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伯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

李玄伯人物概况 本页面提供了李玄伯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李玄伯是谁?李玄伯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李玄伯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李玄伯人物...

李玄伯人物概况

本页面提供了李玄伯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李玄伯是谁?李玄伯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李玄伯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李玄伯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李玄伯
李玄伯图片

李玄伯个人资料简介

李玄伯,名李宗侗,1895年9月3日生于北平市丞相胡同,河北省高阳县人。祖父李鸿藻,晚清名臣,曾为清朝穆宗师,历任清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吏都尚书等。父亲李j瀛,曾任清朝户部侍郎。易培基的女婿、李石曾的侄子。

人物简介

自幼聪明过人。17岁时,跟随五叔 李石曾到法国留学。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

1924年返国,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兼法文系主任,曾出任国民阅批财政部全国注册局局长、开滦矿务局督办、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等职。还担任过中央政治会议北平分会委员、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主任委员等。  抗日战争时期,曾护送故宫文物南迁京沪,转运重庆,历经艰辛。在北京、上海沦陷后,匿名居住在上海,中央图书馆来不及转运的善本图书也寄藏于其家。抗战胜利后,将中央图书馆图书完璧送归阅批。后任中法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1948年,受聘为国立阅批大学历史系教授。逯耀东、许倬云、李敖等,都曾是其弟子。后历兼国史馆史料审查委员、编译馆编审委员、阅批省文献委员会顾问、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等职。对中国古代史颇有研究,在学术上时有独特见解。执教五十年,尤能提掖后进。

1974年3月16日病逝,享年80岁。

惊天大案

1928年10月,南京国民阅批下令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理事会条例及任命27位理事的名单。理事会在南京开会推定国民党元老 李石曾(煜瀛)为理事长,精通文物典籍的 易培基为首任院长, 张继(溥泉)内定为副院长,他们都是理事会的常务理事。

南京阅批的人事安排公布时,院长易培基因病没有到任。按理应该由副院长张继来主持工作了。但院长 易培基不同意,事后他解释道:“溥泉神经,又要听神经太太的支配,不能让他当家。那是石曾的意思。”为此 张继很不愉快,与 易培基产生芥蒂。

张太太崔振华在国民党上层社会是有名的“河东狮吼”,她为丈夫身为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的元老,在国民阅批中担任司法院副院长并兼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席,居然无法操纵故宫博物院的大权而耿耿于怀,这就埋下了待引发的炸弹。

根据国民阅批任命, 张继为故宫文献馆馆长, 易培基的女婿、 李石曾的侄子李玄伯(宗侗)为秘书长,主管办理故宫博物院日常事务。这人事安排上的布局成为“故宫盗宝案”的伏笔。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危在旦夕,高等学校部署南迁,故宫博物院也酝酿着迁离北平。经南京阅批批准,北平故宫博物院先后分五批将13000多箱古物运往上海,以免落入日寇之手。作为故宫博物院常务理事, 张继不遗余力地监控故宫的诸项决策。博物院理事会通过了60000元迁移费预算案和 张继提议的文献馆由他主持迁往西安、迁移费三分之一归他支配的提议。不料,代理行政院长 宋子文否决了北平故宫文物分运西安的计划,要求古物全部迁往上海租界。这次赴南京请示是李玄伯亲往经办的,于是 张继怀疑是李搞的鬼,因此对李更加极为不满。

凭着 张继的资历和在国民党、在阅批中的多项职务,在故宫前途决策上屡遭冷遇,甚至在下级面前丢了面子,失落的情绪致使他对故宫博物院的实权人物 易培基、李玄伯的不满与日俱增,以至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 张继夫妇指使由张一手提拔起来的最高法院检察署署长郑烈,多方串联、贿买人证,指控易、李私占故宫宝物――一个弥天冤案由此罗织开来。

崔振华起诉易院长李秘书长私占文物案指的是故宫博物院1931年冬天发售一批与文史无关的物品。

事情缘自1929年春,为保证故宫文物经费,几位理事提出处理无关文史物品的建议并拟定章则,呈报南京行政院。根据行政院批准的临时监察委员会规则,1931年6月故宫博物院聘请了平津各界人士成立临时监察委员会,商讨处置故宫无关文史物品事宜。临时监察委员会开会申述下列原则:一、处理的物品必须与文史无关;二、售出物品所得价款作故宫修建和印刷资用,不许别用;三、处理上述物品的办法暂定投标、拍卖两种。此后临时监委经常开会,在具体处分物品步骤上议定为先药材次食品、再绸缎皮货。

