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关于情绪传递“踢猫效应”的故事: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坏情绪会沿着心理安全的关系等级链依次传递,使得无辜的人成为了最终的受伤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人前表现出我们希望表现的样子,礼貌、客气、甚至克制;而在家里,卸下了人前的面具,在安全的场所面对安全的人,就会放松警惕,任由压抑的情绪放纵。
往往最亲近的人,就成了莫名之火的“出气筒”。
然而,虽然亲密的人是安全的,但也更易在肆无忌惮的语言中备受伤害。亲人的容忍是因为爱,这份爱和包容不应随意被挥霍。
曾经看到过一句很温馨的文字:“进门前,请脱去烦恼;回家时,带快乐回来。”
这是非常理想的生活愿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坏情绪自动消失。
可是,难道我们只能人前装豁达忍气吞声,回家装快乐无忧无虑吗?
“发火”是本能,还是性格缺陷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情绪是不能被消除的。
很多人可能希望自己的脾气可以更好一些,网上的很多“心灵鸡汤”也常常会告诉我们如何控制“愤怒”,但其实“发火”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的大脑机制和自我保护机制息息相关。
动物实验表明,电刺激大脑中的一个部分(下丘脑)会诱发动物恐惧和愤怒的行为。而另一处大脑区域(杏仁核)在侵略行为方面的作用是多重的。
一些极易在愤怒后产生攻击作用的人类,在由神经外科医生切除杏仁核后,临床报道称可以成功减少攻击行为。
人类的生理机制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当刺激(或某些事件),经过我们大脑某一区域(前额叶皮层)的高级认知处理后,会传输信息到下丘脑或杏仁核,引发我们的愤怒情绪,同时下丘脑也会释放各种激素,进而影响我们的生理表征。而生理表征也会反作用于大脑,加剧我们的愤怒体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愤怒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当我们被否定时,我们潜意识抗拒被否定,需要把这种不良感受发泄出去,而愤怒是最有利的发泄方式。
所以愤怒,其实是不好感受的投射,而投射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不能否认负面情绪的存在,而要学会和这些情绪共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常见的情绪管理方法:
01 建立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工具单”
有些人会用运动来调节情绪,比如跑步、打球;
有些人更喜欢用感官知觉来缓和,比如洗个热水澡、听音乐;
也有些人情绪不好时会采取调整呼吸的方式......
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重要的是,找到哪些方法对自己有效、哪些方法不适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议可以考虑列一张自己的“情绪管理工具单”:
在纸上写下“当我____(情绪)的时候,我会______(健康的情绪管理方法)”,将“工具单”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或是带在身边。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在工作环境与生活空间中设置一些“情绪管理角落”:
比如,如果你喜欢焦虑的时候就拼命捏压力玩具,那么就在办公桌上放几个;
如果你在疲惫的时候喜欢抱着软绵绵的物体,那么可以在家中一个角落设置“安全角”,放上几个玩偶或者抱枕。
02 倾听内心的“应该”
我们内心常会有一些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的声音,在恰当的时候聆听它们很重要。
比如,在同学聚会上,一个许久不见的老同学兴奋地和你分享她的喜事——最近工作升职了,恋爱了,过几天要和男友一起去度假。
我们可能会越听越不爽,觉得对方就是在炫耀。而往往此时此时,我们可能是在嫉妒。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妨在这时候去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它也许在说:你应该更加努力工作,应该多社交才有机会脱单,应该对自己好点……此时,这个内心的声音很有价值。
03 想象与你最爱的人对话
心理学家们发现,比起关心自己,人们常常更擅长关心别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不妨试着想象如果你爱的人和你身陷同样的情绪中,你会怎样宽慰Ta,给Ta什么样的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