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面提供了崔步瀛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崔步瀛是谁?崔步瀛个人简介资料完整设计了网页求职找工作编辑个人简历作品所需要的崔步瀛网站常用模板元素,不保证崔步瀛人物数据真实,任何问题请联系管理员调整。
崔步青(1901―1969),著名养马学家。中国现代马政建设和马匹育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擅长相马和育种。他率先从国外引进良种马在中国开展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工作,后来转入高等教育工作,对中国现代马政建设、马的育种改良和畜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步瀛,又名亦平,河北省滦县西区大齐庄人。生于1901年3月17日。他的祖父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少年时期受祖父和兄长崔步瀛(兽医专家)的影响,立志走科学救国道路,考入北洋阅批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1922年毕业于本科。
1901年3月17日 出生于河北省滦县。
1918年 毕业于河北省第四中学。
1922年 毕业于北洋阅批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
1923―1927年 任北洋阅批军政部陆军兽医学校助理员。
1927―1928年 任东北讲武堂马学教官。
1928―1930年 在日本东京陆军兽医学校攻读养马学研究生。
1930―1931年 任东北洮安军牧场技师兼技术部长。
1932―1940年 历任南京句容种马牧场上校筹备主任、上校场长兼牧马实习班主任。
1940―1945年 任清镇种马牧场少将场长兼牧马实习班主任。
1945―1946年 任贵州安顺陆军兽医学校少将教官。
1946―1949年 任国民党联勤总部马政司副司长。
1950―1955年 任农业部参事、高级工程师兼北京农业大学教授。
1955―1957年 任察北牧场畜牧总技师兼副场长。
1957年 任农垦部国营牧场管理局畜牧总技师。
1957―1969年 任吉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兼畜牧兽医系主任。
1969年1月7日 逝世于长春。
马匹育种改良
1 崔步青.列强马政概况及建设中国马政之要范.畜牧兽医月刊,1930,1(1).
2 崔步青.三十年来日本马政之一瞥.兽医畜牧学杂志,1936(2).
3 崔步青.中国古代马政略考.畜牧兽医月刊,1941,1(7、8、9).
4 崔步青,王居仁.马之毛色遗传.中央畜牧兽医汇报(农林部中央畜牧兽医实验所主编),1942,1(1).
5 崔步青,张世珩.养驹常识.畜牧兽医月刊,1942,2(9).
6 崔步青.阿拉伯马血统略考.畜牧兽医月刊,1942,2(10).
7 崔步青.贵阳竞马会暂行骑术比赛规则.兽医畜牧杂志,1943,1(2).
8 崔步青.费理朴博士在清镇种马牧场谈话纪录.中央畜牧兽医汇报,1944,2(3、4).
9 崔步青.建设马政意见书.畜牧兽医月刊,1944,4(6、7).
10 崔步青.宋代保马与现代马政.畜牧兽医月刊,1945,5(5、6合刊).
11 崔步青.新民主主义的马政建设计划纲领.1949.
12 崔步青.马匹杂交育种工作途径的初步探讨;马的交配实施;马匹外貌鉴定;种公母马的饲养管理.畜牧兽医选辑,1952(3,5).
13 崔步青.从马拉农具谈到马的能力,中国畜牧兽医杂志,1953(1)
14 崔步青.从发育规律看幼驹的培育.中国畜牧学杂志,1958(1).
15 崔步青.制定双辽马场马匹杂交组合的讨论.中国农业科学,1963.
