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天民(读史专栏作者)
楚汉相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做了汉朝的开国皇帝。按照成王败寇的惯例,刘邦在历史上应该是一派高大全的光辉形象。
可是不知为什么,刘邦的形象一直高大不起来。在后人的评价中,刘邦的形象颇有些猥琐甚至无赖。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好酒及色”,元曲作家睢景臣更是在《高祖还乡》中历数刘邦的劣迹,点着他的小名刘三骂他“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刘邦出身微贱,是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没有多少文化,谈不上什么雄才大略,好像也没大有主心骨。
遇到麻烦事就知道两手一摊,问别人:“为之奈何?”或者“且为之奈何?”。
这句话已经成为刘邦的口头禅,仅在鸿门宴前后就出现了3次,以后又在《留侯世家》等篇目中多次出现。
鸿门宴前夕,刘邦得知项羽将要攻打他,按照一般军事将领的通常做法,一定是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灭项抗楚领导小组,刘邦亲自任组长,连夜制定迎战方案,最后刘邦作重要指示,一定要夺取迎战项羽的最终胜利,然后各部门分头行动。
事实上,刘邦不仅没有作重要指示,反倒显得不知所措,接连问张良“为之奈何?”
这是不是说明刘邦本是个无能之辈,他战胜项羽完全是靠不择手段?
其实,刘邦的口头禅是蕴藏着大智慧的,甚至可以说是战胜项羽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刘邦的口头禅表明了一种谦虚的态度,有利于招揽人才。
春秋战国以来,有才能的士人都希望投靠一位贤明的君主,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施展抱负,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秦末大乱,群雄逐鹿,谁招揽的人才多,谁就能在斗争中取胜。
刘邦的这一态度,确实为他招揽了不少人才,有些人比如韩信甚至是从敌对阵营投奔过来的。
其次,刘邦的口头禅给各路人才提供了展示才能,表现自己的机会。
刘邦的一句“为之奈何”,实际上就是给手下人出了个题目,让他们展开自由辩论。
通过辩论,一方面给他们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谁是骡子谁是马,通过这么一遛,刘邦的心里也就有数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刘邦的口头禅使他能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通过集思广益,然后众谋独断,作出正确决策,就可以少犯错误。
事实上,刘邦不仅在鸿门宴中多次问“为之奈何”,在以后的斗争中,也多次这样向手下人发问,然后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
相比之下,项羽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他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经常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决策,导致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败,许多有才能的人纷纷离他而去。
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经验说: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有人说,聪明的君主往往比那些昏庸的君主更容易误国。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悖常理,其实却也有一定道理。
太聪明的人,往往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但是人没有绝对聪明的,再聪明的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一个团队或组织的管理者,如果太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所犯的错误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必将导致行动的失败甚至团队的解散。
所以,作为管理者,不妨稍微“无能”一点。
遇到困难,不必太急于作指示,有时候两手一摊,两肩一耸,多向下属问两个“为之奈何”,或许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