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伙伴们看古装剧时,都会很好奇,主角需要照明的时候拿出的火折子吹一下就亮了,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如何制作的,为什么一吹就着。
其实,古代真正的火折子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密紧的纸卷,比较高级的火折子是以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锤扁,再加上湿棉花,晒干后加入硝、硫磺、松香和樟脑等助燃物,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合上盖子,火星会在里面闷烧,在需要用的时候,把盖子拔掉,然后对着火折子轻轻吹即燃。
火折子的原理在物理学上叫复燃,指的是已经在燃烧的东西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重新获得氧气后,立即开始燃烧的现象,火折子就是用易燃物草纸人为的加个外筒,造成缺氧环境,让明火变成火星,然后打开盖子,火星重新获得足够氧气,开始重新燃烧。
通过控制氧气的浓度进而控制燃烧程度这一技术,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在蜂窝煤、冶金等领域,没想到千百年之前,古人早已利用这个原理,由于火折子便于携带,而且随吹随用,因此也就成了最为便捷的移动照明取火设备,而且比灯笼火把这些招摇过市的还隐秘很多,所以它也就成了月黑风高夜必备的点火“神器”,火折子制作原理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