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性教育教材什么时候出来的?答: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我们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性教育的研究了。但是,我们现在的性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性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也在不断进行中。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一讲关于性的知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性,什么是爱。只有这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会受到伤害。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性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推出性教育课
让父母尴尬的问题老师来教
难道,幼儿园老师开始教这些了?宋女士一问才知道,女儿的幼儿园里,还真的开始上“性教育”课了,之后女儿还有很多改变。
“以前我上厕所的时候,她经常会开门进来,站在边上看。”曾经女儿的这种举动,让爸爸王先生很尴尬,“她还会在旁边问,爸爸为什么你上厕所是站着的,而我是坐着的?”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王先生和老婆头疼了一阵:“我就胡乱地糊弄过去,更多的时候是转移她的注意力。”
说起来,宋女士夫妻俩都是老师,在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上,都觉得很有必要,可是该怎么教,什么时候开始教?两人心里还真没底,总想等着孩子再大一些,再跟她普及。
“以前总觉得4岁还太小,不适合。”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个问题,女儿上幼儿园后就迎刃而解了,“她能听懂‘发育’这些词的意思,而且我上厕所,她再也不会突然开门进来了。”王先生说。
更让夫妻俩开心的是,女儿还有了自我保护意识。“你用手指着她身体的各个部位,她能清楚地回答你,什么地方能给别人碰,什么地方不能给别人碰。”
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
推出不同层次的主题活动
虽然女儿的变化让夫妻俩挺高兴的,但他们还有一个问题:三四岁的孩子接受性教育,会不会太早?
对此,金华市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陶涛做出了解释:
“经过长期观察,这么小的孩子,其实处于性器官的敏感期。”老师们观察发现,男孩子上厕所时,有些小女孩会很好奇地去观察,所以幼儿园在近一两年内,开始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例如我身上的小洞洞、食物的旅行等等。”
其实,这也是幼儿园针对各个年级孩子制定的主题活动。
陶主任还介绍,幼儿园根据《我的 *** 》和《我的小鸡鸡》两本有名的绘本,再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给他们耐心讲解,内容主要分为“我的身体”和“自我保护”两大块。
“五官、手、脚,男孩和女孩的不同……”陶主任说,小、中、大班的内容其实是一样的,但教育的程度会有不同。比如小班的孩子,会教他们隐私部位怎么保护,“跟小女孩说,两个小 *** 是两颗小珍珠,我会十分珍惜它。”再大一点,会延伸到更深层次,比如 *** 的功能,它会分泌乳汁,可以给宝宝提供养分和食物,让孩子懂得每个器官的基本功能。
带大家看看各国性教育课的普及与发展
英国:5岁必须开始强制性性教育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5岁的儿童开始进行强制性性教育。根据“国家必修课程”的具体规定,英国所有公立中小学都将学生按不同年龄层次划分为4个阶段来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
瑞典: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
瑞典的性教育亦称“避孕教育”,是世界性教育的典范,其早期学校性教育是国际公认的青春期教育成功模式之一。
瑞典从1942年开始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内容是在小学传授妊娠与生育知识,中学讲授生理与身体机能知识,到大学则把重点放在恋爱、避孕与人际关系处理上。1966年,瑞典又尝试通过电视实施性教育,打破了家长难以启齿谈性的局面。这样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性病的患病率极低,20岁以下女孩子怀孕生育的情况几乎没有,HIV阳性率至今全国仅5132例,出生率明显下降,堕胎率超低,性病和性犯罪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芬兰:幼儿园就有性教育图书
上世纪70年代初,性教育进入了芬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连幼儿园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图书,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