他在国民阅批工作,创办马场,领导马政建设并多次出国考察,选购种马,在当时这是一项肥差。可是他为官清廉,一身正气,直到解放仍是两袖清风,身无长物。正因如此,才使他在筹办句容种马牧场期间,顶住排挤、诬陷的风刀霜剑,站稳了脚根,为中国马政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崔步青对中国马匹改良,开始是以军马为主。他认为,中国的马政事业,必须依靠阅批力量,当时只有先从军马入手,才能得到阅批的支持。但在发展军马富国强兵的同时,他从未忘记民马的改良。抗战期间,隶属清镇种马牧场的民马配种所在贵州共有10处,说明了他的养马思想是,富国强兵与兴农利民二者并举,先从军马入手、以军养民。
他在担任句容种马牧场场长去伊拉克考察马政与选购种马期间,主要着眼于充实军用马匹,改良军马,提高素质。他选购阿拉伯种马的主要原因是:1),阿拉伯马是世界著名的古老马种,血统纯,遗传性稳定,世界各国其他名马都含有它的血统;2)体型结构匀称,外貌优美,适应性强,耐劳苦,堪粗饲,适于军队饲养;3)为骑乘马中轻型马的良种,适于中国军民乘用;4)有些中国良马如伊犁马与阿拉伯马血缘相近,体型亦近似,杂交改良后可收到良好效果。据此,他制订了军马改良的如下标准。
一、体型外貌与盎格鲁阿拉伯种相近;
二、血缘成分,以阿拉伯纯种公马与中国蒙古母马或伊犁母马杂交至第五代再与英纯血种公马交配,将其后代横交固定,即可产生与盎格鲁阿拉伯种相似的新型马。
这一计划虽因抗日战争而没能实现(只进行了一、二代杂交),但其设想是可取的。若能按他原计划进行,中国就能有新型的盎格鲁阿拉伯良种马为骑兵或赛马用。
崔对其他重挽、轻挽及驮用品种马的改良,亦有其独特的见解:
轻乘种。以阿拉伯马为基础,或以盎格鲁阿拉伯及奥尔洛夫速步马为基础,育成体高145―152厘米、胸围率113%、管围18厘米以上。
重乘种(中间种)。以苏联的奥尔洛夫或盎格鲁诺曼为标准,体高148―152厘米、胸围率113%、管围20厘米以上。
轻挽马。以盎格鲁诺曼为标准,体高150―155厘米,胸围率114%、管围20厘米以上。
重挽马。以法国小型贝尔修伦为标准,体型较轻:速度快且能持久,可作挽重炮用。但因毛色多为青毛,不适于军用。崔认为可采用新创的贝尔顿为标准,该品种为重挽马体型较轻者,毛色以黑栗为主。体高150―158厘米,胸围率118%,管围20厘米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养马思想转为以发展农用马为主,极力反对采用苏联重挽马改良中国农业用马。他认为重挽马既不适宜中国农业用,也不适于部队挽用,耗草料多,经济效益低。他主张将中国东北马定型为“小格挽马”,体高为150―152厘米,要求外貌和生产性能达到国际水平(达到阿尔登或贝尔顿水平)。育种方法,应以杂交为主,保持本地马的血缘成分为25%。即以本地母马为基础,选用挽型或中型种与之杂交,再与进口的紧凑重挽马杂交,最后所产的杂种后代(第二代)进行横交固定。实践证明,这种先用轻型马加大本地马的体力,然后用重挽马加大本地马的挽力的先轻后重的育种方法,对东北地区农用马的改良,起到了良好作用。1961年夏,他到双辽种羊场马匹育种分场,为该场选择种公、母马时,排除苏维埃重挽马“东风号”种公马,而引用德惠种马场的“重彻号”种公马,再选择较好的杂种母马与它交配,然后在其后代中选择优良的进行横交,效果很好,为该场培育出了吉林挽马的品系。
1964年春,他去铁岭种马场指导工作,整理马群,鉴定育种群。他选定横交种公马“农云”号和“农仿”号,建立了两个优良品系,为育成铁岭挽马奠定了基础。
1964年秋,他去红骥种马场考察,为该场选定了横交用种公马“57―33”号,以它作系祖,育成了黑龙江挽马“57―33”号优良品系。
崔步青对中国马匹改良,强调从当时当地实际出发,以我为主的思想,既反对培育重挽马,也反对培育轻挽马。他为东北三省的马匹改良,培育挽乘兼用型农用马的育种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整理的崔步瀛个人资料信息、 崔步瀛图片、崔步瀛简介、崔步瀛简历、崔步瀛作品均来源于网络整理和网友投稿,有更多关于崔步瀛个人资料简介(简历及图片)的网页内容欢迎联系,任何不当信息也可以联系编辑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