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人们对皇帝的称号时,看到不少人都支持这样一条规律:隋之前的皇帝多用谥号称呼,唐朝到元朝的皇帝多用庙号称呼,而明清的皇帝多用年号称呼。用谥号、庙号或年号称呼皇帝,是为了避皇帝讳。像谥号,就是为了人们方便称呼过世的君王而创造出来的,这在之前已经讲过。
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字。最初,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功、值得子孙祭祀的皇帝死后会被追加庙号。到魏晋南北朝时,庙号开始泛滥,唐朝之后基本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一般常见的庙号有太祖、高祖、世祖、太宗、世宗、中宗等。虽然庙号所选的字有时也是谥号的备选字,但庙号的选字其实并不是以谥法为标准,其褒贬的意味与谥法也不相同。
年号则是古代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最初人们用君王的继位的年数,作为一种纪年方式。在史书中,比如《春秋》就用鲁国君主的谥号与年数相结合来纪年的,《史记》记载孔子的出生时间也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到汉武帝时,首次出现了年号。当时有官员提出,应该结合祥瑞确立年号,用这种方式来纪年,而不是简单地用继位时间来纪念。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此之后,皇帝登基后基本就会公布新的年号。而且因为年号需要与祥瑞结合起来,因此最初,每当天下出现祥瑞,皇帝就会更换一次年号。除此之外,碰到大事、要事,皇帝也会改元。因此明朝之前的皇帝年号有多有少。只是后来一些皇帝不再注意这些,更换年号的频率也不像以前那么高了。到了明清两朝,基本上是一个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
从上边描述可以看出来,谥号和庙号本身就是为了称呼过世的皇帝而设计的,因此用谥号与庙号称呼皇帝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隋唐之前,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而唐之后,皇帝的谥号又越来越长,所以就形成了唐之前的皇帝多用谥号称呼,而唐之后的皇帝多用庙号称呼这样的现象。当然,有些书中是将庙号和谥号结合起来一起使用的,这时一般是庙号在前,谥号在后。比如《资治通鉴》就是用“太祖高皇帝”来称呼刘邦的。
而年号与谥号、庙号都不同,年号本身是用来纪年的,而不是用来称呼皇帝的。在一般的书籍中,年号一直都是用来表明时间的。比如《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时期的事,就会写“建元元年”、“元狩五年”等等。只是最初,皇帝的年号比较多,记起来比较复杂,一般人很难将年号与所属的皇帝马上对应起来。
但是从明朝开始,大部分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人们用年号纪年,读者很容易就能够从书中的年号联想到当时的皇帝,比如看到“洪武”,人们就会知道写的是明太祖在位时候的事。而且,像明武宗、明世宗这样的称号本身也缺乏辨识度,反而不如“正德”、“嘉靖”这两个年号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久而久之就有人用年号来代指皇帝了。洪武皇帝、永乐大帝、康熙帝这样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
但这种称呼本身不合规矩,因此是在比较随意的场合出现的。比如话本小说之中。一般情况下依旧是用庙号、谥号称呼皇帝,年号依旧是被拿来纪年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