芬兰有本性教育书——《我们的身体》,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那样每天讲一节,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开始了。30多年过去了,芬兰的性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被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树为典范。
马来西亚:4岁小孩也要学性知识
一份由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教育部、非政府组织以及教育家等联合起草的关于全国性教育的建议书日前提交给了马来西亚内阁,并获得通过,性教育将在两年内成为学校的科目之一,可让小至4岁的孩童也学习性知识。学生将在性教育科目中学习到人文发展、两性关系、婚姻与家庭、沟通技巧以及安全的性行为。
新加坡:推出多媒体性教育教材
新加坡计划生育协会为青少年制订了一系列性教育方案,其重心放在严格控制性行为、性年龄,到1999年,已经有9000多名公民接受了性教育课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制订了一个系统的性教育方案,并为中学低年级学生设计了一套多媒体性教育教材《成长岁月系列》,随后又推出3个《成长岁月系列》教材,分别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中学高年级和中学以上的学生。
美国:1/3学校进行禁欲教育
美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始传授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等知识,初中阶段讲生育过程、性成熟、性约束等,高中阶段讲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淫现象、性变态等,并向学生发放避孕套。
最近10年里,全美有1/3的学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将性行为推迟到婚后,并告诉学生实行安全性行为的做法。现在全美14个城市的32所公立学校中都建有性咨询室,回答咨询的也是孩子,其内容对教师和父母都保密。
荷兰:孩子和父母餐桌上讨论性话题
荷兰人开放的性态度给全世界留下过深刻印象,然而,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在荷兰,与学其他课程一样,孩子6岁进小学时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孩子们甚至会在餐桌上和父母讨论这方面的话题。荷兰的教育专家认为,对青少年甚至儿童开展早期性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帮助青少年不至于因为一时的性冲动或对性的某种无知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终生的憾事。
日本:性知识从小学教到高中
日本文部科学省出版的小学第一册《卫生》教科书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体和性器官图。小学每年有1-2个小时的特别讲座,内容是男女之间身体的区别、月经和怀孕的原理等;初中每年也有1-2小时的特别讲座,呼吁学生不要进行危险的性行为,学生还可以学到避孕和性病知识;高中的体育保健课和家庭生活课里有性教育的课程,内容涉及避孕、流产、性病和伦理道德方面。虽然家长也会向孩子讲一些相关知识,但日本学生的性知识主要从学校获得。
关爱精神病患者,需要从不歧视做起。精神病人是生活在病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渴望被尊重被关怀。
营造了人人关心、爱护该类群体的良好氛围。积极消除偏见与歧视,力争为患者及其家属营造尊重、接纳、
近日,杨丽萍的新舞作《孔雀》,在各大歌剧院巡回演出。
她一出场,就引来了万众瞩目,舞姿优雅,气质卓然,生命感迸发。
然而,比起杨丽萍年过花甲依旧起舞“雀之灵动”,这次让她频上热搜的,却是因为被指“裸奔”“低俗”。
引发这一事件的契机,源于网上一段截取的舞蹈视频。
视频中,男舞者只穿了一条肉色紧身底裤,和杨丽萍相互依偎。远远望去,男舞者近乎 *** 。
这段表演一经流出,便迅速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
虽然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不过是艺术形式的需要,不足为奇。
但更多的网友却认为:这不是艺术,是低俗色情。
随着舆论发酵,两种观点的冲突愈演愈烈,当事人杨丽萍也被推向风口浪尖。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不善言辞的杨丽萍只能站在镜头前,向大家澄清是“因为剧情需要,男孔雀要牺牲自己的全身羽毛,换取配偶的自由,这是生命本初的状态。而且男舞者也没有 *** ,是穿了肉色底裤的。”
然而,她的发声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支持她的人依旧支持,质疑她的人依然质疑。
其实,这已经不是杨丽萍第一次以“非舞者”的身份登上各大热榜,她的舞蹈,到底刺痛了谁?
嘲讽,还是愤怒?
