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人,创历史新高。在疫情影响下,许多省份推迟了高考时间,同时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考生和监考人员的健康安全。高考的举行对于每个参加考试的学生都是重要的人生节点,也是整个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20年高考的人数总共有多少人如下:
2021年为1087万。
2020年高考人数为1071万;
2019年高考人数为1031万;
2018年高考人数为975万;
2017年高考人数为940万;
2016年高考人数为940万;
2015年高考人数为942万。
2022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1193万人,比2021年增加115万人,无论是净增长人数还是总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之后逐渐回落,直至2014年止跌并连续5年稳定在940万人以上,在2019年再次突破千万。随后增长缓慢,2020年全国报名人数1071万人,2021年达到1078万人,仅增长7万人。
短期的适龄人口增长:
从生源数量上看,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9.49万人,比上年增长46.7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00.37万人,比上年增长43.32万人,两者合计就达90万人。这构成了三年后的今天高考人数增长的一大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近年普高与中职录取人数还在增长中,短期的生源波动还将带来高考报名人数一个阶段的持续增长。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总计1078万人,比2020年(1071万人)增加7万人,其中河南以125万位居第一,山东、广东分列二三,分别有79.5万人、78.3万人。
除了高考报名人数,202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也再创新高,达到909万人,比2020年增加35万人。
同时,全国新增就业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有所下挫,跌到1300万以下,2021年希望也能如高考报名人数、毕业生人数一样,再创历史新高。
(观察者网 讯)
6月7日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首场铃声就将响起。高考,不仅是千万考生12年拼搏后的“奋力一跃”,更是全社会每年一度聚焦的大事。在恢复高考的第45年,全中国共有1078万考生报名考试,人数再创纪录。
而报名参加高考人数创新高并非唯一看点。今年,教育部新增37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9大门类。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绝大部分将于今年启动首次招生。
去年受疫情影响,高考推迟了一个月。今年高考回归6月初,但广东等地疫情最近又卷土重来。高考的防疫工作并不轻松,但并未放松。今年的高考,也是“防疫大考”和“组织大考”。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湖北、江苏、广东等8省市将迎来新高考的首考。不仅选科模式革新,考生的志愿填报灵活度也大大加强。如辽宁的考生,一次可填报100多个平行志愿。
6日,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一要了解并熟知《考生须知》,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二要提前了解考场防疫措施、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准备好合规的防疫物品,并做好赴考途中的个人防护。三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预留足够赴考时间。
6月5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高中毕业生赶赴考场 (图源:IC Photo)
1078万考生报名,人数再创纪录
2019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突破“千万大关”。今年,全国有1078万考生报名高考,较去年增加7万,再次创造自1977年恢复考试以来的新高。全国共设考点7200多个,考场46.6万个,涉考工作人员140多万人。
从省份来看,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连续3年破百万,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今年河南高考共有125万名考生报名,较去年增长9.2万。此外,山东、四川、河北等高考“大省”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广东高考报名人数为78.30万,四川69.80万,居全国第2、3位。安徽、湖南等省份考试同样竞争激烈。
北京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下降,今年为4.92万人。山西、辽宁、甘肃、福建、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考生人数较去年有所降低。
6月4日,河北邯郸鸡泽县第一中学隆重举行高三毕业典礼和高考壮行仪式现场。(图源:IC Photo)
新专业,新院校
高考人数逐年攀升,选择也越来越多。顺应时代发展,今年又多了一批本科专业。同时,一些独立院校已经成为了本科大学。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今年共新增了37个本科专业,共有43所高校通过了新增专业的审批。绝大部分将于今年启动首次招生,新增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门类,专业数量占比最多的是工学(14个),其次为农学。
今年新增的37个本科专业
据财新分析,今年新增的多个专业,如融合教育、智能交互设计、智能测控工程、智能采矿工程、智能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等,都是对原有专业进行“智能化”升级。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智能飞行器技术专业,强调人工智能与飞行器技术交叉融合。
此外,如古文字学、密码科学与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恐警务等新增专业,也因“新鲜”收获不少
6月4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拟同意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等13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
招生继续向中西部和农村等地区倾斜,少数民族加分收紧
2020年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为巩固脱贫成果,教育部在今年4月作出部署,明确2021年继续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实施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报考条件、招录办法等相关政策保持不变。
此外,早在2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学校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继续将招生计划增量向中西部地区和考生大省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这份文件,要进一步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核,严格审核考生的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高考移民”,切实维护高考招生秩序。
今年,多地继续收紧少数民族加分。
