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在1980年代的长期经济低迷。被称作失落的10年。成因如下:
首先,源自于“收入分配不公”的历史痼疾。早在殖民时期,该地区就基本形成10%的最富有者占据全国90%的财富,而90%的人口只占有不到10%的社会财富的传统收入分配格局。
其次,与发展战略未能适时根据经济形势调整有关。拉美地区国家在过去由于未能及时调整长期奉行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随后又未能正确处置新自由主义,导致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最终引发经济增长起伏不定、停滞不前。
其三,与拉美国家“重增长、轻发展”的具体实践有关。20世纪30年代,拉美国家为应对世界性大危机、大萧条,纷纷采取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力争扭转经济颓势;60至70年代军人阅批普遍采取“高举债、高投入、高增长”的“三高”政策,试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80至90年代拉美国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振兴和加速经济增长,结果长期忽略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尤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投入有限,造成拉美“有增长、无发展”的窘境。