杨丽萍被骂,不是件新鲜的事。
距离这次“ *** 事件”的两个月前,她就因为模仿孔雀交颈而饱受质疑。
视频中,杨丽萍和男舞者耳鬓厮磨,状似两厢缠绵,这样的舞蹈动作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果然,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里,就有人说“这两个人在调情,扭扭捏捏真恶心”之类的话。
面对一众误解,杨丽萍爱徒晒出了一张“孔雀交颈”的照片以证清白。
然而,就和现在对“ *** 事件”做出回应后的效果一样,欣赏的人还是欣赏,诋毁的人对证据视而不见,依旧在键盘侠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
说杨丽萍“低俗恶心”的他们,站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制高点,肆意嘲讽。
“什么狗屁艺术?”
“就该骂,脸面呢?廉耻呢?”
自从杨丽萍登上1988年春晚时起,关于这位“孔雀公主”的争议就从未停止过。
她是一个极纯粹的人,为了舞蹈,她可以舍弃一切人世间的享乐。
为了保持身材,她几十年不吃碳水,孑然一身,不生小孩,刻苦练功,只求在舞台上呈现最好的状态。
有人说,她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可换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极致自律的修行?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一个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不同状态。
食欲和 *** 都属于原始欲望的本我,而刻苦训练,节食控重则需要用超我的意念,压制本我的享乐主义。
所以,为什么自律的人受人钦佩?因为这是一个痛苦的,反人性的做法。
既然如此,为何杨丽萍还是饱受质疑和谩骂?
究其原因,不过是键盘侠们对自律者的眼红,对自身平庸的愤怒。
因为世俗观念的桎梏,他们不敢做出一点违反常规的事,深怕惹来旁人的非议,又嫉妒那些可以为理想不顾一切,坚持到底,扛住压力的反叛者们。
非议别人者对自身现状无力改变,只能将怒火汇聚指尖,躲在屏幕后指手画脚,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别人,以此找寻内心的平衡。
就像《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里写的那样:因为你比我好,我就莫名痛恨你。
“低俗”背后,是变相的教育缺失
这次杨丽萍“低俗”事件的背后,有一些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评论特别引人深思。
一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作品会误导青少年,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从而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且不谈这种观点是否成立,倒是这种腔调,让人不禁想起曾经轰动一时的“删教材风”。
一些家长要求把千古名篇《山行》从小学课本里删除,理由是这首诗里有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坐爱”音同“ *** ”,是“ *** 裸的性暗示”。
不仅如此,很多原本没有任何不良引导的名著名篇,都在这场“风波”中被无情鞭挞。
比如《水浒传》被指控性别歧视,《红楼梦》里因为“宝玉初试云雨情”,被怀疑诱导未成年早恋,还有类似“锄禾日当午”“日照生紫烟”“清明上河图”等等。
被举报的理由如出一辙,皆是因为“性暗示”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这样的理由看似滑稽可笑,实则也让人唏嘘。
因为这些家长荒唐行径的背后,何尝不是对“谈性色变”的恐惧,对性教育缺失的伪装?
关于“性”,自古以来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最讳莫如深的话题,好像这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在这样的语境下,家长和老师都用无数招术来掩盖“性”的存在。
比如小孩子都问过父母的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
答案五花八门:垃圾堆里捡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充话费送的……
这些回答里绝不会有“你是爸妈爱情的结晶”之类的选项,因为这个回答很可能又会扯回“性”话题上去。
家长们遮遮掩掩,甚至对学校教育也指手画脚。
广东某小学曾经试点开设性教育课程,教材由北师大教授研发,教育部通过,旨在科学地教育孩子探索身体的奥秘。
但没过多久,这门课程就被家长举报,理由是内容尺度太大,少儿不宜,老师应该维护孩童的天真无邪。
为了这个目的,他们不介意让性教育一直缺失,就像台湾作家林奕含说的那样:“父母永远认为,性教育只属于那些需要性的人,所以他们将永远缺席孩子的性教育课堂,而他们坚信只是还没开学而已。”
可这样看似纯洁无暇的教育,对任何可能“性”围追堵截的举动,真的对孩子好的吗?