不过在绸缎作价的操作上,当时为了鼓励多销,还规定了优惠价,凡购货2000元以上者七五折,3000元以上者七折。李玄伯秘书长第一次买了两、三百元的皮货,过了一段时间,又买了2500多元的物品,合于七五折的规定。有人建议他再购两、三百元,连同上两次数目合算,超过3000元就可七折了。李为了贪图小利,真的这样做了,结果授人以柄,成为他枉法营私的罪名之一。由此李成为易案的第二号被告。

对于崔郑的诬陷, 易培基决心回击。他聘请了北平著名律师 刘崇佑作辩护人。了解到起诉必须在1934年2月3日出庭, 易培基本人若不在此前到案就意味着自动放弃起诉权。易本计划1月28日从北平动身,但是1月26日易的女婿李玄伯从南京打电话给易,告知一切都办妥,易不必到南京出庭了。易听信其言,2月3日没有到庭,失去了说明真相的机会,也失去了民众对他的信心。自动放弃申辩在客观上给外界以心亏理屈的印象,各报纸均登载了易未出庭的消息。人们纷纷推测,看来易确有把柄,无颜以对法庭。这一回合,崔振华等不战自胜。

但张氏夫妇并未就此止步。1934年11月他们又操纵江宁地方法院检察官对易、李等9人提起公诉。诉状指控易自1929年起,“陆续将保管之珠宝部分盗取真珠1319粒,宝石526颗,以假珠调换真珠者9606颗,以假宝石调换真宝石3251颗,其余将原件内拆去珠宝配件者1496处;……为数甚巨,均一律占为己有……”

“七七”事变后,战争烽火从华北燃向东南。病卧沪上的 易培基年迈体弱,新病旧病一起发作。这时他的财产大半已被没收,连诉讼费都难以筹措,精神上压抑难忍,心中积愤无处宣泄,终于在上海含恨离世,终年57岁。他在终前遗嘱中感叹:“未能立时到案”,“惟有故宫一案,培基个人被诬事小,而所关于国内外之观听者匪细。仰恳特赐查明昭雪,则九幽衔感,曷有既极!”

此时,张氏夫妇仍不罢休。易去世后,崔振华又指使南京地方法院检察官于1937年9月30日提起公诉,告 易培基、李玄伯、吴景洲三人。诉状列举该三人的犯罪情形又有新发展,除以往的侵占,又加之“吞没”,还列出“侵占书画594号,古铜器218号,铜佛101尊,玉佛一尊;秘书处装箱南迁古物12号、图章3号;珠宝,前案业已起诉者外尚有二号统由鉴定人慎重鉴定,出具鉴定书”。

此时,易案从1928年到1937年积非成是。而头号当事人已离世,二号被告李玄伯有把柄被人捏着,态度畏缩,不敢力争。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幸存的有关当事人以为有机会重审这个案子了。不料闻知本案的卷宗丢失一空,最高法院当初认为有盗换嫌疑而封存的古物,连箱也不见了。

1947年冬天,国民党一面发动内战,一面召开伪国大,选举国大代表。 张继四处奔走占得一席之位,不期突然暴病即身亡。失去靠山的崔振华意识到,此事若再追究下去,结局将对她不利。于是又串通法院搞了个赦免来掩盖强加于人的罪责,掩盖这18年散布的一切不实之辞,以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就这样,这个沸沸扬扬长达8年的盗宝案,以耸人听闻开始,却以莫名其妙的方式悄然无息地不了了之。直到解放以后,经对有关知情者调查核实,这场冤案的真相才终于大白。而此时一代文物大师、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长 易培基却早已含冤于九泉之下。

从这桩所谓 易培基故宫盗宝案,可以看出国民党权贵在权力受到侵害时,在压制和迫害对手上是如何疯狂和不择手段,也可以看出国民党司法制度的黑暗与龌龊。

以上整理的李玄伯个人资料信息、 李玄伯图片、李玄伯简介、李玄伯简历、李玄伯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李玄伯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

  • 发表于 2021-09-22 11:37:19
  • 阅读 ( 226 )
  • 分类:科技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白思特
白思特

3167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