擢升邓州知州。

寇义的先祖寇准(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曾被贬为邓州知州。寇准在邓州任上,审理了一大批冤假错案。他断案公正,爱民如子,深得邓州百姓之心。他在邓州做的最大事情,是兴修水利,劝民农桑,发展经济。当时,六门堰等诸多水利工程历经战乱,年久失修。为保证农业生产,寇准决定修缮六门堰。997年,宋太宗驾崩,宋真宗即位。太宗最大的遗憾,就是临终前没能见寇准一面。真宗素知寇准性格刚烈,对他颇为敬重。于是,他召回寇准。在他离邓赴汴京之时,邓州官民攀辕遮道,热泪盈眶,苦苦挽留这位造福百姓的父母官。明朝时,邓州人民感念历史上的三位贤人——韩愈、范仲淹和寇准的教化之功,在城内立“三贤祠”,奉祀他们。

寇义治邓六年,颇有乃祖遗风,他正直严明,宿弊尽革,他在邓州大兴水利。宣德五年与州判黎用显,千户苏能修复黑龙堰、塘堵堰,承刁河水南注钳卢陂。早在北宋之时,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创修二堰,废于洪武年间,于明永乐六年(1409年)知邓的萧用谦(浙江龙泉人),在邓八年恭慎恺悌,任久民安,所修复黑龙堰在州东北三里许,灌田一百八十余顷,效至新野县境。寇义修复后,仅塘堵堰就可灌田五十顷,田得水利之便,稻麦即丰于邓州穰原。这一年夏秋之际阴雨绵绵,湍、刁、严、赵,邓州诸河接山洪雨涝,若非寇义治水,灾疫难免。然因塘堰新修,水道通畅,九月新稻丰收,邓州郊野一派江南鱼米之乡风光。

李贤与学友身处收获的金秋,感恩父母官的惠政,赞叹农人耕作的不易与收获的甜美。酷爱陶诗的李贤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陶翁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旱稻》,时而心中默诵,时而口中低。众学友闻之,亦高声歌咏——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陶渊明这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旱稻》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陶渊明为了最终抉择弃官归田,曾经经历了十三年的曲折反复,而且在归田后心里总不是那么平静单纯,但经过多年的劳动实践,心灵终归宁静。

李贤和学友们尽赏秋收美景,尽兴而归。李贤回到州学依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深深地体会到了陶翁作诗时郑重又愉快的心情。不由不赞其“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的真隐士风范,提笔写下了:

和陶诗·庚戌岁九月中于西园获早稻

西城幸有获,喜色在眉端。勤耕此其报,何敢偷自安。

所以齐晏子,乃对先王观。旧藏既云罄,新储欣复还。

饘粥谅可给,补缀聊御寒。我诵豳风诗,稼穑良独难。

力田既自足,于人何所干。新酒酿初熟,一樽共开颜。

乐此尘外居,世荣非所关。莘野千载心,喟然发长叹。

李贤一生,和陶之作多达数百余首,仅李贤《古穰集》就收录和陶诗160首。李贤钟情于陶渊明,其乐于和陶诗而成诗,有着丰富的个人背景和文学史背景。他忠以事君,委身报国,欲有为于世,却屡遇险难。曾多次乞求退闲,却都未得准许,于是便将陶渊明当作异世知音,通过次韵其诗来寄寓无法实现的隐逸之梦。

言为心声抒大志

李贤生长于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穰原沃土,他所生活的时代国计民生亦多赖于农,其家世代为官亦务农,对农民的艰难处境深切同情。少时就作有《悯农说》:

呜呼!农可悯矣!而不悯者不见其劳也。不见其劳而悯之非其情也,不见其劳悯之而出于情者,其惟圣贤乎?予非圣贤也,而悯之,出于情,见其劳,故也!夫好逸而恶劳,人之愿也。愿之所以如是者,身也。人之身逸则乐,劳则苦,出于愿者本于身故也。斯愿也,农敢遂乎?故必矫斯愿而劳其身,若好之者。炎日可畏也,暴其身而不少休;密雨可避也,沾其体而不少辍。手足龟焉,发肤污焉。劳,极其苦而尚虑天灾,是以终岁勤动于田野而五谷不可必得。夫百工技艺,身无暴沾之苦,苟有勤动利无不得者。呜呼!农可悯矣。勤动而必得可也,不可必得何勤动之有?然而不敢不勤动者,其心以为劳,其身斯无慊焉!谷之得否,一听于天也,未有不劳其身而有得者。夫劳其身而得者,常也;或不得者,变也。故曰:“耕也馁在其中矣。”不幸而馁焉,其可悯也甚矣。作《悯农说》以达夫为人牧者。

读书谋仕的少年李贤,早早就关注民生,有高尚的“悯农”情怀,作《悯农说》为的是希望引起有司对农民不幸遭遇的重视。入仕后,其悯农重民观念愈为浓厚。他认为,民是国家的根本,民心向背系天命去留,欲使根本巩固,必须善结民心,关键是“安之养之”。在他看来,为政一方者,“当以安抚百姓为先”②不幸有了水旱灾害,亦当尽力赈济。在读董氏《活民书》题跋中,李贤对该书救荒活民诸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予观董氏所集救荒活民书,其用心仁矣哉。凡为君为臣者不可无此书,而为守为令者舍是无所用其心矣。”关于救荒实施,李贤主张在鼓励民间自救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把官有钱粮发放到灾民手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他说:“若能存活民命,虽尽数给散亦可”“倘以为官物不敢尽用,以致人民饿莩流离”③,不得安养,就要追究有司的责任。景泰、天顺之际,山东灾荒甚至于他处,人民饥窘流移,无以存命,致有流窜他处为乱者。在李贤的直接领导和具体安排下,明政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赈荒活动。

宣德六年(1431年),寇义离职,监生杨仪接任知州。杨仪,字彦礼,衢州(今浙江衢州市)人。学术正大,以礼化民,有争论者,谆谆劝谕,使相感悔,不得已,然后用刑,其立规设法,远过常情。时年24岁的李贤饱读诗书,其少时立下圣贤之学志气更壮。得师贤良,州官为政仁,甚爱民,激励李贤决心入仕救民。州学学正于讲学之际,提问诸生之志。李贤慨然曰:“为学之道,当如周子言‘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这是录于《近思录》中先哲周敦颐的名言。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初夏,朱熹与远道来访的吕祖谦相会于建阳寒泉精舍,在此研读北宋理学宗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著作,感慨其“广大宏博,若无津涯”,担心初学者不知所入,乃择取其中“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合作编成《近思录》一书。周敦颐的原句是这样说的:“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彼以文辞而已者,陋矣。”

言为心声。李贤脱口而出心语,让学正大异,看出其志在天下,又思其治学勤勉,知日后必为治国安邦之才。学正把课堂上的事讲给本州的官吏,引发一片赞美之声。赞美之余,知州还把这句“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当作座右铭,来警示自己为人做官。

注:①位置在今花洲街道小东关居委会李家营李贤祠堂或春风阁居委会李家居民小组一带。②③见《古穰集》卷 3《与刘显孜都宪书》。

上一篇:《明内阁首辅李贤》连载004

  • 发表于 2023-05-03 19:43:24
  • 阅读 ( 80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霍品超
霍品超

201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