“性”缺位,无数悲剧的元凶
无数惨痛的事实证明,传统教育刻意缺失的“性教育篇”,无法维持孩童天真,世界美好的假象,反而是酿成各种人间悲剧的真凶。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女孩从13岁起,就长期遭受补习老师的性侵。
施暴者不停给女孩灌输“我们彼此相爱,和老师做,这是你爱老师的证明”,他也料定了世俗对“谈性”的低包容,吃定女孩会因为羞耻心而忍气吞声。
于是,这个老师在道德观念的灰色地带,将自己的 *** 完全发泄到女孩身上。
最终,女孩不堪忍受折磨,患上重度抑郁,绝望自杀。
这个女孩就是台湾作家林奕含,她去世时年仅26岁。
她生前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房思琪式的悲剧,源于社会的集体谋杀。”
世俗偏见,家长隐瞒,学校隐晦……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缺乏性教育的孩子吃尽苦头。
前有林奕含自杀,后有艺考名师杜英哲利用职务之便,长期 *** 艺考女生,受害者竟达21人。
假如我们没有对性教育那么抵触,那么羞于谈及,或许这些受害者可以早点得到正义的伸张,而不是独自痛苦沉沦。
翻开社交软件,可以找到由于性教育缺位而造成的大祸。
黑龙江一名13岁男孩 *** 14岁女同学,事情败露后将女孩母亲砍死;
13岁大连男孩奸杀10岁女孩;
成都某医院妇产科接收12岁孕妇;
15岁少女早孕产子;
18岁女生宿舍产女后,将其扔进垃圾桶,致婴儿死亡,一审被判故意杀人.........
这些未成年性犯罪或性受害的背后,并不是因为过早接受到性教育,而让他们失足犯错。
相反,这些孩子在没出事前,都有一个相似度极高的家庭教育——除了性教育,什么都教育。
为什么在如此保守的教育下,还会教出这么“离经叛道”的孩子呢?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父母的“善意”被人利用。
父母希望孩子天真纯洁,可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良知。
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怀着各种阴谋,代替了父母在性教育上的角色。
因此,被歪曲的事实为将来的悲剧埋下祸患。
所以,“少年 *** 犯”“少女厕所产子”之类的新闻才会频频出现。
她们懵懂无知,他们被人教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父母和老师不再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仅有途径,他们在网络上可以任意查找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
同时也包括那些缺失的教育,而网络所弥补的“性教育篇”,因为要吸引更多人观看,所以它 *** 新鲜,却省略了责任道义。
十几岁的孩子对世间充满求知欲,但还未形成健全人生观的他们,对善恶是非都缺乏判断能力,而他们又无法得到家人的正确引导,只能靠网络“自学成才”。
如此循环,实在细思极恐。
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杨丽萍被指“低俗”的作品,到底刺痛了谁?
除了“因为你比我好,我就莫名痛恨你”的人性之暗,更多的,还有因为惧怕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谈性色变”的家长们。
可无数缺乏正确性教育造成的惨痛教训,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性教育的普及已是迫在眉睫。
与其纠结艺术作品里有没有“伤风败俗”的成分,不如将思想解放出来,开诚布公地开展性教育。
把孩子往好正确的价值观上引导,让他们懂得身体的奥秘,两性差异,以及如何与异性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
而不是对艺术瑰宝围追堵截,这样无异于给“大卫”穿衣,因噎废食。
资料
光明网:《演出造型“尺度大”“不雅”?杨丽萍回应》
南方周末:《性骚扰、举报、刑拘,号称全国第一的艺考机构发生了什么?》
时报新观察:《哈尔滨某高校女生厕所产子,知情人爆料内幕,警方已介入》
极目新闻:《女生宿舍产女后抛弃垃圾桶,致女婴死亡,一审判决故意杀人》
法在身边栏目:《黑龙江13岁男孩 *** 10岁女孩,事情败露后杀害女孩母亲》
林奕含访谈
《消失的她》里,给女人的10个婚恋警示,你一定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