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练习跑步,找个"陪跑师"训练;打游戏总输,找个“陪玩”带飞;不知如何穿衣打扮,“陪购师”来支招……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在物质日趋富足的今天,购买不仅基于需要,还参杂着冲动、虚荣等元素,从而导致了过度购买。
有人家里藏了上万个塑料袋,有人衣帽间里一半的衣服都还没来得及拆吊牌,有人以为家里一切都是刚需,却也找出了三百公斤的闲置物品……
1.“乱世佳人”的救星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的话,请赐给我一个超会整理的管家吧!”微博用户@崽崽不吃饭在评论区祈求到。
整理衣物对于一个“狗窝”拥有者来说,难如登天。堆积如山的衣服、难以落坐的房间、数不胜数的快递盒……想必这是一个“合格”的“都市懒人”早已司空见惯的场面。而这一切“乱象”,都在催生一个新型职业——整理收纳师。
2020年3月29日,@北京商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北京00后整理师魏婉晴一年迭30万件衣服,帮200多个家庭做整理收纳,归置面积达2个足球场大小。
同为整理收纳师的玲君也表示,曾在一位客户的家中整理出三双同一品牌同一样式同一尺码的鞋子。
许多家庭因疏于整理而浪费掉了大量的空间和物资,而整理师的任务,正是要帮助客户处理好物品、空间与物品拥有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整理收纳不是简单的服务行业”,魏婉晴认为整理师不同于其他家政服务。
收纳服务偏向一次性服务,即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解决衣物秩序杂乱的问题。整理师需要预采房屋概况,了解空间面积、常住人口、柜体数量、物品大致数量等基本信息,并对杂乱的房间“下处方”,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整理方案。
在抖音账号@纳爷的收纳研究所发布的视频中,展示了整理师的基本工作流程,整理师团队们先将衣物从衣帽间和家里各种大大小小的柜子里搬出来,并“抠出”堆放在家里各个隐秘的角落里的小物件。
接下来对数量庞大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征求顾客的意见进行断舍离,在了解顾客的穿衣习惯、摆放位置后,对物品进行规整放置。在经历“清空、分类、筛选、收纳”四部曲后,一个整洁的居所才不负众望地显现。
整理收纳工程巨大,相当于对一个居所“破而后立”。整理的最后一个程序,需要客户参与一个简单的交接——收纳师将细心教授客户今后如何维护衣物秩序,保持家居整洁。
2.整理衣物,更是整理情怀
除了三代同居、物品堆积的五口之家、自封为“乱室佳人”的00后、95后,搬家人群也是收纳师的常见雇主。
一些委托人搬移到新环境之后,仅靠自己无法完成所有物品的归置,就会考虑寻求整理师的帮助。一些新婚伴侣刚搬到一起生活,双方的物品融合到一起,也是一阵无法应对的兵荒马乱。
@整理生活linda认为,婚房新居整理应该在细化物品量和类型的基础上,照顾到双方的生活习惯。
更为特殊的是针对老人搬家的整理,整理师不仅需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考虑老人取用一些物品时是否方便,还需要照顾到老人的情绪。
虽然提到整理师,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整理衣物”“规划空间”,但整理师整理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委托人的情感。
有的整理是在委托人离婚、分手、失去伴侣的情况下进行的,委托人的情绪跌落到低谷,已经无法独立面对家里的物品关系了,为了避免睹物思人,他们决定用整理的方式与过去告别。
还有一些委托人担心自己身体状况不稳定,需要通过整理决定物品的去留与分配。还有不少整理师会为老人放置一个“记忆箱”,收纳对委托人意义非凡的纪念品。
除了个人对整理收纳的需求,社会的个别群体对于收纳的需求也得到了相应的满足。公益性质更强的面向老年社区的老人生前整理课程和面向家属的整理护理课程在不少地区开办,帮助了不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属。
3.繁华背后的焦虑
虽然整理师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职业,但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最初,整理师需要通过报办课程进行学习和考取证件,这之中的投资花销并非小数。在工作中,客户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不会允许一位整理师花几个月来整理自己的房屋,因此,整理师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协作,在几天内完成事务。
并且,人的精力和体力是相当有限的,整理师在一天内整理完一个凌乱的家往往就已经累散架,更别幻想365天连轴转地工作了。
更为困难的是,整理师以陌生人的身份登门入室,并粗略决定每一件物品的去留和归处,从儿时的课本到藏在裤兜里的私房钱,这不仅是对收纳师专业度的挑战,也是在考验客户对收纳师的信任度。
虽然收纳师可能面临着团队合作、技能训练、体力透支、客户信任度不足等困难,但收纳师这一职业背后的情怀与关爱,都为它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整理旧物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是在整理主人的心情,或悲伤或喜悦。甚至是让旧物与新生活和平相处。”
两年的整理经历,让魏婉晴明白,整理师理顺的更是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情感,而这也正是整理师这一职业最宝贵的特性。
无论委托人是出于情感的需求,还是对整洁屋室的向往,整理师都凭借着双手,靠近了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相似而又各有不同的私人生活空间,给了委托人一次认真审视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