2月4日,江苏省宣布自2021年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3月29日,少数民族人口全国第四多的贵州省宣布 ,未来5年内逐步取消民族自治地方外大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仍有加分的地区最终加分分值也将削减至5分。而且考生本人要经户籍、学籍、实际连续就读经历“三统一”的严格审核。
观察者网梳理发现,自国家在2014年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以来,已有多个省份陆续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2020年,黑龙江、辽宁、安徽、福建4个省份相继宣布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8省市迎来新高考首考
今年,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辽宁、重庆8个省市的高考生将迎来新高考首考。
根据此前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将采用“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此前,浙江、上海等新高考试点省份,曾出现物理、历史“拿分难”科目遇冷。为避免科目考试人数过低导致选考学生等级赋分“吃亏”,江苏省将对思想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门自选科目启动再选科目保障政策,保障比例为25%。例如今年在江苏省,化学将成首个按25%保障比例来“托底”的科目。
志愿填报上,今年新高考也有新变化。改革省份考生不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而是按“专业(类)+学校”或“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填报志愿。此举大大增强了改革省份考生志愿填报灵活度。
新志愿填报模式意在引导考生优先从专业的角度来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对心仪的专业,可填报多个排名层次不同的院校,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
在“院校专业组”模式中,考生按专业组投档后,即使分数没有达到要求,也可在专业组内进行专业调剂。
如此改革,大幅增加了学生志愿填报的范围。如改革前,辽宁省普通类本科批次设16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而改革后,该省最多可填报112个 “专业(类)+学校”志愿。江苏则由原来的8个院校志愿改为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拟填报专业或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继2017年上海、浙江进行首次新高考后,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迎来了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是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6月5日,河南郑州市二中给高三学生每人发一朵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图源:IC Photo)
高考同样也是防疫大考
去年受疫情影响,高考推迟了1个月。今年高考重回6月初,但临近大考,一些地区疫情却卷土重来。疫情下的高考,既是学业大考,也是防疫大考和组织大考。
面对国内局部地区出现的散发疫情,各地严格做好考试防疫,要求参加高考的考生须进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最近疫情暴发的广东省,报名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共有63.6万人。当地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区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务组织工作方案。要求对考生做到两个全覆盖:即考前14天连续健康状况监测和7天核酸检测全覆盖。对考务人员还要求做到疫苗接种全覆盖。同时,针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考生,密切接触或次密切接触考生等七类不同人群,采取不同防控措施,做足应对预案。
6月5日,广州市教育局负责人透露,一名无症状感染考生将在医院单独参加高考。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谷忠鹏介绍,今年有54900人参加高考,所有应考考生和考务人员将在5日即今天内全部完成第2轮核酸检测。
澎湃新闻视频截图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范韶彬介绍,目前广东省密接、次密接的考生人数不是太多,密接考生也就是30多位,对于这些考生,我们专门制定了考试方案,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这样的方案来组织安排他们考试。密接和次密接考生,安排在隔离考点进行考试,原则上密接考生一人一考场,次密接考生四人一考场。为此,我们教育部门还有隔离点的管理人员,对考生也非常关心。
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要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
一个都不能少
高考是能够深刻影响全中国考生人生轨迹的重要关门。为了让考试铃声在7日上午在全国响起,各地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保障措施,总是非常暖心。
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后,玛多县和果洛州州府所在地玛沁县又相继发生多次余震,为确保考生安全并让考生安心高考,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操场上搭起了高考“帐篷考场”。
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操场上的“帐篷考场”。 果洛州教育局供图
据果洛州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搭建在果洛州民族高级中学操场上的“帐篷考场”共35个,其中包括31个常规考场和4个备用隔离考场。每个帐篷内可容纳考生30名。
今天(6日)上午9时45分,嫩林铁路大杨树站站台上,425名考生及其家长在测温、扫码后登上K5117次“共青团号”高考专列,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鄂伦春族自治旗阿里河镇参加高考。
考生准备乘车
这是全国唯一一辆高考专列。
2003年,原哈尔滨铁路局为解决考生出行难、交通成本高的问题,高考前在考生集中的大杨树站开行去往阿里河考点的高考专列。
高考专列至今已连续开行19年,往返送运考生及家长达3.4万余人次,有7000多名毕业生考上厦门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很多毕业生又返回了小镇,用所学的知识支援家乡建设。2019年,全国铁道团委将高考专列命名为“共青团号”。
6日下午,教育部特别提醒广大考生,一要了解并熟知《考生须知》,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提前准备并携带好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二要提前了解考场防疫措施、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准备好合规的防疫物品,并做好赴考途中的个人防护。三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考虑体温检测等因素,预留足够赴考时间。
5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们将碎纸片抛向空中,为高考减压(图源:IC Photo)
最后预祝所有高考考生能够考出佳绩、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