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缪贤曾称赞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在缪贤的口中,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为了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带着和氏璧,只身前往秦国,在朝堂之上勇敢与秦王对峙,不顾自己的生死,显然蔺相如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公元前283年,秦昭王向赵惠文王提出以十五城易赵之"和氏壁",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秦国打的什么主意,赵国有点不知所措,蔺相如在这个危机的关头挺身而出。"宁许以负秦曲"在道义上也要胜过秦国,并在求得赵王的同意后,只身前往秦国和秦昭王进行谈判。秦王接见了蔺相如,蔺相如假装指出璧上有点瑕疵,要指给秦王看。结果,蔺相如得到璧后便退到柱子旁边,怒发冲冠,大声喊出:"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语气不卑不亢,而且因此来威胁秦王,就算是杀掉蔺相如也得不到宝玉,还不如将他送回去,结果蔺相如果真安然归国,赵惠文王在此事后很欣赏蔺相如,秦国没有再提和氏璧的事情,而赵国也免于将和氏璧拱手送人。
在秦国,蔺相如舌战秦君臣,慷慨陈词,视死如归。其勇,绝非莽汉之冒险,他敢以性命作赌注,以性命博取个人功名与赵国利益。其智,亦非狂徒之骜猾,他洞悉大势,对秦赵的国力对比了如指掌;他明察秋毫,对秦王的喜怒心态洞若观火;他纵横捭阖,进退自如,示好而不示弱,既呵斥、谴责,又劝导、警告。
这不是一个人的战争。蔺相如有底气,因为他有两个身份:他是赵国使臣,杀他等于向赵国宣战;同时,他是和氏璧的临时保管人,他与和氏璧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人在璧在,人亡璧亡。无璧在手,蔺相如就没有发言权;有璧在手,他蔺相如就有主动权和操控权。在秦国朝堂上,蔺相如利用这两个身份,进攻时有胆有识,防守时有理有节。通过和氏璧,蔺相如不仅显示了赵国的诚意,也烘托了自身的政治价值与地位。想象一下,当秦王及其后妃伴臣们沉醉在美玉之中,蔺相如的内心一定涌起了一个底层士子特有的豪迈。当然,这激情持续的时间很短暂,蔺相如掩饰得也很到位。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谈笑自若,优秀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