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
某日,几个好朋友闲来无事,聊起了最近的新发现——
首先开口的是小明,以“问题先生”著称:“有一段时间来,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一些网友的网名看起来是怪怪的,那些字像汉字又不是汉字,字典上也查不到。如‘涐諟焱謃亼’这句话,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呵呵,这也不知道啊?就是‘我是火星人’的意思啊。”小明刚说完,号称“问不倒”的小王就接上来了。
“为什么是这意思?你根据什么判断的?”
“你还不明白?只要去掉一些偏旁部首就可以了啊。这就是火星文啊,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啊?这些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莫非就是使用‘形声字’的原理造出来的‘错字’?” “问题先生”恍然大悟。
“那倒我不能肯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汉字的构成吧——”
【寻根溯源】
上次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最初的造字方法“象形”,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太大了:很多东西无法用图形画出来,比如,我要表示“上面”的意思,怎么画出来呢?
于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或者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点画性符号,以表明造字的意图所在。如“刃”是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画,指明是树木的下端,“末”与此相反,指明是树木的上端。很明显,这类字在汉字中数量很少。
尽管“象形”和“指事”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的汉字,但在实际生活中,古人还是遇到了新的问题:“休息”的“休”这个意思,我怎么表示呢?画一个人,眼睛闭上了?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那怎么办呢?祖先又想到了新的办法:在象形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基本图形,这样就可以表示一些比较抽象的意思了(如“休”就可以用“人”倚靠在“树上”表示),这就是“会意”。“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付、伍”等……这样,就可以批量造出不少汉字了。
后来,我们的祖先在现有的文字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更好的方法——“形声”,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成的字,其中形符表示基本意义,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形符和声符的组合方式很灵活,如:左形右声(江、河)、左声右形(锦、刊)、上形下声(草、房)、上声下形(想、袈)、外形内声(街、衷)、外声内形(闻、衡)。因此,形声字是汉字中数量最多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造字能力最强的(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一些新的字都是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的一种方法了。
听了上面的分析,你知道所谓的“火星文”是怎样的构成了吧?
【举一反三】
你能说说下列汉字是用哪种方法造出来的吗?
①尖②本③采④裹⑤艳⑥飘⑦上⑧苗⑨问⑩岩
(答案见下期)
(上期答案)参考答案:
虎,猪(豕),鹿,麋,象,兔,犬,狼;
狈,雀,鸡,雉,鱼,龟,鸟,凤;
燕,蚕,龙,牛,马,羊,兽,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