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国内知名高校的文章,提到国内顶级大学联盟九校联盟(简称“C9”),没想到在后面的评论中竟然有人说C9“土崩瓦解”了,原因是“九所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般情况下,大学之间组建联盟,要么是实力相当;要么是地理位置非常接近;要么是有某种程度的血缘联系或历史联系,而组成C9的九所高校,显然是因为当年实力相当,它们均为985工程首批选定的高校。
高校因为实力相当走到一起,就必须要保持同步发展,这样联盟成员的关系才会稳固,如果其中几所高校发展很快,另外几所高校发展很慢,联盟成员的关系就很容易出现裂痕,等到了一定程度,即便表面上没有土崩瓦解,也差不多处在土崩瓦解的边缘。
作为国内首个顶级大学联盟,C9成立之初就对标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等世界一流大学联盟,有意把自己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联盟。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曾经声名显赫的C9,是成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学联盟,还是跟某些人说的那样,已经“土崩瓦解”了呢?
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回到逻辑的根源,也就是这九所大学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在拉大?
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除清华北大一直位于最前列之外,其他7所高校的整体水平差距不大。
2010年似乎是个拐点,在此之后,C9中的部分高校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在下降,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表现得最为明显。从高考分数线看,哈工大和西安交大都是九校联盟中最低的;在部分省份,哈工大、西安交大与九校联盟中其他高校的录取线正在拉大。
排名上也不是很乐观。以近期发布的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为例,清华北大并列排世界高校第1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位;复旦大学排世界高校第6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3位、浙江大学排世界高校第75位、中国内地高校第4位;上海交通大学排世界高校第84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世界高校第88位、中国内地高校第6位;南京大学排世界高校第105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位;西安交通大学排世界高校第401-5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18-24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排世界高校第500-600位、中国内地高校第25-34位。
可以看出,C9成员中,有7所高校排名占据了国内高校的前七位,保持着“同步发展”的势头,而哈工大和西安交大2所大学的排名却很不好看,落后比较多。
当然,各校之间排名和影响力的差距,还不足以达到让C9土崩瓦解的程度。作为考生,若在这9所高校之间做出选择,则主要看实力。
这里的实力指两个方面的实力,一个是学生个体的实力;一个是的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实力。
个体实力强,选择余地就大。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每年在国内招收的本科新生总数大概在7000人左右,全国约有一千万高考生,意味着实力位于全国前万分之七的考生有资格填报清华北大这两所大学。如果实力强到可以填报清华北大,其他院校自然不在话下。
或许有人不理解,倘若实力强到可以填报清华北大,怎么可能会填报其他院校?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媒体就报道过上海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高考分数线达到清华录取线,但放弃了清华,选择哈工大,因为他被哈工大在航空领域的实力所震撼。
客观地讲,实力强的学生,任性一点没关系,只要不是太离谱,都能被人们接受。放弃清华,选择哈工大,起码还是在C9成员之间调整,跨度不算很大。
考虑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实力,需要大家做好相应的功课,认真了解学校公布的相关数据,适当参考社会机构或大学排名机构发布的公开数据。
相对整体实力而言,学科实力更为关键。清华大学的工科实力均非常强;北京大学的文理等基础学科国内无人能敌;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数学等实力很强;南京大学的天文学、地质学建设水平非常之高……
不管怎么讲,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C9仍是国内顶尖高校群体的代表,无论考上其中的哪一所,未来都充满希望。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